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何馬化騰、馬雲同時盯上了二維碼坐公交?那這玩意賺不賺錢?

關於二馬的競爭相信大家都不用多說了, 從線上到線下, 競爭非常激烈, 不過也正如馬化騰所言, 競爭才會更好的進步, 畢竟為了打贏對方, 必須不斷的改進產品, 服務使用者。

在前幾天阿裡舉辦的科技創新低碳出行峰會上, 阿裡宣佈目前支付寶已經支持50個城市用支付寶掃碼坐公交, 未來會擴大到更多的城市, 甚至三、四城市也會覆蓋。

無獨有偶, 支付寶的老對手微信也在幹同樣的事情, 甚至馬化騰還親自去體驗微信坐公交, 為自家的產品月臺。 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 說這玩意可不賺錢, 要賺錢還是搞遊戲快多了, 畢竟公車票費用是不可能給二馬分的, 那為何二馬會同時盯著公交不放呢?這玩意真的賺錢不賺錢?

其實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判斷一個項目或一個業務賺不賺錢, 還真不能直接的看問題, 就比如微信, 當年做出來的時候也明顯是個賠錢的貨, 但撐到最後賺錢了吧。 所以對於互聯網業務, 只要能夠有用戶, 粘住用戶的時間, 就會有變現的可能。

從這點上來看, 公交對於大家來講一個剛需, 頻率高, 使用者廣, 輕決策的專案, 目前還非常傳統和原始, 這時候微信、支付寶進入很容易改造成功,

誰佔領了就能夠讓用戶形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而對於互聯網產品來講, 只要使用習慣有了, 自然有各種辦法賺錢, 甚至就推廣支付工具都夠了。

再則其實出行表面看不賺錢, 但背後的資料可太誘人了, 一般而言一個地區的公交每天的出行人次達幾百萬之眾,

如果能夠讓這些用戶都使用微信或支付寶, 這背後的資料太有價值了, 可以分析出這個人的出行規律, 進而得到他的消費能力, 愛好等等, 背後的商業價值你說有多大。

另外從公交切入, 雖然單次錢可能不是特別多, 但積少成多啊, 金額也不少, 同時通過這些資料, 另一方面還能夠為政府提供一些決策分析支持, 自然也是微信、支付寶願意做的事情。

當然還有更多的價值是我們這個層面無法猜測得到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只要有用戶, 能粘住用戶, 就一定價值無限, 不能只盯著這當前場景賺不賺錢, 也許賺的是背後的生意, 你覺得呢?

那麼問題來了, 你覺得最後誰會勝出?在我看來, 可能就如支付寶、微信目前的格局一樣, 談不上誰勝出, 最終各有各的用戶, 相持相僵著罷了, 你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