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板智慧送風 垃圾及時清運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打造節能血管神經

圖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三幢塔樓已初見雛形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新民晚報訊空調的風是從地板裡吹上來的, 廚餘垃圾都有專門的回收系統……在建的上交所、中金所、中結算新辦公大樓內,

有著一套套綠色節能裝備。 今天, 負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案機電安裝的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向記者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作為市重點工程, 上海國金中心工程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 由上交所(建築高度200米)、中金所(建築高度180米)、中結算(建築高度143米)三座塔樓和連為一體的地下空間組成, 呈“品”字形佈置, 7層至9層設有“T”字形連廊, 將3幢塔樓連成整體。 地下室有5層, 建築面積約24.7萬平方米。 建成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成為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東擴的新地標、新核心。

圖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三幢樓內的管線要比正常大樓多上50%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供圖

建築的主體結構, 就好比人體的“血肉骨骼”, 水電氣等管網, 就好比人體的“血管神經”, 關係到大樓運營的成敗。 “為了保障金融資訊的交易安全, 樓裡的應急發電、空調系統都配有兩套, 一套供大樓辦公使用, 一套供資料專用。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專案經理淩軍表示, 這就意味著,

三幢樓內的管線要比正常大樓多上50%。

既不能侵佔大樓的使用面積, 又要在有限標高的吊頂內排線, 今年2月初, 項目部選取了地下二層核心筒邊的近30米公共走廊作為樣板段, 各類管線共有20多路, 涉及消防、給排水、電氣、空調供回水、排煙風管等多個系統。 對此, 項目部在設計階段就採用BIM技術, 在模型中類比管線各種走向, 進行管線碰撞檢測, 最終算出合理的佈局方法, 將管線全部“塞”了進去。

儘管是金融類項目, 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節能環保上也頗下功夫。 每層樓都有一個投放口, 專門用來收集廚餘垃圾, 然後通過管道送到底樓機房內壓縮打包。 辦公室空調的風也不是從頂部吹出, 而是從地板裡吹上來。 淩軍告訴記者,

地板送上來的風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 一般能完全覆蓋正常人的活動空間, 既能快速製冷取暖, 又有效減少了送風量, 更加節能環保。

為了控制好風量、風壓、吹風口的角度, 達到人體舒適感, 專案部內的姚旭東勞模創新工作室, 還專門開設了相關的研究課題, 更是將課題攻關技術成功運用於施工實踐。 淩軍告訴記者, 中結算10樓600平方米樣板段安裝完成後, 經過檢測, 風管漏風量測試合格, 空調箱單機試運行, 實測參數符合設計和額定參數, 風管各風口風量平衡完成, 各風口疊加風量與設備總風量吻合。

據上海建工安裝集團負責人介紹, 集團成立六十年來,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是他們繼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一系列“有高度、有速度、有難度”的工程項目後,

承接的陸家嘴金融城重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