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護僑立法加速

希冀國家層面的華僑權益立法, 能突顯其“寶貴資源”的重歷史定位。

【4月27日“四合院”時評】中國國家層面的華僑權益立法獲積極進展, 僑務主管機構負責人近日向最高立法機關彙報相關工作, 建議適時列入立法規劃。 定居海外的華僑們為之精神一振。

海內外僑界人士呼喚這部法律的出臺已有多時, 近些年中國“兩會”期間該議題也都會受到廣泛關注, 也得到了官方的積極回應, 並在廣東、福建、湖北、上海、浙江等知名僑鄉試點推出地方性的華僑權益保護法規。 但適時甚至及早落實國家層面的立法,

已是相關群體日益突出的切身需求。 為何如此?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 維護權益不能令出多門。 目前, 國家層面的涉僑法律只有一部《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且針對的是特定群體, 即在國內生活的僑界人士, 其他與華僑權益保護相關的規定散見於《國籍法》《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中。 當華僑權益受損的時候, 就有可能遭遇尷尬的境地, 一方面會走投無路, 因為沒有專門的法律依據作引導;另一方面又會無所適從, 因為令出多門而產生執行難、“踢皮球”的現象, 相信華僑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體驗。

其二, 僑情變化要求更新施策。 世易時移, 國情和僑情都已發生變化。 在6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中, 華僑約占10%, 與以往不同的是, 隨著中國的不斷進步,

越來越多的華僑開始動了回國投資和生活的念頭, 部分人還展開了實際行動。 同時, 官方對華僑身份的認定標準也要適應變化, 此前華僑專指在海外定居的中國人, 但隨著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求學、海外務工人員打拼的年限變得更長, 他們是否也應納入華僑權益保護的範圍?這些變化都需要立法機構統籌商榷。

其三, 僑民生活必須于法有據。 華僑定居在海外, 當然首先需要遵守住在國的法律, 但從本質上講, 他們仍然是中國國籍, 身份決定權利, 如何落實華僑在國內的政治權益、如何明確華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如何讓華僑在國內接受教育、就業落戶、投資創業、慈善捐贈之時更順暢、更舒心, 都需要法律加以明示。

“華僑華人是中國獨特的、寶貴的資源”已是中國官方及坊間的共識, 共識需要化為行動, 在國內為僑公共服務體系已較為完善的當下, 國家層面的護僑立法還盼官方儘快出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