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教你如何健脾?簡單易學值得收藏!

腎為先天之本, 脾後天之本, 腎藏精, 主要與生長發育和生育有關係。 脾說說的後天之本, 是說由脾胃分解營養, 提供給五臟六腑, 讓臟腑成長。 脾主運化, 脾統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 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 脾的功效好, 表現為消化吸收好, 血的品質好, 嘴唇紅潤。 唇白標誌血氣不足, 唇暗, 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所以要想身體好, 首先要養好脾是關健!

如何健脾呢?

中醫認為, 運用經絡健脾, 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 而人健康的根本也是保證血液一種快速運轉的狀態, 沒有淤血的堆積。 任何疾病, 都是在人體內有淤血的情況下生成的, 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這兩大功能。 只要把脾養好了, 就可以百病不生, 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癒。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迴圈的, 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 髒東西被清走後。 ­所以, 我們每天一定要多揉揉脾經上的穴位,

把氣血引下來。

手把手教你按照病症刺激脾經

1 隱白穴

刺激隱白穴, 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 就是拿一個艾柱點燃, 灸這個穴位。 ­隱白穴還有一個功效, 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 治療鼻炎的時候可以用牙籤點按。

2大都穴

實際上只要揉一揉大都穴, 就能幫您吸收鈣了。 有些朋友喜歡做足底按摩, 其實大都穴就相當於足底反射區上的甲狀旁腺, 而甲狀旁腺正是吸收鈣的。 ­治療缺鈣引起的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以及頸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

3太白穴

這些症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

­儘管脾虛的症狀有很多, 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 因為它是原穴, 是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的。 揉太白穴有個方法, 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 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治療睡覺流口水、舌兩邊有齒痕、消化不良、手腳冰涼、月經淋漓不盡、頭暈、糖尿病等脾虛引發的病。

4公孫穴

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 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 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 是一個疏散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症狀, 可治療消化不良, 胃反酸, 婦科病。

5商丘穴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迴圈的, 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 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 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我們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 把氣血引下來。 是人體自有的消炎藥。

6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 無論婦科問題是發生在附件、子宮、卵巢還是乳腺, 都可以用三陰交穴來治, 而且有病時按揉該穴會非常痛、非常敏感。 每天多揉揉三陰交穴,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可治療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

7 漏穀穴

漏穀­是穀子漏出來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東西,沒能得到很好地消化,營養沒吸收,又排出來了,這叫做“完穀不化”。可治療不消化、男性前列腺問題、腿肚子酸痛。

每天多揉揉三陰交穴,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可治療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

7 漏穀穴

漏穀­是穀子漏出來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東西,沒能得到很好地消化,營養沒吸收,又排出來了,這叫做“完穀不化”。可治療不消化、男性前列腺問題、腿肚子酸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