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絞胎象腿執壺的獨特工藝 彰顯藝術魅力與文化價值

絞胎, 也稱“攪胎”、“絞泥”, 我國北方民間稱之為“透花瓷”, 它是我國唐代創造的一種胎裝飾產品。 絞胎就是利用二種(也見三種, 但較稀少)不同色調的胎土料, 分別製成坯泥, 根據紋理構圖的需要, 剪切拼合, 使器物顯現各種所需或意想不到的花紋圖案, 如菱形紋、羽狀紋、琥珀紋、水波紋、木理紋、朵花紋、回紋、鱗紋等及其順其自然的紋飾, 既是花紋圖案, 亦為精湛技法。 因工藝獨特, 所以一器一樣, 絕對沒有一件一模一樣的製品出現!這也凸顯其獨一無二的珍貴之處。

盛軒國際收集的絞胎象腿執壺, 工藝水準屬上層, 形似象腿, 其口徑8cm, 高42.5cm, 全絞胎, 以黑白兩色相絞揉而成, 其整體保存完好, 品相優美, 絞胎(絞釉)瓷是唐代陶瓷裝飾工藝中的一個特殊品種, 由於工藝複雜, 製作難度大, 其產品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作為當時貴族用品的絞胎(絞釉)瓷, 因工藝獨特, 品位超群, 堪為諸瓷之首, 非常罕見。 據統計, 目前全世界在冊館藏的唐宋元絞胎(絞釉)瓷僅34件, 不乏有遺漏于民間的珍貴藏品, 即使一塊絞胎殘片在交易市場上亦有很高的價值, 更別提如此保存完好的完整品。 除此之外, 絞胎藝術瓷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絞胎瓷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這更顯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