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丨“80後”澳洲華人橄欖園農場主鄧鵬:品質是核心競爭

2018年剛剛過去3個月, 鄧鵬Daniel Deng已經兩次往返中國和澳大利亞。 下一次的日程已經鎖定5月17日到上海, 參加國際食品博覽會。

鄧鵬,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谷瓏橄欖莊園農場主、澳大利亞維珍綠橄欖油品牌創始人。

今年是鄧鵬在澳大利亞打拼的第10個年頭。 去年開始, 維珍綠再次啟動中國市場戰略, 瞄準中國高端橄欖油市場。

圖:澳華視界專訪鄧鵬

澳華視界專訪鄧鵬, 探尋這個“80後”華商背後的商業故事。

7000澳幣闖澳洲

從機場接送起步

鄧鵬與澳大利亞的結緣來自一次旅行。 1996年, 15歲的鄧鵬隨母親來到無錫旅行, 偶遇一對移民澳大利亞的華人夫婦, 他們鼓勵鄧鵬到澳洲留學。 這個經歷在年少的鄧鵬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有一天, 我一定會去澳大利亞”。

大學畢業後, 鄧鵬來到深圳打拼, 憑藉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 5年的時間在深圳買車買房。 鄧鵬卻沒有忘記兒時的夢想, 他一直在關注著澳大利亞, 通過網路論壇瞭解澳洲留學的情況。

2008年10月, 27歲的鄧鵬用賣掉座駕的錢, 交了赴澳的第一年學費, 懷揣7000澳幣來到澳大利亞。 一切歸零, 一切從頭開始。 父親對他說:“有本事就靠自己闖出來, 不行就回家。 ”

初到澳大利亞,

語言、文化、資金都是困難。 好在鄧鵬有著積極陽光的個性和不服輸的拼勁。 他花3000澳幣買了一台二手車, 課餘做起機場接送, 還到中餐館打工。

圖:鄧鵬

來到澳大利亞的第6周, 鄧鵬憑藉自己國內汽車行業的工作經驗, 爭取到當地一家車行的銷售職位, 成為公司唯一一位華人員工。

隨著在車行的發展順風順水, 鄧鵬在澳洲的生活也逐漸走向正軌。

看好澳洲農產品

買莊園創建橄欖油品牌

2012年, 在取得澳大利亞永久居民簽證後, 鄧鵬在墨爾本東區買下了第一套房產。 車行的工作遭遇瓶頸, 鄧鵬認為自己該去闖一闖。

鄧鵬最開始考慮的創業項目是紅酒, 這也是當時很多華人在澳大利亞創業的首要選擇。 就算是在十年前, 澳大利亞的紅酒品牌數量也已經非常多了, 還有數不清的貼牌產品。 他發現, 紅酒的投資非常大, 維護的人工、技術成本都很高, 不適合資金有限的創業者。

那時, 澳大利亞的橄欖園並沒有太多的華人關注。 世界上, 橄欖油主產國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

主要為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突尼斯、土耳其、敘利亞、摩洛哥, 這7個國家橄欖油產量占世界橄欖油總產量的90%。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為世界最大的三大橄欖油生產商和出口商。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葡萄牙、法國這五大橄欖油生產國在國際橄欖油市場所占的生產份額高達75%。

銷售出身的鄧鵬嗅到橄欖油的商機。 2013年耶誕節平安夜, 鄧鵬買下了GOORNONG ESTATE谷瓏莊園, 正式成為了這個橄欖莊園的新主人。

圖:鄧鵬在澳洲橄欖莊園

最初,鄧鵬是給澳大利亞最大的橄欖油品牌做原油供應。後來他發現,在本地市場做供應利潤很小,一旦遇到收穫小年或者成本控制不佳,甚至可能虧本。他打算創辦自己的橄欖油品牌,2014年9月,澳大利亞維珍綠橄欖油正式誕生。當10月,維珍綠橄欖油首次出口澳洲海外市場,主要面向中國市場。

不曾想到,第一次海外貿易就讓鄧鵬的生意嚴重受挫,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賣房還債

在澳洲農村裡堅持商業理想

經熟人介紹認識的合作夥伴竟然無視合約,拿到產品後不做市場拓展,最後玩起了消失。

這是維珍綠和鄧鵬最艱難的一段日子。他選擇了堅持。

接下來的幾年,靠著車行銷售的收入,鄧鵬對橄欖園的經營與打理從未停止,維珍綠橄欖油的品牌和產品建設也在默默進行。

2016年,終於迎來轉機。他發現,零零碎碎的訂單量明顯多了起來,從託盤為單位到櫃為單位的出口量,他感覺到中國大陸市場對高品質橄欖油的需求在逐漸增加。

圖:維珍綠原生團隊合照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近幾年的橄欖油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均呈現出增長趨勢。2016年,中國橄欖油市場零售量為3.77萬噸,同比增長14.19%。中國橄欖油市場零售額達38.79億元,同比增長14.39%。這些給了鄧鵬很大的信心。

同時,鄧鵬在車行工作期間積累的新商業移民客戶,也成為了維珍綠品牌發展中的重要客戶資源。澳大利亞華人媒體對維珍綠和鄧鵬創業故事的報導,讓維珍綠品牌被更多的華人瞭解和熟知。

看好中國市場

視野更加國際化

2017年5月,鄧鵬辭掉車行的工作,再次全身心投入到維珍綠的經營上。

中國市場巨大,必須動作快。鄧鵬開始建立銷售、市場等團隊,線上線下協同服務經銷商。從澳洲本地的橄欖果實採摘到裝瓶再到出口,到運輸到中國大陸後的清關、物流運輸和品牌推廣銷售。

圖:維珍綠在澳活動現場

中國橄欖油主要以進口為主,據中國有關部門統計,進口的橄欖油在中國基本上每年都以近90%的速度增長。國際橄欖油協會也因此預測中國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潛在消費市場”。鄧鵬說,維珍綠將堅持走高品質路線,搶佔中國高端橄欖油市場份額。

2018年,維珍綠成為維多利亞州的農產品企業代表,跟隨澳大利亞代表團,參加3月日本東京FOODEX、4月新加坡HOTEL ASIA以及5月中國上海SIAL。在已經結束的日本東京FOODEX展會上,維多利亞州代表團展區廚房的專用油就是維珍綠的兩款產品。鄧鵬說:“日本這次展會對自己觸動很大,日本商家對品質追求的極致讓人嘆服,這正是我追求的價值觀和理念。”

圖:日本東京展會維州代表團合照

今年,鄧鵬給自己定下戰略為:以中國和澳洲為主要目標市場,積極拓展日本市場,多條腿走路地發展美國、歐洲、東南亞市場。

在這樣一個過程裡,鄧鵬和維珍綠被更多人熟知,在墨爾本越來越具有名氣和聲望。今年年初,他被推選成為澳大利亞四川商會和澳大利亞四川同鄉會的副會長。他說,加入商會和同鄉會對自己也是一個鞭策和激勵,以後將整合商會的平臺和資源,為在澳中企業交流提供支援和幫助,為澳中兩地資源對接、企業發展提供幫助。

對話鄧鵬

澳華視界:和澳大利亞人做生意,他們與中國人最大的思維差異是什麼?

鄧鵬:澳洲人簡單直接,就事論事,在商業中非常重視契約精神。不管和哪個國家的人做生意,都需要做好功課,以積極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去交流。

澳華視界:中澳商業聯繫日益頻繁和深入,你如何看待維珍綠在中國市場的機會?

鄧鵬: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對於中澳貿易來說利好多多。作為在澳大利亞的華商,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希望中澳的經貿合作能夠得到不斷的加強。隨著中國橄欖油市場的發展,維珍綠品牌能夠成為澳大利亞橄欖油在中國的代表品牌。

澳華視界:這幾年在澳大利亞創業,你最大的心得是什麼?

鄧鵬:在澳洲做農產品,品質是核心競爭力。用這幾年的熱詞來說,就是要有匠心。用心做,消費者是能感受到的。其實創業在哪都一樣,我覺得是在自身做好準備的同時,要有一顆承受各種壓力的大心臟,堅持,堅持,再堅持。

圖:鄧鵬在澳洲橄欖莊園

最初,鄧鵬是給澳大利亞最大的橄欖油品牌做原油供應。後來他發現,在本地市場做供應利潤很小,一旦遇到收穫小年或者成本控制不佳,甚至可能虧本。他打算創辦自己的橄欖油品牌,2014年9月,澳大利亞維珍綠橄欖油正式誕生。當10月,維珍綠橄欖油首次出口澳洲海外市場,主要面向中國市場。

不曾想到,第一次海外貿易就讓鄧鵬的生意嚴重受挫,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賣房還債

在澳洲農村裡堅持商業理想

經熟人介紹認識的合作夥伴竟然無視合約,拿到產品後不做市場拓展,最後玩起了消失。

這是維珍綠和鄧鵬最艱難的一段日子。他選擇了堅持。

接下來的幾年,靠著車行銷售的收入,鄧鵬對橄欖園的經營與打理從未停止,維珍綠橄欖油的品牌和產品建設也在默默進行。

2016年,終於迎來轉機。他發現,零零碎碎的訂單量明顯多了起來,從託盤為單位到櫃為單位的出口量,他感覺到中國大陸市場對高品質橄欖油的需求在逐漸增加。

圖:維珍綠原生團隊合照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近幾年的橄欖油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均呈現出增長趨勢。2016年,中國橄欖油市場零售量為3.77萬噸,同比增長14.19%。中國橄欖油市場零售額達38.79億元,同比增長14.39%。這些給了鄧鵬很大的信心。

同時,鄧鵬在車行工作期間積累的新商業移民客戶,也成為了維珍綠品牌發展中的重要客戶資源。澳大利亞華人媒體對維珍綠和鄧鵬創業故事的報導,讓維珍綠品牌被更多的華人瞭解和熟知。

看好中國市場

視野更加國際化

2017年5月,鄧鵬辭掉車行的工作,再次全身心投入到維珍綠的經營上。

中國市場巨大,必須動作快。鄧鵬開始建立銷售、市場等團隊,線上線下協同服務經銷商。從澳洲本地的橄欖果實採摘到裝瓶再到出口,到運輸到中國大陸後的清關、物流運輸和品牌推廣銷售。

圖:維珍綠在澳活動現場

中國橄欖油主要以進口為主,據中國有關部門統計,進口的橄欖油在中國基本上每年都以近90%的速度增長。國際橄欖油協會也因此預測中國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潛在消費市場”。鄧鵬說,維珍綠將堅持走高品質路線,搶佔中國高端橄欖油市場份額。

2018年,維珍綠成為維多利亞州的農產品企業代表,跟隨澳大利亞代表團,參加3月日本東京FOODEX、4月新加坡HOTEL ASIA以及5月中國上海SIAL。在已經結束的日本東京FOODEX展會上,維多利亞州代表團展區廚房的專用油就是維珍綠的兩款產品。鄧鵬說:“日本這次展會對自己觸動很大,日本商家對品質追求的極致讓人嘆服,這正是我追求的價值觀和理念。”

圖:日本東京展會維州代表團合照

今年,鄧鵬給自己定下戰略為:以中國和澳洲為主要目標市場,積極拓展日本市場,多條腿走路地發展美國、歐洲、東南亞市場。

在這樣一個過程裡,鄧鵬和維珍綠被更多人熟知,在墨爾本越來越具有名氣和聲望。今年年初,他被推選成為澳大利亞四川商會和澳大利亞四川同鄉會的副會長。他說,加入商會和同鄉會對自己也是一個鞭策和激勵,以後將整合商會的平臺和資源,為在澳中企業交流提供支援和幫助,為澳中兩地資源對接、企業發展提供幫助。

對話鄧鵬

澳華視界:和澳大利亞人做生意,他們與中國人最大的思維差異是什麼?

鄧鵬:澳洲人簡單直接,就事論事,在商業中非常重視契約精神。不管和哪個國家的人做生意,都需要做好功課,以積極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去交流。

澳華視界:中澳商業聯繫日益頻繁和深入,你如何看待維珍綠在中國市場的機會?

鄧鵬: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對於中澳貿易來說利好多多。作為在澳大利亞的華商,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希望中澳的經貿合作能夠得到不斷的加強。隨著中國橄欖油市場的發展,維珍綠品牌能夠成為澳大利亞橄欖油在中國的代表品牌。

澳華視界:這幾年在澳大利亞創業,你最大的心得是什麼?

鄧鵬:在澳洲做農產品,品質是核心競爭力。用這幾年的熱詞來說,就是要有匠心。用心做,消費者是能感受到的。其實創業在哪都一樣,我覺得是在自身做好準備的同時,要有一顆承受各種壓力的大心臟,堅持,堅持,再堅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