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豆瓣9.2分,中國救護車上的故事拍成了紀錄片,完爆各種醫療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一生中乘坐救護車的機會寥寥無幾, 這個空間是無比陌生的。 但這段幾十分鐘的車程又實在需要每一個人去瞭解,

因為它是如此沉重, 幾乎等同於生命的分量。

——————

最近, 成都一位急救醫生在救護車內充當病人“人形支架”引來不少讚譽。

新聞照片中, 肖醫生半蹲著, 雙手用力抓著急救床和座椅保持平衡, 呼吸不暢的病人整個趴在他身上, 這個姿勢從救護地點到醫院保持了整整二十分鐘。

肖醫生用身體充當病人的支架。 / 成都商報

救護車這個盛滿了希望、失望、衝突、焦慮等情緒的空間, 在城市裡日夜穿梭, 卻很少被鏡頭所關注。 螢幕上呈現的救護車空間, 往往片面而又重複:鎮定的醫生, 奄奄一息的病人, 車窗外的刺耳鳴笛, 還有搖著大夫胳膊乞求的家屬。

真正的救護車日常是這樣嗎?

最近播出的一部紀錄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 難得地將鏡頭對準救護車裡的人們。 他們的勞碌悲歡, 換來了網友對這部片子9.2分的高度評價。

從觀眾打分來看, 這部紀錄片評價頗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一生中乘坐救護車的機會寥寥無幾, 這個空間是無比陌生的。 但這段幾十分鐘的車程又實在需要每一個人的瞭解, 因為它是如此沉重, 幾乎等同於生命的分量。

我出錢了, 為什麼不能隨叫隨到?

——————

在這部紀錄片之前, 國內還沒有出現過比較專業的有關救護車的影視作品。

院前急救, 是指病人在發病現場接受的緊急搶救, 而救護車就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載體。

“就是要在任何環境裡, 任何條件下, 遇見任何病人, 都迅速反應、積極救治。 ”片中的一位醫師說。

但有時候專業負責的精神卻常遇到一些人鑽空子。

遇到浪費醫療資源的情況, 急救人員也無可奈何。

在某些長期病患或者圖方便的病人及家屬看來,

救護車簡直是召之即來的網約車。 睡覺扭到脖子、小型擦傷、發燒等並非緊急症狀, 明明有能力自行前往醫院, 卻把救護車當做高級計程車, 甚至指定要開到某一家醫院, 只因為“全家習慣了在那裡看病”。

還有人甚至把緊急小組當做臨時護工, 每週替他們完成送老人去醫院的任務。 一些孤寡老人, 為了排解空虛, 經常以撥打120來取樂, 無病無痛卻一天打三四次急救電話, 讓醫護人員白跑一趟。

有時候, “身經百戰”的急救人員們明明已經嗅出這些“老朋友”的氣味了, 礙於規定還是得歎著氣無奈出車。

很多病人抬上救護車就已經意識模糊。

這些濫用醫療資源的行為,不但違背了救護車救治緊急病患的初衷,急救中心的正常運作也受到影響。但是救護車上的工作人員既沒有拒絕的權力,更沒有行政管理權、執法權。

資源的緊缺加上被救護一方的漠視甚至戲弄,導致每天有很多救護車做著無用功、走著冤枉路。那些從街頭飛馳而過的救護車中,有許多註定只會駛向一個沒有結果的目的地,而真正的重病者,還在疼痛著、喘息著苦等,這是多麼大的悲哀。

日常緊缺和日常無力

——————

對急救人員來說,像肖醫生那樣擔當“人形支架”的行為,已經算不上新聞了。

被緊張的病人吐得滿身穢物,把神智不清的病人從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撈”出來,為病人做心肺復蘇做到從手套中倒出汗水,這些都是他們的日常。

片中的急救工作“壓力山大”。

一線急救員壓力大、責任重,每次12小時輪班不間斷出車是家常便飯。為別人健康日夜奔波,他們卻連正常的三餐都無法保證,常常只能在出車間隙到便利店買份盒飯匆忙應付。長期的高強度工作,使大部分人都患上了胃病、頸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急救資源的短缺。

上海是全國急救車配備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萬人配備一輛急救車,上海120中心每年出車76.3萬次,共救治68.9萬人次。但壓力依舊如此之大,國內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之前還有新聞報導過不具備營運資質的“黑救護車”,病人上了這樣的車,自然也無法受到及時的救治。

同時,高強度的勞動也沒有給急救人員帶來高回報。手握多張專業證書,二三線城市的急救員月薪不過四五千,高考時護理幾乎是醫學類門類中分數最低的專業。相比之下,在歐美國家護理是大學的重要專業,入學標準高,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低,相應護士的薪酬也很可觀。

目前,英美等國的院前急救主以專門的急症醫療技術員負責,他們將病人迅速轉移,靈活度和效率更高。國內的院前急救則由醫生帶隊,如此一來更加造成院內人才缺失。

片中的救護車深夜抵達醫院。

另外,我國各地醫療警報系統層次複雜,缺乏統一調度,某些外包的救護車和醫院間的不正當利益關係,此前也常常見諸報導。

原本應當為生命而疾駛的救護車,面前的障礙沒有掃清,它的行程自然也並不通暢。

為什麼電視劇和現實不一樣?

——————

在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醫院的影視形象是怎樣的?

窗明几淨,走廊空曠,醫生們偶爾做幾台緊張的手術,日常時間的一大半都用來談戀愛和勾心鬥角。

那我們日常所見的醫院又是怎樣的呢?

人人人人……越是水準好的醫院,人越多。每個樓層、每個科室都站滿病人、家屬和醫生,嘈雜日夜不休地充斥在醫院的各個角落。

2016年,北京,一個女孩在醫院掛號大廳痛斥號販子的視頻曾經被廣為傳播。

和國外相比,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醫療劇,之前的幾部電視劇,也無非是披著醫療外套的情感故事。不成熟的醫療影視劇背後,是全社會醫療意識的不成熟。

比如公眾急救教育方面,國內最出挑的城市是深圳,有1%的人口學習過院外急救課程。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三分之一,澳大利亞則達到了一半。公眾急救意識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救護的錯誤甚至失敗,有時也導致醫患雙方的對立。

一些國家的急救教育比我們全面許多。

急救僅僅是一場治療長跑的開始,一部紀錄片所能展現的,也只是急救工作的一個側面。要幫救護車理順從家庭到醫院的道路,需要傳播理念,需要加強資源,需要整個鏈條上的所有主體的參與。

幸運的是,全民急救的意識已經逐漸開始被重視起來。上海、成都等城市現已逐漸建立起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網路,意味著接受過急救培訓的非醫務人員可以合法使用該儀器,在“黃金四分鐘”內搶救心臟停跳的病人。

自動除顫儀現身西安街頭。/ 新華網

作為普通人,除了在觀念上做個理解和尊重醫務人員的旁觀者,在行動上成為參與者無疑是更有意義。

救護車是一輛從絕望駛向希望的車,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讓它最快抵達。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很多病人抬上救護車就已經意識模糊。

這些濫用醫療資源的行為,不但違背了救護車救治緊急病患的初衷,急救中心的正常運作也受到影響。但是救護車上的工作人員既沒有拒絕的權力,更沒有行政管理權、執法權。

資源的緊缺加上被救護一方的漠視甚至戲弄,導致每天有很多救護車做著無用功、走著冤枉路。那些從街頭飛馳而過的救護車中,有許多註定只會駛向一個沒有結果的目的地,而真正的重病者,還在疼痛著、喘息著苦等,這是多麼大的悲哀。

日常緊缺和日常無力

——————

對急救人員來說,像肖醫生那樣擔當“人形支架”的行為,已經算不上新聞了。

被緊張的病人吐得滿身穢物,把神智不清的病人從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撈”出來,為病人做心肺復蘇做到從手套中倒出汗水,這些都是他們的日常。

片中的急救工作“壓力山大”。

一線急救員壓力大、責任重,每次12小時輪班不間斷出車是家常便飯。為別人健康日夜奔波,他們卻連正常的三餐都無法保證,常常只能在出車間隙到便利店買份盒飯匆忙應付。長期的高強度工作,使大部分人都患上了胃病、頸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急救資源的短缺。

上海是全國急救車配備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萬人配備一輛急救車,上海120中心每年出車76.3萬次,共救治68.9萬人次。但壓力依舊如此之大,國內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之前還有新聞報導過不具備營運資質的“黑救護車”,病人上了這樣的車,自然也無法受到及時的救治。

同時,高強度的勞動也沒有給急救人員帶來高回報。手握多張專業證書,二三線城市的急救員月薪不過四五千,高考時護理幾乎是醫學類門類中分數最低的專業。相比之下,在歐美國家護理是大學的重要專業,入學標準高,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低,相應護士的薪酬也很可觀。

目前,英美等國的院前急救主以專門的急症醫療技術員負責,他們將病人迅速轉移,靈活度和效率更高。國內的院前急救則由醫生帶隊,如此一來更加造成院內人才缺失。

片中的救護車深夜抵達醫院。

另外,我國各地醫療警報系統層次複雜,缺乏統一調度,某些外包的救護車和醫院間的不正當利益關係,此前也常常見諸報導。

原本應當為生命而疾駛的救護車,面前的障礙沒有掃清,它的行程自然也並不通暢。

為什麼電視劇和現實不一樣?

——————

在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醫院的影視形象是怎樣的?

窗明几淨,走廊空曠,醫生們偶爾做幾台緊張的手術,日常時間的一大半都用來談戀愛和勾心鬥角。

那我們日常所見的醫院又是怎樣的呢?

人人人人……越是水準好的醫院,人越多。每個樓層、每個科室都站滿病人、家屬和醫生,嘈雜日夜不休地充斥在醫院的各個角落。

2016年,北京,一個女孩在醫院掛號大廳痛斥號販子的視頻曾經被廣為傳播。

和國外相比,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醫療劇,之前的幾部電視劇,也無非是披著醫療外套的情感故事。不成熟的醫療影視劇背後,是全社會醫療意識的不成熟。

比如公眾急救教育方面,國內最出挑的城市是深圳,有1%的人口學習過院外急救課程。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三分之一,澳大利亞則達到了一半。公眾急救意識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救護的錯誤甚至失敗,有時也導致醫患雙方的對立。

一些國家的急救教育比我們全面許多。

急救僅僅是一場治療長跑的開始,一部紀錄片所能展現的,也只是急救工作的一個側面。要幫救護車理順從家庭到醫院的道路,需要傳播理念,需要加強資源,需要整個鏈條上的所有主體的參與。

幸運的是,全民急救的意識已經逐漸開始被重視起來。上海、成都等城市現已逐漸建立起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網路,意味著接受過急救培訓的非醫務人員可以合法使用該儀器,在“黃金四分鐘”內搶救心臟停跳的病人。

自動除顫儀現身西安街頭。/ 新華網

作為普通人,除了在觀念上做個理解和尊重醫務人員的旁觀者,在行動上成為參與者無疑是更有意義。

救護車是一輛從絕望駛向希望的車,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讓它最快抵達。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