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參加現代與經典活動,做一個學習型教師

重新審視我的課堂

-----參加26屆現代與經典數學研討會有感

“世界那麼大, 我要去看看。 ”4月20日--22日有幸在古都南京參加第26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 在此老師們近距離接觸了名師, 聆聽他們精彩不斷的示範課, 從中領略他們不一樣的教學風格, 深厚的教學功底和精湛的教學藝術。

經過三天的學習, 第一感覺就是教學視野更開闊了, 平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解開了。 再有就是一直也在參加教研活動, 但感覺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收穫, 因為我們的教研活動經常囿於一個小圈子裡,

沒有能真正瞭解全國數學教研大環境的發展變化, 特別是一些與課堂實踐教學有關聯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死搬硬套。 即使是對一節課內容的分析和討論, 往往沒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設計和想法。

平時講完一課較難的內容, 一做作業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優等生基本已經掌握, 只會出現少量的失誤;中等生迷迷糊糊只是在生搬硬套, 誤打誤撞;問題學生只能望洋興嘆, 只能做對一些簡單的問題。 批改練習後再回饋, 講解錯題, 再練習一次, 發現優等生基本上全部掌握, 中等生稍有進步, 但還是稀裡糊塗, 問題生還是一竅不通。 如此反復, 生生把腦力勞動轉化為題海戰術式的體力勞動, 且整體成績提高的不多。

這類問題一直出現在我的教學中, 我百思不得其解, 通過這次學習, 讓我豁然開朗了, 知道今後怎麼去解決教學中的“攔路虎”。

作為一個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 我把學習所得與平時教學的一些做法進行對比反思, 有以下幾點體會, 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 教學理念的更新讓課堂更具有開放性。

教育理念的內涵很豐富, 即是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 有什麼樣的理念指導就會有什麼樣目標下的課堂。 我們平時教學也知道緊跟課程標準, 不能僅僅為了分數而讓學生學習, 要關注學生整體素質的成長和能力發展, 但很少思考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這些孩子二十年後, 能否成為社會需求的人才。

他們學到知識成才後願不願意為他的國家工作, 會不會一邊享受著公民的權益, 一邊羡慕某個發達國家的繁榮?

一般數學老師會認為這是語文或者思想品德老師的事情, 數學太過理性, 也沒有國界, 無需再教學中涉及。 知識雖然不分國界, 但學知識的人應該學會忠於自己的民族和國家,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應該讓學生感知到這一點。

(二) 輕鬆學習氛圍的營造有效激勵學生參與學習。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指課堂教學的情景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點,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係和諧,學生產生了滿足、愉快、羡慕、互諒等積極的態度和體驗。 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於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氣氛,有著重大作用。

有了這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揮他們學習可能性的高水準。 ”我們平時教學老是端著老師的架子, 無法真正做到放鬆心情, 與學生一起愉快的上完一節課。

雖然每位元老師教學風格迥異, 語言表達各具特色, 但都有一個共同點:親切, 熱情, 循循善誘, 富有親和力。 課堂學習就像是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 或是一次充滿激情的冒險, 或是一段談笑風生的交流, 或是一場精彩紛呈的遊歷。 強震球老師的課活潑、生動、有趣 , 老師就像在和學生一起學習, 沒有一點距離感。 羅鳴亮老師的數學課堂是讓每個孩子都真正的動起來, 鼓勵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把課堂充分交給了學生,

引導學生自己挖掘本節課知識的內涵, 真正做到了老師是“導演”, 學生的“演員”

徐斌老師設計的練習題形式豐富, 有拍手遊戲, 魔術紅、藍帶子等, 不同形式的練習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給學生一個驚奇有趣的課堂。 課堂已經不是講堂, 而是學堂。 賁友林老師的課堂充分釋放了學生的潛能, 可以看出孩子們和賁老師的關係很融洽, 信任老師, 喜歡老師, 因而課堂上思維非常活躍。

(三) 問題引領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線索。

數學教學關鍵在於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而不是所謂的會答題, 考高分。 要想一節課讓學生有思考, 而且是深刻的思考, “問題引領”必不可少, 它將成為學生思考的一條線索。 教學需要老師的引領, 學生需要引領下的思考。 沒有問題引領,學生的探究就會失去方向,或者只是膚淺的學習。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會想,敢說,會做,這才起到了引領的最終的作用。賁老師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僅是學習解決問題,更注重讓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以學為中心”的數學課堂,留給學生的是大問題、大空間、大智慧。這樣的課堂,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受用終身的學習能力。

問題引領需要老師預設好,根據課堂教學情況把控好,要能反應本節課的核心思想;問題引領要能體現學生思維的含金量,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沒必要成為教學中的引領問題;問題引領要適可而止,能給學生留出大膽思考的空間;問題引領要善於把握時機,激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疑問,學生有疑問才能有思考,有探究。

(四) 教材的深度分析和創新使用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平時備課也很注意分析教材和研究參考書,弄懂每節課的重難點和學生知識水準,但是聽了黃愛華老師的《認識比》才知道自己對教材的把握是多麼的膚淺。黃老師的這節課,只從內容安排上來說,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比的意義。他沒有把例題作為學習重點,而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先認識比的意義,並且延伸到課後,把比的知識和以後學習的比例聯繫起來,把例題作為一個練習,也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來學習。他把有限的教材內容充分合理的加以拓展,既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學習任務,又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新舊知識的聯繫,以及對更多新知識學習的期待。他這樣對教材的分析、把握和使用,真正實現了教材編寫的意圖,促進學生對“比”部分知識的自我建構,對未學知識部分的渴求,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這些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如何研究教材的正面事例,除了要關注教材本身的內容,重要的是要找到前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關鍵是設計一些合理的教法,讓學生能融會貫通;學會選擇更貼近學生認知實際的實題,突破學習重難點;能更科學的使用教材,發揮教材的最大作用。

(五) “情感體驗”始終貫穿一堂課的學習活動中。

教育教學不能急功近利,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老師傾心去投身課堂。一堂好課可以讓老師的心血和熱情通過整個教學過程展示出來,即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表達。與學生的融洽互動,師生之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句親切的互侃,都是教與學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動,表達更加愉悅生動。

強震球老師的課,給我帶來別樣感受,本次課最大的亮點在於強老師和學生比賽畫圓這一環節,促使學生引發思考,從而發現“失敗”的原因,直觀的感受圓的半徑是固定的。當學生畫圓失敗的時候,他們也嘗試了重畫,但還是畫不好,兩個孩子很著急,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臉懵懂地看看老師。老師用得意的口吻說,“來,試試老師畫圓的工具!”學生試後,恍然大悟:“老師,您完全是坑爹呀!”原來畫不好的原因就在這個工具裡。把聽課的老師們都搞得哄堂大笑。這個設計超乎我的想像,也讓我深深的思考,這時老師和孩子都好像變成了課堂上的頑童,失敗的時候一臉茫然但還在嘗試,弄懂原因後豁然開朗,嗔怪老師設計了一個陷阱讓自己上當。如果每個知識點我都可以想出這樣好的方法,孩子的學習將是多麼幸福呀!課堂不再是乾巴巴,嚴肅的講解或缺乏趣味的活動,老師對教學的熱情表達的一覽無遺,學生對老師熱愛和對學習的專注展示的淋漓盡致。

總之,這次南京之行收穫滿滿,精彩的課堂情景仍如在眼前,發人深省的話語如在耳邊,這不僅僅是一場繽紛的教育盛宴,更多的是對自己今後教學的反思與改進,給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學習的優秀案例,讓我更有信心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做一個孜孜研究型的老師。

湖北省襄陽市大慶路小學 王 芬

2018年4月26日

作者後記:我是來自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大慶路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很有幸能去南京參加第26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想,願我們都能不虛此行,原這樣的研討會能給我們最好的學習和借鑒,成就我們最好的課堂!

沒有問題引領,學生的探究就會失去方向,或者只是膚淺的學習。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會想,敢說,會做,這才起到了引領的最終的作用。賁老師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僅是學習解決問題,更注重讓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以學為中心”的數學課堂,留給學生的是大問題、大空間、大智慧。這樣的課堂,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受用終身的學習能力。

問題引領需要老師預設好,根據課堂教學情況把控好,要能反應本節課的核心思想;問題引領要能體現學生思維的含金量,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沒必要成為教學中的引領問題;問題引領要適可而止,能給學生留出大膽思考的空間;問題引領要善於把握時機,激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疑問,學生有疑問才能有思考,有探究。

(四) 教材的深度分析和創新使用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平時備課也很注意分析教材和研究參考書,弄懂每節課的重難點和學生知識水準,但是聽了黃愛華老師的《認識比》才知道自己對教材的把握是多麼的膚淺。黃老師的這節課,只從內容安排上來說,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比的意義。他沒有把例題作為學習重點,而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先認識比的意義,並且延伸到課後,把比的知識和以後學習的比例聯繫起來,把例題作為一個練習,也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來學習。他把有限的教材內容充分合理的加以拓展,既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學習任務,又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新舊知識的聯繫,以及對更多新知識學習的期待。他這樣對教材的分析、把握和使用,真正實現了教材編寫的意圖,促進學生對“比”部分知識的自我建構,對未學知識部分的渴求,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這些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如何研究教材的正面事例,除了要關注教材本身的內容,重要的是要找到前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關鍵是設計一些合理的教法,讓學生能融會貫通;學會選擇更貼近學生認知實際的實題,突破學習重難點;能更科學的使用教材,發揮教材的最大作用。

(五) “情感體驗”始終貫穿一堂課的學習活動中。

教育教學不能急功近利,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老師傾心去投身課堂。一堂好課可以讓老師的心血和熱情通過整個教學過程展示出來,即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表達。與學生的融洽互動,師生之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句親切的互侃,都是教與學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動,表達更加愉悅生動。

強震球老師的課,給我帶來別樣感受,本次課最大的亮點在於強老師和學生比賽畫圓這一環節,促使學生引發思考,從而發現“失敗”的原因,直觀的感受圓的半徑是固定的。當學生畫圓失敗的時候,他們也嘗試了重畫,但還是畫不好,兩個孩子很著急,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臉懵懂地看看老師。老師用得意的口吻說,“來,試試老師畫圓的工具!”學生試後,恍然大悟:“老師,您完全是坑爹呀!”原來畫不好的原因就在這個工具裡。把聽課的老師們都搞得哄堂大笑。這個設計超乎我的想像,也讓我深深的思考,這時老師和孩子都好像變成了課堂上的頑童,失敗的時候一臉茫然但還在嘗試,弄懂原因後豁然開朗,嗔怪老師設計了一個陷阱讓自己上當。如果每個知識點我都可以想出這樣好的方法,孩子的學習將是多麼幸福呀!課堂不再是乾巴巴,嚴肅的講解或缺乏趣味的活動,老師對教學的熱情表達的一覽無遺,學生對老師熱愛和對學習的專注展示的淋漓盡致。

總之,這次南京之行收穫滿滿,精彩的課堂情景仍如在眼前,發人深省的話語如在耳邊,這不僅僅是一場繽紛的教育盛宴,更多的是對自己今後教學的反思與改進,給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學習的優秀案例,讓我更有信心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做一個孜孜研究型的老師。

湖北省襄陽市大慶路小學 王 芬

2018年4月26日

作者後記:我是來自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大慶路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很有幸能去南京參加第26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想,願我們都能不虛此行,原這樣的研討會能給我們最好的學習和借鑒,成就我們最好的課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