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至美麗鄉村迎來新巨變 留學生投身扶貧攻堅戰

本網訊(邢震 杜格麗)4月29日, 來自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10個國家55名留學生走進周至縣竹峪鎮, 一場“歡樂竹峪·快樂農家”-“美麗鄉村行”采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 本次活動共分為“美麗鄉村探芳”“走進農戶看變”“周城文化鑒史”“農家小院品味”四大行程板塊, 廣大留學生在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過程中, 還能一覽廣闊農村的天然風貌, 一睹傳統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嘗農家小院的特色風味。 而當地鄉村也因為他們的到來, 贏得了“口袋”與“口碑”的雙豐收, 喜人的豐收場景正是源於全縣上下為工作助力、為發展加油貢獻的智慧與力量。

美麗鄉村扮靚發展前景

入春以來, 周至縣竹峪鎮春色嫣然醉遊人。 一排排青瓦白牆的農家小院掩映在紅花綠樹間;文化廣場前, 村民們或娛樂放鬆, 或邀友閒聊, 悠然自得;不遠處的山坡上, 連片桃花、李子花、油菜花次第盛開, 處處皆景, 步步生香……這樣一幅人和、景美、業興的新農村景象如今在周至縣的廣大農村到處可以見到。

一個地方的顏值映照發展的品質。 近年來, 周至縣以“美麗”為令, 號召全縣各鎮村投身到“五美”建設大潮中。 有了上級政府的強力支持和自身的不懈努力,

竹峪鎮村貌民風煥然一新:泥路變成了水泥路, 村民用上了天然氣, 文化牆、圖書館、休閒廣場提供了寄居身心的好去處, “五美”建設的美好藍圖正在各方助力下變成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發展成果。

周至縣並沒有止步於此, 2018年, 在“美麗革命”新征程上, 全縣上下又吹響了“美麗庭院”建設的衝鋒號, 要求廣大鄉村不僅要美, 而且要美得有品質、有水準、有特色, 用“美麗庭院”建設小切口撬動“五個美麗”大變局。

凝聚婦女合力, 展示巾幗風采, 周至縣通過開展“種花大賽”、表彰“美麗人家”示範戶, 將廣大婦女拉進“美麗革命”隊伍, 為打響“美麗革命”厚植群眾根基, 實現了“居在園中, 人在景中”。

全域旅遊擴寬增收路徑

正值黃金假期, 竹峪鎮張龍村貧困戶雷保友經營的“雷家小廚”農家樂生意很是紅火。 “每年春暖花開就進入了旅遊旺季, 平均一天能接待四五十人, 每逢週末、節假日人會更多, 一家人都忙不過來。 ”雷保友笑呵呵地說。

這只是竹峪鎮打造全域旅遊、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 周至縣竹峪鎮計畫改造鄉村農家樂、洋家樂、民宿39戶, 現已規模運行14戶。 隨著賞花游、農家游、生態游的升溫回潮, 美麗鄉村遊紅紅火火, 農戶增收歡歡樂樂。

明朗的前景就是發展的機遇。 周至縣遵循“空間全景化、出遊全時化、產品多元化、休閒全民化”發展思路, 深化“旅遊+”發展戰略, 圍繞秦嶺北麓、沙河經濟帶、渭河文化生態旅遊帶“三帶”建設, 促進農業觀光、採摘體驗、民俗文化與旅遊業融合發展, 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遊專案。 舉辦以踏青賞花、農耕體驗、苗木花卉展示等為主題的旅遊節慶活動, 做優鄉村旅遊, 將旅遊元素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 逐漸形成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 周至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的發展模式。

在吃過槐花麥飯、野菜拼盤、香椿山雞蛋等極具周至特色的農家樂飯菜後,來自巴基斯坦的娜瓦勒豎起了大拇指:“周至農村太美了,村民淳樸善良,飯菜更是一流好。回去後,我要介紹更多的朋友來周至,看美景、品美食。”

文化賦能助力山水生輝

來到竹峪鎮活龍山生態景區附近,留學生們一下子就被莊嚴肅穆、端莊雄奇的“周城古韻”吸引了眼球。秀麗宜人的田園風光、文化魅力盡顯的藝館街區、豐富多樣的民俗產品再加上定期上演的周代禮樂,民俗文化的加持添彩,讓竹峪鎮山水生輝、氣象更新。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作為周文化繁榮興盛之地的竹峪鎮,山水風光秀麗,人文歷史深厚,開發建設周城景區,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為新時代的發展增添了底蘊與內涵。可以想見,周城景區的建成開放,必將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文化需要旅遊承載,旅遊需要文化體驗,只有文化與旅遊牽手同行,才能帶活鄉村經濟發展一盤棋。

從舉辦首屆張農村農家風情節,到組織“美麗鄉村 研學旅行”活動,從開展十裡花海旅遊文化節到今天的“歡樂竹峪 快樂農家”采風活動,在促進文旅融合的事業發展上,竹峪鎮一直在力爭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周至縣都會在各大景區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化主題活動,用文化為旅遊賦能,實現了合作增值。同時特惠的門票政策、多樣的旅遊產品、繽紛的特色小吃、充足的安全保障……都在為文旅融合的長遠發展助力加油。

“志智雙扶”挺起致富腰板

“多虧了幫扶幹部與好心人的支持,家裡的民宿才能開起來,今後過日子不用愁了。”指著新蓋起的精品民宿,竹峪鎮鴨溝嶺村貧困戶宋振生臉上掛滿了笑。

宋振生一家6口人,他和老伴年老多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女婿外出打工,女兒宋巧萍不僅要操持家裡的大小事務,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針對宋振生一家的生活實際,除了提供就業、產業扶持政策,幫扶幹部與好心人還為宋家建起了精品民宿,這讓宋振生過日子的勁頭更足了。

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實際,2017年9月份,周至縣成立了陝西省第一個村級聯合黨委——竹峪鎮丹陽聯村黨委,掀開了扶貧事業新的一頁。

丹陽聯村黨委自成立以來,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域,聚焦大產業,開展大服務,謀求大發展,通過成立苗木專業合作社,組建園林綠化發展公司,推進“三變”改革等方式,打造出貧困戶與聯村黨委、合作社和公司的利益連接機制,為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打牢了基礎。

周至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的發展模式。

在吃過槐花麥飯、野菜拼盤、香椿山雞蛋等極具周至特色的農家樂飯菜後,來自巴基斯坦的娜瓦勒豎起了大拇指:“周至農村太美了,村民淳樸善良,飯菜更是一流好。回去後,我要介紹更多的朋友來周至,看美景、品美食。”

文化賦能助力山水生輝

來到竹峪鎮活龍山生態景區附近,留學生們一下子就被莊嚴肅穆、端莊雄奇的“周城古韻”吸引了眼球。秀麗宜人的田園風光、文化魅力盡顯的藝館街區、豐富多樣的民俗產品再加上定期上演的周代禮樂,民俗文化的加持添彩,讓竹峪鎮山水生輝、氣象更新。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作為周文化繁榮興盛之地的竹峪鎮,山水風光秀麗,人文歷史深厚,開發建設周城景區,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為新時代的發展增添了底蘊與內涵。可以想見,周城景區的建成開放,必將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文化需要旅遊承載,旅遊需要文化體驗,只有文化與旅遊牽手同行,才能帶活鄉村經濟發展一盤棋。

從舉辦首屆張農村農家風情節,到組織“美麗鄉村 研學旅行”活動,從開展十裡花海旅遊文化節到今天的“歡樂竹峪 快樂農家”采風活動,在促進文旅融合的事業發展上,竹峪鎮一直在力爭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周至縣都會在各大景區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化主題活動,用文化為旅遊賦能,實現了合作增值。同時特惠的門票政策、多樣的旅遊產品、繽紛的特色小吃、充足的安全保障……都在為文旅融合的長遠發展助力加油。

“志智雙扶”挺起致富腰板

“多虧了幫扶幹部與好心人的支持,家裡的民宿才能開起來,今後過日子不用愁了。”指著新蓋起的精品民宿,竹峪鎮鴨溝嶺村貧困戶宋振生臉上掛滿了笑。

宋振生一家6口人,他和老伴年老多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女婿外出打工,女兒宋巧萍不僅要操持家裡的大小事務,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針對宋振生一家的生活實際,除了提供就業、產業扶持政策,幫扶幹部與好心人還為宋家建起了精品民宿,這讓宋振生過日子的勁頭更足了。

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實際,2017年9月份,周至縣成立了陝西省第一個村級聯合黨委——竹峪鎮丹陽聯村黨委,掀開了扶貧事業新的一頁。

丹陽聯村黨委自成立以來,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域,聚焦大產業,開展大服務,謀求大發展,通過成立苗木專業合作社,組建園林綠化發展公司,推進“三變”改革等方式,打造出貧困戶與聯村黨委、合作社和公司的利益連接機制,為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打牢了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