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位民營航太公司老闆 舒暢 願造火箭的同行越來越多

最近這段時間, 舒暢和他的團隊正在忙著“演練”, 即將到來的6月, 他們要做一件大事情——由他的團隊自主研製的OS-X火箭將在6月完成首飛。 舒暢是中國首家民營航太科技公司“零壹空間”的CEO, 在談到行業前景時, 舒暢說, 希望“同行越來越多”, 因為如果只有一家獨大的行當, 難以稱之為一個行業。

首飛在即 有壓力更多的是興奮

2017年12月22日, 由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整機試車成功, 標誌著零壹空間成為國內首家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

為了準備今年6月的首飛, 舒暢和他的團隊最近都在忙著做各種試驗。 4月上旬, OS-X系列首飛火箭結構系統產品均已齊套, 包括載荷艙、控制艙、尾段、空氣舵、燃氣舵、防熱件和標準件等, 總計幾百種零部件。 同時, 配套的地面產品也已陸續齊套並投入使用。 談到即將到來的首飛, 舒暢表示, 有壓力, 但更多的是興奮。

其實零壹空間成立僅僅3年的時間。 2015年, 美國SpaceX終於實現了顛覆性的“火箭回收”, 馬斯克一舉成為矚目的航太英雄。 那一年, 30歲的舒暢是聯想控股最年輕的投資VP, 幸福的“奶爸”生活剛剛開始, 他卻出人意料地決定離職創業。

“在關注到SpaceX、藍色起源後, 我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中國公司。 希望能投資輔佐它, 後來發現國內根本沒有, 所以就自己來做了。 ”對於舒暢來說, 這個“航太夢”並不瘋狂, 此時正是落地生根的“最佳時機”——“市場上存在衛星發射需求的單位是很多的。 ”

據不完全統計, 未來三年內將有近300顆微小衛星的發射需求。 但國家航天部門背負著載人航太、月球探索等戰略任務, 顯然無法照顧到眾多的商業衛星發射需求。

“我們面對的市場空間是很大的”, 而另一方面, 發射費用的居高不下也是他所看到的機會。 “國際發射價格比較高, 微小衛星基本上都是3至5萬美元/公斤。 ”即便在中國, 發射成本也在1.5萬至2萬美元之間, 對於民營衛星企業來說, 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如果能將發射價格降下來, 發射頻率提高上去, 簡化發射流程, 僅微小衛星的發射市場就可能是個千億級規模。 ”

尋找團隊最艱難 感覺“生不如死”

2015年, 零壹空間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個孵化器裡成立。 與所有創業公司一樣, 零壹遭遇了很多困難。 早期最大的困難是尋找團隊, “真的是感覺生不如死。 很多我們想挖的人都拒絕了我們, 也有很多同我們簽訂了聘用邀約, 卻在最後一刻沒有出現。

還有人聽到我們想法時第一反應是‘你們是騙子吧?’”

直到2015年12月24日, 零壹空間拿到了天使輪融資, 由春曉資本領投, 聯想之星、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聯合投資, 規模超過1000萬元。 零壹空間開始步入正軌, 收到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簡歷, 從動力、電氣、結構、地面等等, 組建了一個個專業的團隊。

造火箭得先造發動機和飛控模組, 但這個行業的供應鏈非常封閉, 沒能達到完全商業化的程度, “很多東西不是花錢就能買到, 很多核心技術也必須依靠自己去握。 ”舒暢下定決心, 自己研發, 並確定了供應鏈建設目標——80%以上必須是非航太企業的供應鏈, 60%以上必須是民營企業, 只有20%非常市場化的一些產品, 才會選擇優先跟一些成熟的航太單位合作。

沒有經驗可循, 摸著石頭過河, 勢必要付出更多代價。 “對於’結構產品是否符合火箭上天要求’這個問題, 可能在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中, 按圖紙做一套就ok了, 但我們都要做三套, 兩套被用來做實驗。 這個過程中我們承擔了相當大一部分成本, 對於當時剛起步不久的零壹來說, 是非常艱難的。 ”舒暢回憶說。

歷時兩年多, 零壹空間終於研發出自主的固體發動機。 2017年12月22日, X系列火箭發動機整機試車在江西取得成功。 在此之前, 沒人會想到, 中國的私營航太公司也能夠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核心技術。

在舒暢的工作日記裡, 記錄著2018年的幾件大事:零壹團隊自主研製的OS-X火箭將於6月進行首次商業發射, 實現中國民營商業航太領域零的突破。 另外,2018年OS-X火箭已經確定3次發射任務,OS-M系列火箭也將於2018年底前後進行首次發射。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文 受訪者供圖

另外,2018年OS-X火箭已經確定3次發射任務,OS-M系列火箭也將於2018年底前後進行首次發射。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文 受訪者供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