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椰夢三亞行

每次出門都想著好好寫個筆記。 只有這次真正動筆了。 據說出去玩有三種, 旅遊, 旅行和度假。 這次出門, 半旅遊半度假吧, 因為旅行社只有三天的安排, 其餘時間自己安排。 去年非常忙, 沒有休假, 趕上新工作以來第一個假期, 可以好好的休長假, 非常期待, 出門向南就變成了離弓之弦, 必須成行。 也是工作以來第一次有這麼充裕的時間, 於是帶上我家程女士一起, 她變成了需要我照顧的物件。 暗暗告訴自己, 得趕快成功啊, 要趕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啊!

第一次來海南, 三九天裡的海南跟東北家鄉的六月份差不多的天氣, 到處都是熱帶樹木和花卉, 完全沒有一點冬天的跡象。 早晚溫差有點大, 穿件外套就可以。 白天可是熱的不得了, 三天, 我已曬傷, 脖子往下灼燒的厲害, 又痛又癢, 南國的火辣真不是一般的程度。 當地人卻說這是最好的季節, 很涼快。

像我這種根本不白的北方姑娘來了這裡都算膚白的。 不過這裡也不以我這種為美, 他們的審美裡胖黑屁股大的阿妹才是美女。 而當地原著民苗族阿妹心裡的好阿哥有三個標準, 一是會爬檳榔樹, 說明身體好。 二是會打銀手鐲, 說明有手藝能掙錢。 三是要對自己好。 多麼普世又實用的價值觀念, 一切都為了繁衍生息, 那是大自然最基本的規律, 是他們幾千年來遵循的法則。 從前苗族是母系社會, 女人有地位, 實行走婚制。 新中國成立後, 取消了這種制度。 我沒有去考證從啥時起, 女人忽然就沒了地位。 現在三亞的女人多數都是白天出去做工掙錢, 而男人在家喝茶聊天。 相比之下, 東北女人普遍還是很有家庭地位的。
這裡的公務員工資並不高, 最好的行業是旅遊, 一個導遊平平常常月工資就在萬元。 一個車隊的司機工資也在6000往上, 還有五險。 在這裡管理層不太吃香, 更注重按勞分配。 據我們的導遊說, 當地人比較認死理, 不太變通, 所以辦事效率並不太高。

三亞的特色是海,

熱帶雨林, 和水果。 這裡的海水藍且暖。 島嶼也多, 像蜈支洲島, 是馮小剛《非誠勿擾》的取景地, 水藍的像幅畫, 配上藍天, 理想中的假期就是這個樣子。 不愧為5A景區, 設施和服務齊全貼心, 隨處都有洗腳池和更衣室, 可供從沙灘上來的遊人沖去腳上的沙子, 隨時換衣服。 海岸和島上路離的近, 隨時能到服務區。 蜈支洲島主要開發了東岸, 島內的幾個景點, 可去可不去。 不到蜈支洲, 枉來三亞。 旅遊團一般安排三個小時, 但是過海排隊就得四十分鐘, 島上那麼美, 真的應該待一天。 西島設施跟蜈支洲沒法比, 但是也有天然的美, 水清澈, 沒那麼藍, 遊玩項目多, 這次去海邊有一個心願是潛水, 但是由於身體原因不能下水, 真是太遺憾了,
只能留到下一次了。 還有一個海邊不得不提, 就是天涯海角。 蜈支洲島的沙細, 西島的沙稍粗。 到了天涯海角, 各種沙都有, 更有特點的就是那些天然的巨大石頭, 與大海沙灘椰樹藍天相應成畫。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 粗獷的細膩的, 加上浪漫的寓意, 美的讓人忘乎所以。 景區不大, 乾淨整潔。 沿著主路走到海邊, 走到天涯海角, 一個小時, 從岸上回來。 感覺從內心完成了一次淨化。 三亞各處都有海, 從三亞灣到大東海, 亞龍灣, 有一條長長的椰夢長廊從陸地上與海灘相伴。 不知道有多少情侶在戀愛的時候, 曾步行走完那麼長的椰夢長廊。 最後一天, 我和媽媽專門在海邊玩了天, 就是撿貝殼。 那些跟紅豆一樣大的貝類, 在海浪一波一波的沖刷下漏出來,又趕緊旋轉著鑽進沙灘上。細看之下,沙灘上一個個圓圓的小沙球,實際上是它們打洞之後從洞裡推上來的。一條一條彎曲的線是它們爬行的軌跡。每個小洞裡面一定有一個小貝類。平滑的沙灘上用腳一踩,周邊有小小細孔的地方,裡面也都是小貝類。媽媽興奮的不得了,高興的像個孩子。看著她像孩子一樣在沙灘上跑來跑去,撿到好看的貝殼趕緊喊我,我忽然想到胖丫家的小魔頭跟我說的:“阿姨,我媽媽今年就要送我去山東上小學了,在那上課就是撿貝殼”。童真是多麼美好,讓我每次看到貝殼都會想起這個可愛的小朋友。人的一生是一個迴圈吧,從小到老,又變成了孩子。關於海,有很多種美,北方的我們看到海,和南方的朋友看到雪應該是一樣激動興奮的心情。

三亞熱帶雨林很多,呀諾達,亞龍灣森林公園、檳榔穀離居民區都很近。各種熱帶樹木都是海南特色,椰子樹,檳榔書,桫欏,火焰木,榕樹等好幾十種,北方都沒有。很多北方養在盆裡的花,比如米蘭、三角梅,在三亞就是道邊的景觀樹。雨林氣候濕潤,負氧離子含量高,對皮膚好。在三亞,雨林就是他們的後花園。就像檳榔穀對於黎族苗族居民來說是生活區,呀諾達就是他們的打獵作業區。雨林裡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雨林有自己完整的生物鏈,這麼茂密多樣的樹木,自然蚊蟲種類也很多。一趟蘭花穀,兩條腿全是大拇指甲那麼大的包。晚上回酒店聽到《和蘭花在一起》的輕音樂,我大腦裡立刻浮現出那些蚊蟲,是蚊蟲和蘭花在一起。忽然覺得,那些蚊蟲是守護蘭花的精靈,它們把去遊玩的人類當做了入侵者,於是用它們的武器盯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晚上癢的睡不著時,就多了一點忍耐。景區被開發後,現代化的痕跡比較重了。只有透過表像用想像力去還原曾經的場景!

三亞是熱帶,日照長,溫度高,水果種類特別多。很多都是北方沒有的。芭樂,大藍莓,蓮霧,木瓜,楊桃,釋迦…多到數十種,簡直就是水果王國。來三亞一定多吃當地水果,新鮮可口。酒店早餐也都提供各種水果,景區各處,10塊錢一盒,切好的小塊,方便的很。夜市上也有用筐賣的,都非常誘人。說到吃的,靠前吃山,靠水吃水。好多人都來吃海鮮,海鮮不比北方便宜,就是圖個新鮮,一頓下來沒有幾百根本不夠。市內的小吃也是以海鮮多,海鮮燒烤,海鮮火鍋,那個肉肥味鮮,連我對美食不感冒的人,都覺得好吃。當地特色美食也不少,有四大名菜,有黎家宴這樣的民族特色。有抱羅粉、後安粉等四大名粉這樣的小吃。吃不慣有外賣,感謝馬雲,無論身外各處,想吃什麼,只要有電商,都能做的到。有天吃了一頓4塊錢的鳳梨炒飯,在三亞這個物價行情,可以算扶貧。味美價廉,得給個五星好評。還有一種小吃叫做清補涼,是夏天清熱祛濕的糖水。廣州、港澳都很流行,有的以健脾去濕為主,有的以潤肺為主。三亞的以椰奶為湯,放入綠豆、紅豆、蓮子、薏米、西米、百合、紅棗等,還有西瓜、鳳梨等各種水果,臨走都沒有吃夠。

三亞的主城區也在拆遷改造,團結街、吉祥街這樣的老街上,塵土飛揚,那街景也跟全國各地的拆遷區無異。他們的步行街很小,中間是展櫃,賣一些珍珠和玉石之類的工藝品,兩側是一些少女服飾專賣店。街頭是一個公牛的雕塑,我站在那裡拍照,路人看我的眼神,我覺得他們一定認為這有什麼好拍的。其實公牛是當地黎族的圖騰,是一個文化符號,大力神的象徵。在早前三亞的農業時代,耕牛是他們最主要的牲畜勞動力,公牛也是黎族文化中創世神話的神,神話中是大力神開創了天地。在海南無論是公園、街道或者服飾、商品,大力神的形象比比皆是。解放路是三亞非常繁華的商業街,商鋪是白色彩字的連體小樓,在藍天綠樹的輝映下,很有民族味道。街面上必勝客、肯德基、星巴克、屈臣氏等等的全國連鎖店使遊客在異鄉裡有一絲熟悉的安全感。全國統一商品,統一價格。

三亞是個旅遊度假城市,沒有開發之前整個城市都相當窮,當地原住民沒有什麼經濟收入,農作物以水稻為主。他們的經濟意識也沒有那麼強,做事比較講原則。但是國家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三亞以獨特的地理優勢走出了發展旅遊特色產業的道路,逐漸富起來。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許許多多關於開發商與原住民的故事,徹底的改變了原住民的生活,有時候,社會的進步是要伴隨著陣痛,不順應時代,時代也要來。去往保亭路邊還有很多苗寨老房子,有的門前擺著泳衣之類的小商品,幾個人閒散的坐在那,或發呆,或說話。活絡的原住民,做一些旅遊周邊,非常賺錢。現在的三亞,房價平均三萬一平,普通的原住民是買不起的,大多都是有錢的外地人,在當地買了房子用來度假。他們被當地人叫做候鳥。這是一種標籤,代表著沒有完全認同。這種本來和外來,需要很長很長時間融合,就像幾千來中華民族大融合一樣,總有一個過程,然後各民族文化在融合中更加精彩。我們的兩個導遊一個是尚志的,一個是長春的。他們都是從東北來這裡十多年了,口音全改。說起來,這是個文化差異的問題,話題很深也很長。所謂的地方,哪裡哪裡人,就代表著這個人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成長,他的觀念習慣會帶著烙印。在三亞,候鳥以北方人為主。他們大多數經濟條件不錯,但是他們的大量定期不定期移居,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衝擊讓當地人多有不適。導遊說冬天才有,夏天就不見了。還有當地人誇大了個別惡劣的外地人,在文化心理上我沒有研究過,但是人都是習慣認同和自己一樣的人,而特別敵視和自己不一樣的。一旦這個不一樣的,再是個有瑕疵有短板的,那就更加坐實了他們的認定,你看,那個地方的人就是那個樣子…換成北方,也是一樣。比如多數北方人認為南方人小氣愛計較。不過也並不排除人到了異鄉,在生人社會裡,對自己的言行有點放肆。其實一家人也各有脾氣,尊重包容理解,家和萬事興。國家也是一樣,各地方的人都帶著地方性格,多包容理解互相尊重。當年東北經濟發展的好時候,好多南方人也都北上去找生機,也受到不少的偏見。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多欺少。因為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才有意思。因為三亞四季長青,東北四季分明,去對方的家裡坐坐客,聽聽不同的故事,看看不同的景色,才有意思。

最後一天,在酒店的泳池邊躺著,聽風吹過樹木,看水的波紋漾著藍色,和藍天相映,忘記了時間,不知道自己幾歲,不知道今時何年月,我像一個世界的旁觀者,跳脫出來靜靜的,靜靜的。

在海浪一波一波的沖刷下漏出來,又趕緊旋轉著鑽進沙灘上。細看之下,沙灘上一個個圓圓的小沙球,實際上是它們打洞之後從洞裡推上來的。一條一條彎曲的線是它們爬行的軌跡。每個小洞裡面一定有一個小貝類。平滑的沙灘上用腳一踩,周邊有小小細孔的地方,裡面也都是小貝類。媽媽興奮的不得了,高興的像個孩子。看著她像孩子一樣在沙灘上跑來跑去,撿到好看的貝殼趕緊喊我,我忽然想到胖丫家的小魔頭跟我說的:“阿姨,我媽媽今年就要送我去山東上小學了,在那上課就是撿貝殼”。童真是多麼美好,讓我每次看到貝殼都會想起這個可愛的小朋友。人的一生是一個迴圈吧,從小到老,又變成了孩子。關於海,有很多種美,北方的我們看到海,和南方的朋友看到雪應該是一樣激動興奮的心情。

三亞熱帶雨林很多,呀諾達,亞龍灣森林公園、檳榔穀離居民區都很近。各種熱帶樹木都是海南特色,椰子樹,檳榔書,桫欏,火焰木,榕樹等好幾十種,北方都沒有。很多北方養在盆裡的花,比如米蘭、三角梅,在三亞就是道邊的景觀樹。雨林氣候濕潤,負氧離子含量高,對皮膚好。在三亞,雨林就是他們的後花園。就像檳榔穀對於黎族苗族居民來說是生活區,呀諾達就是他們的打獵作業區。雨林裡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雨林有自己完整的生物鏈,這麼茂密多樣的樹木,自然蚊蟲種類也很多。一趟蘭花穀,兩條腿全是大拇指甲那麼大的包。晚上回酒店聽到《和蘭花在一起》的輕音樂,我大腦裡立刻浮現出那些蚊蟲,是蚊蟲和蘭花在一起。忽然覺得,那些蚊蟲是守護蘭花的精靈,它們把去遊玩的人類當做了入侵者,於是用它們的武器盯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晚上癢的睡不著時,就多了一點忍耐。景區被開發後,現代化的痕跡比較重了。只有透過表像用想像力去還原曾經的場景!

三亞是熱帶,日照長,溫度高,水果種類特別多。很多都是北方沒有的。芭樂,大藍莓,蓮霧,木瓜,楊桃,釋迦…多到數十種,簡直就是水果王國。來三亞一定多吃當地水果,新鮮可口。酒店早餐也都提供各種水果,景區各處,10塊錢一盒,切好的小塊,方便的很。夜市上也有用筐賣的,都非常誘人。說到吃的,靠前吃山,靠水吃水。好多人都來吃海鮮,海鮮不比北方便宜,就是圖個新鮮,一頓下來沒有幾百根本不夠。市內的小吃也是以海鮮多,海鮮燒烤,海鮮火鍋,那個肉肥味鮮,連我對美食不感冒的人,都覺得好吃。當地特色美食也不少,有四大名菜,有黎家宴這樣的民族特色。有抱羅粉、後安粉等四大名粉這樣的小吃。吃不慣有外賣,感謝馬雲,無論身外各處,想吃什麼,只要有電商,都能做的到。有天吃了一頓4塊錢的鳳梨炒飯,在三亞這個物價行情,可以算扶貧。味美價廉,得給個五星好評。還有一種小吃叫做清補涼,是夏天清熱祛濕的糖水。廣州、港澳都很流行,有的以健脾去濕為主,有的以潤肺為主。三亞的以椰奶為湯,放入綠豆、紅豆、蓮子、薏米、西米、百合、紅棗等,還有西瓜、鳳梨等各種水果,臨走都沒有吃夠。

三亞的主城區也在拆遷改造,團結街、吉祥街這樣的老街上,塵土飛揚,那街景也跟全國各地的拆遷區無異。他們的步行街很小,中間是展櫃,賣一些珍珠和玉石之類的工藝品,兩側是一些少女服飾專賣店。街頭是一個公牛的雕塑,我站在那裡拍照,路人看我的眼神,我覺得他們一定認為這有什麼好拍的。其實公牛是當地黎族的圖騰,是一個文化符號,大力神的象徵。在早前三亞的農業時代,耕牛是他們最主要的牲畜勞動力,公牛也是黎族文化中創世神話的神,神話中是大力神開創了天地。在海南無論是公園、街道或者服飾、商品,大力神的形象比比皆是。解放路是三亞非常繁華的商業街,商鋪是白色彩字的連體小樓,在藍天綠樹的輝映下,很有民族味道。街面上必勝客、肯德基、星巴克、屈臣氏等等的全國連鎖店使遊客在異鄉裡有一絲熟悉的安全感。全國統一商品,統一價格。

三亞是個旅遊度假城市,沒有開發之前整個城市都相當窮,當地原住民沒有什麼經濟收入,農作物以水稻為主。他們的經濟意識也沒有那麼強,做事比較講原則。但是國家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三亞以獨特的地理優勢走出了發展旅遊特色產業的道路,逐漸富起來。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許許多多關於開發商與原住民的故事,徹底的改變了原住民的生活,有時候,社會的進步是要伴隨著陣痛,不順應時代,時代也要來。去往保亭路邊還有很多苗寨老房子,有的門前擺著泳衣之類的小商品,幾個人閒散的坐在那,或發呆,或說話。活絡的原住民,做一些旅遊周邊,非常賺錢。現在的三亞,房價平均三萬一平,普通的原住民是買不起的,大多都是有錢的外地人,在當地買了房子用來度假。他們被當地人叫做候鳥。這是一種標籤,代表著沒有完全認同。這種本來和外來,需要很長很長時間融合,就像幾千來中華民族大融合一樣,總有一個過程,然後各民族文化在融合中更加精彩。我們的兩個導遊一個是尚志的,一個是長春的。他們都是從東北來這裡十多年了,口音全改。說起來,這是個文化差異的問題,話題很深也很長。所謂的地方,哪裡哪裡人,就代表著這個人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成長,他的觀念習慣會帶著烙印。在三亞,候鳥以北方人為主。他們大多數經濟條件不錯,但是他們的大量定期不定期移居,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衝擊讓當地人多有不適。導遊說冬天才有,夏天就不見了。還有當地人誇大了個別惡劣的外地人,在文化心理上我沒有研究過,但是人都是習慣認同和自己一樣的人,而特別敵視和自己不一樣的。一旦這個不一樣的,再是個有瑕疵有短板的,那就更加坐實了他們的認定,你看,那個地方的人就是那個樣子…換成北方,也是一樣。比如多數北方人認為南方人小氣愛計較。不過也並不排除人到了異鄉,在生人社會裡,對自己的言行有點放肆。其實一家人也各有脾氣,尊重包容理解,家和萬事興。國家也是一樣,各地方的人都帶著地方性格,多包容理解互相尊重。當年東北經濟發展的好時候,好多南方人也都北上去找生機,也受到不少的偏見。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多欺少。因為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才有意思。因為三亞四季長青,東北四季分明,去對方的家裡坐坐客,聽聽不同的故事,看看不同的景色,才有意思。

最後一天,在酒店的泳池邊躺著,聽風吹過樹木,看水的波紋漾著藍色,和藍天相映,忘記了時間,不知道自己幾歲,不知道今時何年月,我像一個世界的旁觀者,跳脫出來靜靜的,靜靜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