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南三門峽市開展“效能革命”促幹部作風轉變

河南省三門峽市聚焦破除沉屙頑疾、激發幹部狀態, 持續開展效能革命。 記者調查發現, 一年多來, 隨著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提高, 群眾的怨氣少了, 企業投資信心增強, 顯示出提高政府效能對推動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態向好的可貴價值。

破沉屙頑疾 需“革命”勇氣

位於豫陝晉三省交界的三門峽市, 在國家水利建設歷史上有著光輝的記憶。 然而近年隨著三任市委書記腐敗落馬, 幹部整體狀態不佳, 進取意識消退, 加之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轉型挑戰, 讓這座“黃河明珠”城市蒙上一層陰影。

2016年9月, 履新不久的三門峽市委書記劉南昌被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三門峽市外國語小學改擴建項目歷時兩年多,

先後蓋下100多個章。 “雖然專案不涉及土地變性、不涉及規劃, 但相關同志告訴我‘目前才只走到一半’。 ”劉南昌坦言, 這樣的“效率”讓他吃驚。 類似問題還出現群眾不動產登記辦理、部分城中村回遷戶安置中。

為破解官僚思想, 劉南昌在一次講黨課中給這些幹部畫出九張畫像:得過且過、敷衍塞責“守攤子”;以文件落實文件、會議落實會議“收發室”;對領導熱對群眾冷“冷漠症”;各自為政、趨利避害“小山頭”;追求光環、作風浮漂“明星相”;辦事拖拉、行動遲緩“拖延症”;工作推不動、局面打不開“低能兒”;頭腦僵化、死搬教條“死腦筋”;借權營生、手腳不廉“饞嘴貓”。

幹部工作效能低下使經濟、社會和事業發展失去活力。 經過研判, 新一屆三門峽市委班子選擇以效能為切入點改變局面。 劉南昌認為, 必須以革命的方式, 大刀闊斧改革。

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投資項目“容缺預審”

以打造中西部地區審批環節最少、審批效率最高、審批服務最優城市之一為目標, 一批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正在三門峽市探索建立。

“下午才來1個多小時, 新公司的註冊手續就辦妥了。 過幾天工商營業執照下來, 工作人員說可以快遞給我。 現在辦事真是太方便了。 ”40多歲的薛鳳霞正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行政服務中心註冊婚慶公司。 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葉國明介紹, 這裡整合了各職能部門行政審批、行政服務專案,

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郵政快遞送達“一條龍”服務。 其中僅不動產交易登記事項就由過去的34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三門峽市還深化放管服改革, 創造性推出項目“容缺預審”機制。 即在項目基本審批條件具備、申報材料主件齊全、其他非關鍵性材料欠缺的情況下, 實行容缺預審, 待申請人在承諾時限內將材料補齊後, 再作正式審批。 這套機制不僅順利解決了三門峽市外國語小學改擴建問題, 也極大提振了企業投資信心。

三門峽建業森林半島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朝告訴記者:“審批流程再造後, 哪部分手續全, 哪部分可以先開工, 一天都不需要等, 平均每天能為企業節省成本50萬元。

”現在, 張永朝所在的公司一年內在三門峽商務中心區新上兩個專案, 開發面積是過去10年總和的三倍。

搭建智慧平臺 打造高效率政府

“曾經兩年遲遲得不到解決的違章建築, 現在打了一個電話就被拆除!”為了讓群眾反映訴求有一個暢通的管道, 三門峽市依託智慧城市建設, 專門開通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群眾非警務類訴求。

“群眾只需要一個電話。 ”三門峽市政府辦綜合科科長喬靈軍說, 尤其是對那些職責交叉、界定不夠明晰的投訴問題, 由熟悉政府職能的“派單員”確定責任主體和協辦單位。 “所有的這些程式都在後臺運轉, 呈現給群眾的只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

目前, 三門峽全市8個縣(市、區)和53家職能責任單位接入系統,

熱線每月接1300多單, 由市政府對群眾事事回訪, 考核相關職能部門工單簽收率、按時辦結率、結果滿意率等。 涉及群眾訴求也從井蓋缺失、暖氣不熱等日常問題, 逐漸涉及醫療保險、農村土地管理等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深層次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