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馮驥才急了:傳統村落不是取款機!

在前天(4月28日)召開的一個文化旅遊暨傳統村落研討會上, 馮驥才對黔東南的領導們發了一通“逆耳”的忠言:“這309個村子可不是取款機, 而是309塊巨大的石頭, 壓在你們背上。 ”

黔東南苗鄉侗寨星羅棋佈, 目前國家評定的四批4153個傳統村落, 僅黔東南就有309個。 馮驥才認為:“傳統村落公佈出來, 大家想的不是保護, 而是傳統村落可以賺錢。 官員想把政績放進傳統村落, 開發商想把利益放進去, 老百姓希望傳統村落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

“然而一旦按照經濟的規律追求利益最大化, 過度的旅遊便會肢解村落的文化,

村落本身反而受到破壞。 ”

中國非遺保護第一人

作家、學者、民間藝術搶救工作者……76歲的馮驥才有著多重身份, 因長期致力於民間文化遺產、傳統村落的傳承和保護, 被稱為“中國非遺保護第一人”。

2000年, 馮驥才提出的關於對中國民間文化遺產全面搶救與普查的提案被採納。

從2002年開始, 馮驥才發起並主持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 這是首次對全國的民間文化遺產進行地毯式的普查, 同時為一些重要的遺產製作檔案。

近年來, 中國為傳統村落保護建立了有效的保護機制, 4153個村莊納入保護範疇,

但仍面臨嚴峻挑戰, 包括現有法律法規對傳統村落保護不足, 過度商業開發、“空心化”現象等。

血液裡的DNA堅決不能變

在研討黔東南傳統村落的會議上, 馮驥才提出對於傳統、對於傳統村落的冷靜思考。 他說, 我們的民族需要傳統, 這個轉型的時代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我們的根脈, 我們自己民族的精神, 我們血液裡的DNA, 堅決不能變。

而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一個特點——大部分沒有精英文化, 只有民間文化, 他們的傳統文化又都在村落裡。 對於一個少數民族來說, 一旦村落瓦解, 文化就會隨之消散, 這個民族就會消失。 由此可見保護傳統村落的重大意義。

所有的利益訴求不解決, 傳統村落定了也是白定。

黔東南苗鄉侗寨星羅棋佈,

目前國家評定的四批4153個傳統村落, 僅黔東南就有309個, 是傳統村落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研討會上, 馮驥才對黔東南的領導們直言:“這309個村子可不是取款機, 而是309塊巨大的石頭, 壓在你們背上。 ”

傳統村落往往較為貧窮, 人們生活困難, 於是紛紛外出打工, 向城鎮移民, 從而帶來村落空巢化的問題。 另一方面, 旅遊雖然可以把村落的文化弘揚出去, 為村民帶來經濟收益, 然而一旦按照經濟的規律追求利益最大化, 過度的旅遊便會肢解村落的文化, 村落本身反而受到破壞。 一個村子被確定為傳統村落, 保護工作才剛剛開始, 但嚴峻的現實是:“傳統村落公佈出來, 大家想的不是保護, 而是傳統村落可以賺錢。 官員想把政績放進傳統村落,

開發商想把利益放進去, 老百姓希望傳統村落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利益訴求不解決, 傳統村落定了也是白定。 ”

不能把貧困問題全交給文化

現在有個熱詞叫“文化扶貧”。 人們指望著“傳統村落”的光環能讓村子脫貧致富, 但馮驥才給這樣的想法澆了一盆冷水:“不能把貧困問題全交給文化。 12年前我們開始評非遺,目的是對文化進行搶救。實際上,文化至今仍處於弱勢,自身還需要扶危,轉過身來就能扶貧嗎?怎能指望弱勢的文化對經濟產生強大的支撐?”

想要文化扶貧,還需加強對文化自身的扶持和保護,而文化“不能做大做強,只能做精做深,精深的文化才真正有力量”。

有一個細節特別感動

在參加研討會前,馮驥才體驗了他神往已久的苗族姊妹節,觀看了台江苗族各支系的姊妹節盛裝游。他用作家的文學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人們都說幻想比現實美麗,但台江姐妹節是比幻想更美麗的現實。”

馮驥才坦言,在看盛裝遊之前,他很怕自己看到的會是一個為旅遊而展示的服裝秀,令他驚喜的是,他在這樣一個政府宣導的活動中,看到的是苗族人盡情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看到的是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弘揚。

有一個細節特別讓他感動,在遊行結束後,隨著人群緩步離場時,他看到兩個五六歲的孩子,穿著民族盛裝,驕傲地讓遊客拍照,這麼小的孩子已經開始為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感到自豪。“傳統文化真正的傳承在人的心裡,在人的記憶裡,這才是一個民族真正深刻的精神的傳承。”

12年前我們開始評非遺,目的是對文化進行搶救。實際上,文化至今仍處於弱勢,自身還需要扶危,轉過身來就能扶貧嗎?怎能指望弱勢的文化對經濟產生強大的支撐?”

想要文化扶貧,還需加強對文化自身的扶持和保護,而文化“不能做大做強,只能做精做深,精深的文化才真正有力量”。

有一個細節特別感動

在參加研討會前,馮驥才體驗了他神往已久的苗族姊妹節,觀看了台江苗族各支系的姊妹節盛裝游。他用作家的文學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人們都說幻想比現實美麗,但台江姐妹節是比幻想更美麗的現實。”

馮驥才坦言,在看盛裝遊之前,他很怕自己看到的會是一個為旅遊而展示的服裝秀,令他驚喜的是,他在這樣一個政府宣導的活動中,看到的是苗族人盡情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看到的是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弘揚。

有一個細節特別讓他感動,在遊行結束後,隨著人群緩步離場時,他看到兩個五六歲的孩子,穿著民族盛裝,驕傲地讓遊客拍照,這麼小的孩子已經開始為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感到自豪。“傳統文化真正的傳承在人的心裡,在人的記憶裡,這才是一個民族真正深刻的精神的傳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