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擔心影響移民申請 華裔父母忍痛自付孩子幼教費

紐約華人社區移民人數不斷增加, 但許多新民家長卻面臨托兒所學額不足, 為了幫孩子申請到免費學前班(Pre-K for All), 部分華人家長連夜排隊, 只為省下每月幾百元的學費。 住在布碌崙的福州移民李Lynn不久前就和婆婆一起在寒風排了五小時的隊, 一心盼著能為兒子搶到免費學前班的入學名額。 她說, 「雖然知道希望渺茫, 但家中只有丈夫有收入, 公婆因語言和適應力不足也沒法搬到新社區, 我沒得選。 」

布魯克林華社近年來移民人數不斷增加, 但學額緊張, 讓許多父母不得不連夜排隊。 (紐約親子互助隊提供)

移民家庭不敢申請教育資源 孩子輸在起跑線

華社托兒所學額不足, 紐約市府移民委員會(Committee on Immigration)24日舉辦「零到五歲移民家庭孩子政府資源」聽證會。 移民委員會主席、市議員萬齊家指出, 紐約市共310萬移民, 占全市人口的38%, 但移民很難為孩子申請托兒所或學前班等福利資源;也因為政府幼教資源宣傳不夠,

一些無證移民家庭因擔心被遣返, 更放棄了申請機會, 導致孩子失去零到五歲的早期教育, 輸在起跑線上。

萬齊家(左一)當日舉辦「零到五歲移民家庭孩子政府資源」聽證會;發言席位右三為任Nicole。 (記者牟蘭/攝影)

萬齊家辦公室主任社區事務主管葉淩霞說, 日前曾有多位居住在日落公園的華裔家長前來求助, 指稱當地學額緊缺, 為孩子上托兒所和學前班連夜排隊報名。 她指出, 當地華人與日俱增, 「有時候一戶家庭中至少居住三到四個華裔幼童」, 但當地華人不願參與政府投票或人口普查, 導致市府資料中未顯示出當地華人增長, 因而未給當地分配相應的中英雙語教育資金名額。

學額太少 為搶免費學前班 孕婦媽媽寒風苦排五小時

布魯克林華社近年來移民人數不斷增加, 但學額緊張, 讓許多父母不得不連夜排隊。 (紐約親子互助隊提供)

李Lynn就是個為了學額煩憂的華人家長。 她在布魯克林8大道和公婆一起住, 2015年大兒子出生, 為了生計, 她和丈夫在餐館打工, 兒子由公婆照顧。 但今年初李Lynn懷了第二胎, 強烈的妊娠反應讓她不得不辭去工作, 家中經濟來源落在丈夫一人身上, 「餐廳工作辛苦, 他每年也就賺2萬多元, 八大道房子又貴, 一家五口人, 什麼事兒都省著花」。

兒子的教育問題更成了夫妻最擔心的問題。

李Lynn說, 公婆來自福州, 只會說福州話, 普通話都不流利, 中文程度不好, 英文根本不會;若將兒子放在家中, 日後難以跟上托兒所和小學教育, 甚至會和社會脫節。 為了兒子的將來, 她希望早日為兒子申請學前班名額。 但面對每月至少700元的學前班費用, 她不得不考慮申請政府提供福利學前計畫。

由於缺乏資訊, 她只知道布魯克林華社有一家學前專案可以申請, 並聽聞這一機構學額有限, 且為「先到先得」的傳言。 於是日前和婆婆一大早提前五小時就到場排隊等候報名申請, 但到場才發現很多家長早在淩晨3時就去排隊了。 而當天非常寒冷, 她和婆婆排到下午1時拿到申請表時, 雙腿已凍到毫無知覺。

搶不到免費學前班 每月要花 700元上私人學前班

她表示,兒子可以申請上該校學前班的機率很小,由於學校要求學生父母是雙職工且四歲孩子優先入選,自家孩子都不符合規定。即使機會渺茫,面對家中經濟拮据,以及公婆難以適應新社區的現狀,她似乎並無其他選擇,「我也不想大冷天等,也想搬離8大道,但也要考慮公婆,不排隊只能花700多元給兒子上私人學前班」。

強大的生活壓力,讓李Lynn心情低落,但通過加入紐約親子互助隊組織的家長論壇,她發現許多家長面臨相同問題。她也呼籲,華人家長遇到困難時應勇敢發聲,向有關部門尋求説明,多搜集有關資訊。

布魯克林華社近年來移民人數不斷增加,但學額緊張,讓許多父母不得不連夜排隊。(紐約親子互助隊提供)

24日的「零到五歲移民家庭孩子政府資源」聽證會上,多位市府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就向家長介紹免費的幼教資源,並討論是否應將「全面學前班」(Pre-K for All)的入學年齡從四歲放寬到三歲。聽證會上,多位移民家長反映轄區內雙語幼教學額不足,以及政府未提供明確的相關資訊指引,導致他們不敢為孩子申請教育補助。

為孩子申請教育福利 不影響移民申請

家住日落公園的任Nicole在會上表示,她有一個兩歲的兒子,但因聽說附近華裔居民要連夜排隊,才能為孩子申請到雙語的托兒所,因此她雖有合法身分且符合條件,但也只好放棄申請免費托兒所的機會。她表示自己從事護理工作,丈夫在餐館工作,屬於低收入家庭,但每週要為兒子支付近800元的學費,「薪水都為孩子付學費了」。

另一位家住曼哈頓上城的陳Pansy也帶著快兩歲女兒到場求助。她說自己並非住在華人聚集地,周邊唯一的一家雙語托兒所也關門,目前只能自己在家照顧女兒,希望市府可以為華裔父母提供幫助。

葉淩霞說,因語言障礙等,許多華裔居民並不知道相關的政府資源。她舉例說,即使有合法身分、符合要求,一些新移民因不瞭解詳情也不敢申請福利,怕影響日後移民申請。她指出,紐約市的公校系統不問移民身分,若為孩子申請相關教育福利也不會影響日後移民申請,呼籲華裔父母遇到困難後應勇敢向政府發聲,並呼籲當地幼教機構可和政府合作,為當地孩子提供更多中英雙語資源。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雙腿已凍到毫無知覺。

搶不到免費學前班 每月要花 700元上私人學前班

她表示,兒子可以申請上該校學前班的機率很小,由於學校要求學生父母是雙職工且四歲孩子優先入選,自家孩子都不符合規定。即使機會渺茫,面對家中經濟拮据,以及公婆難以適應新社區的現狀,她似乎並無其他選擇,「我也不想大冷天等,也想搬離8大道,但也要考慮公婆,不排隊只能花700多元給兒子上私人學前班」。

強大的生活壓力,讓李Lynn心情低落,但通過加入紐約親子互助隊組織的家長論壇,她發現許多家長面臨相同問題。她也呼籲,華人家長遇到困難時應勇敢發聲,向有關部門尋求説明,多搜集有關資訊。

布魯克林華社近年來移民人數不斷增加,但學額緊張,讓許多父母不得不連夜排隊。(紐約親子互助隊提供)

24日的「零到五歲移民家庭孩子政府資源」聽證會上,多位市府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就向家長介紹免費的幼教資源,並討論是否應將「全面學前班」(Pre-K for All)的入學年齡從四歲放寬到三歲。聽證會上,多位移民家長反映轄區內雙語幼教學額不足,以及政府未提供明確的相關資訊指引,導致他們不敢為孩子申請教育補助。

為孩子申請教育福利 不影響移民申請

家住日落公園的任Nicole在會上表示,她有一個兩歲的兒子,但因聽說附近華裔居民要連夜排隊,才能為孩子申請到雙語的托兒所,因此她雖有合法身分且符合條件,但也只好放棄申請免費托兒所的機會。她表示自己從事護理工作,丈夫在餐館工作,屬於低收入家庭,但每週要為兒子支付近800元的學費,「薪水都為孩子付學費了」。

另一位家住曼哈頓上城的陳Pansy也帶著快兩歲女兒到場求助。她說自己並非住在華人聚集地,周邊唯一的一家雙語托兒所也關門,目前只能自己在家照顧女兒,希望市府可以為華裔父母提供幫助。

葉淩霞說,因語言障礙等,許多華裔居民並不知道相關的政府資源。她舉例說,即使有合法身分、符合要求,一些新移民因不瞭解詳情也不敢申請福利,怕影響日後移民申請。她指出,紐約市的公校系統不問移民身分,若為孩子申請相關教育福利也不會影響日後移民申請,呼籲華裔父母遇到困難後應勇敢向政府發聲,並呼籲當地幼教機構可和政府合作,為當地孩子提供更多中英雙語資源。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