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當歸

當歸, 味甘, 溫。

主咳逆上氣, 溫瘧, 寒熱,

洗在皮膚中, 婦人漏下絕子,

諸惡瘡瘍, 金創, 煮飲之。

一名幹歸, 生川穀。

神農本草經

祝按:《神農本草經》言“主咳逆上氣”,

即治療以咳嗽喘息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多見於慢性支氣管哮喘及過敏性哮喘等。 現代藥理學不能證實當歸有止咳平喘作用, 而中醫學認為當歸具有活血作用, 能夠改善肺部的血液迴圈, 緩解肺部的慢性炎症, 是其治療咳喘的原因所在。

《本經》《藥典》及現在的中藥學教材, 對當歸的認識已很全面, 但是當歸治療咳嗽的作用並未受到臨床醫師的關注和重視。

《本經》所載治“咳逆上氣”的藥物尚有石菖蒲等。

當歸“主咳逆上氣”臨床解讀

一、當歸“主咳逆上氣”之湯方

1.金水六君煎(《景嶽全書》):當歸二錢, 熟地五錢,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七片。 (即二陳東加當歸、熟地黃)

本方治療肺腎陰虛, 濕痰內盛, 水泛為痰, 咳嗽嘔惡, 喘逆多痰證。 取當歸“主咳逆上氣”之功。 若去掉當歸, 則療效大減。

2.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生地二錢, 熟地三錢, 麥冬一錢半, 貝母一錢, 百合一錢, 當歸一錢, 芍藥一錢, 甘草一錢, 玄參八分, 桔梗八分。

本方治療肺腎陰虧, 虛火上炎,

咽喉燥痛, 咳嗽氣喘, 痰中帶血, 手足煩熱, 舌紅少苔, 脈細數等。 方中當歸除取活血養血之功外, 亦取其“主咳逆上氣”。

3.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二兩半, 蘇子二兩半, 炙甘草二兩, 肉桂一兩, 前胡一兩, 姜制厚樸一兩, 陳皮一兩, 當歸一兩半。

本方可降逆平喘, 主治咳喘短氣、胸膈滿悶、咽喉不利等證, 方中當歸亦取“主咳逆上氣”和“養血”之功。

二、當歸止咳典型病案

1987年3月, 有張姓婦人來診。 自訴咳嗽3個月餘, 噯氣腹脹, 口幹。 觀舌紅少苔, 脈細數。 診為陰虛燥咳, 痰氣阻滯。 治以潤肺肅降, 佐以化痰止咳。

處方:沙參12g, 麥冬10g, 桑白皮9g, 炒紫蘇子5g, 紫菀9g, 款冬花9g, 大腹皮9g, 枳殼6g, 神曲10g, 甘草5g, 生薑3片。 3劑, 水煎服, 每日1劑。

患者複診, 余有事不在, 適家父應診。 患者咳嗽症狀未減,

家父在上方中加當歸18g, 囑繼服3劑。 患者再診, 余視父方, 問患者情況, 待兩次服藥後, 咳嗽症狀大有減輕, 要求再配3劑繼服。 後知服藥後咳嗽頓失。

事後, 余問及家父咳嗽加當歸之意, 父雲:當歸止咳, 古方早有記載, 如局方“蘇子降氣湯”、景岳“金水六君煎”中均配伍當歸, 乃因“氣以血為家, 喘則流蕩而忘返”。 當歸可使耗散上逆之氣收斂肅降。 《本草彙編》載:“當歸血藥, 其味辛散, 乃血中氣藥, 況咳逆上氣, 有陰虛陽無所附者, 故用血藥補陰, 則血和而氣降矣。 ”《本草經》也雲:“當歸主咳逆上氣。 ”《本草從新》則雲:“當歸治虛勞、寒熱咳逆上氣。 ”所以, 家父總結說:婦人常見陰血不足, 故咳嗽加當歸一味, 寓意深也, 臨床奏效也佳。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王金亮

當歸——傘形科

Umbelliferae.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收載:當歸, 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乾燥根。

【性味歸經】性溫, 味甘、辛。 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 調經止痛, 潤腸通便。 用於血虛, 面色萎黃, 眩暈心悸, 月經不調, 經閉痛經, 虛寒腹痛, 腸燥便秘, 風濕痹痛, 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酒制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等。

藥材鑒別要點

藥材略呈圓柱形,長15~25cm,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多彎曲。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樣突起。根頭(歸頭)直徑1.5~4cm,具環紋,上端圓鈍或具數個明顯突出的根莖痕,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粗短,表面凹凸不平,具橫長皮孔樣突起;支根(歸尾)直徑0.3~1cm,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少數鬚根痕。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飲片鑒別要點

飲片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黃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平坦,有裂隙,中間有淺棕色的形成層環,並有多數棕色油點,香氣濃郁,味甘、辛、微苦。

拓展閱讀

——中藥鑒別專用術語

歸頭、歸身、歸尾、全歸,為商品中藥材對當歸各個部位的別稱。

【歸頭】指當歸的根頭部,即短縮的根莖和根的上端。

【歸身】指當歸的主根。

【歸尾】指當歸的鬚根。

【全歸】指當歸的全體,即歸頭、歸身、歸尾的全部。

拓展閱讀

——張仲景當歸處方15張

當歸散(《金匱要略》方):當歸、黃芩、川芎各一斤,白術半斤。治療妊娠胎動不安,產後虛弱,惡露不盡等。

膠艾湯(《金匱要略》方):即“芎歸膠艾湯”“膠艾四物湯”。當歸三兩,川芎二兩,阿膠二兩,艾葉三兩,甘草二兩,幹地黃六兩,芍藥四兩。治療崩漏不止,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腹中痛,胎動不安,或產後下血,淋漓不盡等。

當歸貝母苦參丸(《金匱要略》方):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治療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等。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方):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炙甘草、通草(現今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治療血虛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脈細欲絕者,或血虛寒凝而致之月經不調、脘腹冷痛、寒入絡脈等。

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要略》方):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治寒疝腹痛,脅痛裡急,及產後腹痛。

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方):當歸三兩,芍藥一斤,川芎三兩,白術四兩,茯苓四兩,澤瀉半斤。治婦人妊娠雜病諸腹痛。

張仲景當歸用量情況:當歸方共15方,三兩為多,最小一兩。用於養血散寒諸方中均為三兩,用於丸、散劑諸方均為一兩。現今用量10~15g。

臨床應用

注意事項

★當歸自《神農本草經》始,時至今日,其品種、入藥部位、臨床性效等均未發生變化,為中藥品種沿襲理論的代表品種。注意學習《本經》對當歸的記載和現今統編教材的論述。

★《本經》未載當歸“生血、行血”。但當歸滋潤通和,能使陰氣流通,陽氣不亢,則血可行也。當歸與黃芪聯用名“當歸補血湯”,能挽救垂危於頃刻;當歸與地黃合用,治療婦人百病,諸血不足:當歸與川芎聯用,名“佛手散”,治療胎動不安,疼痛子死腹中;當歸與地黃、川芎、白芍合用,名“四物湯”,為肝經調血之專方;當歸與黃芩、白芍、川芎、白術合用,名“當歸散”,為安胎聖藥,婦人妊娠宜常服之。

★臨床藥師應注意當歸飲片品質標準和鑒定要點,特別是與同科屬飲片前胡、獨活等的對比鑒別要點。要對飲片供應商提出當歸飲片品質要求。

醫籍論選

當歸,主治咳逆上氣者,心腎之氣上下相交,各有所歸,則咳逆上氣自平矣。治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者,助心主之血液從經脈而外充於皮膚,則溫瘧之寒熱洗洗然,而在皮膚中者,可治也。治婦人漏下絕子者,助腎臟之精氣從胞中而上交於心包,則婦人漏下無時而絕子者,可治也。治諸惡瘡瘍者,養血解毒也。治金瘡者,養血生肌也。

凡藥皆可煮飲,獨當歸言煮汁飲之者,以中焦取汁變化而赤,則為血。當歸滋中焦之汁以養血,故曰煮汁。謂煮汁飲之,得其專精矣。《本經》凡加別言,各有意存,如術宜煎餌,地黃作湯,當歸煮汁,皆當體會。

白術,作煎餌者,言白術多脂,又治脾土之燥,作煎則味甘溫而質滋潤,土氣和平矣。若過於炎燥,則止而不行,為便難脾約之證。白術作煎餌,則燥而能潤,溫而能和,此先聖教人之苦心。

地黃入土最深,性唯下行,作湯則助其上達。

——清·張志聰《本草崇原》

當歸。味苦、辛,微溫,入足厥陰肝經。養血滋肝,清風潤木,起經脈之細微,回肢節之逆冷,緩裡急而安腹痛,調產後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產婦之大腸,奔豚須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溫經最效。

——清·黃元禦《長沙藥解》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酒制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等。

藥材鑒別要點

藥材略呈圓柱形,長15~25cm,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多彎曲。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樣突起。根頭(歸頭)直徑1.5~4cm,具環紋,上端圓鈍或具數個明顯突出的根莖痕,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粗短,表面凹凸不平,具橫長皮孔樣突起;支根(歸尾)直徑0.3~1cm,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少數鬚根痕。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飲片鑒別要點

飲片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黃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平坦,有裂隙,中間有淺棕色的形成層環,並有多數棕色油點,香氣濃郁,味甘、辛、微苦。

拓展閱讀

——中藥鑒別專用術語

歸頭、歸身、歸尾、全歸,為商品中藥材對當歸各個部位的別稱。

【歸頭】指當歸的根頭部,即短縮的根莖和根的上端。

【歸身】指當歸的主根。

【歸尾】指當歸的鬚根。

【全歸】指當歸的全體,即歸頭、歸身、歸尾的全部。

拓展閱讀

——張仲景當歸處方15張

當歸散(《金匱要略》方):當歸、黃芩、川芎各一斤,白術半斤。治療妊娠胎動不安,產後虛弱,惡露不盡等。

膠艾湯(《金匱要略》方):即“芎歸膠艾湯”“膠艾四物湯”。當歸三兩,川芎二兩,阿膠二兩,艾葉三兩,甘草二兩,幹地黃六兩,芍藥四兩。治療崩漏不止,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腹中痛,胎動不安,或產後下血,淋漓不盡等。

當歸貝母苦參丸(《金匱要略》方):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治療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等。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方):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炙甘草、通草(現今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治療血虛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脈細欲絕者,或血虛寒凝而致之月經不調、脘腹冷痛、寒入絡脈等。

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要略》方):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治寒疝腹痛,脅痛裡急,及產後腹痛。

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方):當歸三兩,芍藥一斤,川芎三兩,白術四兩,茯苓四兩,澤瀉半斤。治婦人妊娠雜病諸腹痛。

張仲景當歸用量情況:當歸方共15方,三兩為多,最小一兩。用於養血散寒諸方中均為三兩,用於丸、散劑諸方均為一兩。現今用量10~15g。

臨床應用

注意事項

★當歸自《神農本草經》始,時至今日,其品種、入藥部位、臨床性效等均未發生變化,為中藥品種沿襲理論的代表品種。注意學習《本經》對當歸的記載和現今統編教材的論述。

★《本經》未載當歸“生血、行血”。但當歸滋潤通和,能使陰氣流通,陽氣不亢,則血可行也。當歸與黃芪聯用名“當歸補血湯”,能挽救垂危於頃刻;當歸與地黃合用,治療婦人百病,諸血不足:當歸與川芎聯用,名“佛手散”,治療胎動不安,疼痛子死腹中;當歸與地黃、川芎、白芍合用,名“四物湯”,為肝經調血之專方;當歸與黃芩、白芍、川芎、白術合用,名“當歸散”,為安胎聖藥,婦人妊娠宜常服之。

★臨床藥師應注意當歸飲片品質標準和鑒定要點,特別是與同科屬飲片前胡、獨活等的對比鑒別要點。要對飲片供應商提出當歸飲片品質要求。

醫籍論選

當歸,主治咳逆上氣者,心腎之氣上下相交,各有所歸,則咳逆上氣自平矣。治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者,助心主之血液從經脈而外充於皮膚,則溫瘧之寒熱洗洗然,而在皮膚中者,可治也。治婦人漏下絕子者,助腎臟之精氣從胞中而上交於心包,則婦人漏下無時而絕子者,可治也。治諸惡瘡瘍者,養血解毒也。治金瘡者,養血生肌也。

凡藥皆可煮飲,獨當歸言煮汁飲之者,以中焦取汁變化而赤,則為血。當歸滋中焦之汁以養血,故曰煮汁。謂煮汁飲之,得其專精矣。《本經》凡加別言,各有意存,如術宜煎餌,地黃作湯,當歸煮汁,皆當體會。

白術,作煎餌者,言白術多脂,又治脾土之燥,作煎則味甘溫而質滋潤,土氣和平矣。若過於炎燥,則止而不行,為便難脾約之證。白術作煎餌,則燥而能潤,溫而能和,此先聖教人之苦心。

地黃入土最深,性唯下行,作湯則助其上達。

——清·張志聰《本草崇原》

當歸。味苦、辛,微溫,入足厥陰肝經。養血滋肝,清風潤木,起經脈之細微,回肢節之逆冷,緩裡急而安腹痛,調產後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產婦之大腸,奔豚須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溫經最效。

——清·黃元禦《長沙藥解》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