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穴位按摩緩解臉黃長斑

人的“面子”問題和臟腑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 臉色發黃一般跟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有關。 而不管是氣血還是脾胃, 都與肝臟有著密切的關係。

肝主藏血, 肝血不足臉色就不紅潤。 肝血不足或肝火過旺還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功能, 使氣血化生不足, 同樣會影響到臉。

生活中, 臉色發黃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壓力大、心情鬱悶的人, 而中醫認為肝氣鬱結是造成心情不暢的重要原因。 肝氣鬱結會使氣血瘀滯, 臉色也會發黃。 有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女性, 遇到事情總是悶在心裡不說, 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感到胸悶、不想吃東西、肚子脹, 甚至經常打嗝、歎氣, 臉色也慢慢變得暗沉發黃, 有的人甚至還會長出色斑。 這種斑中醫稱“肝斑”, 因為長斑的原因在於肝氣鬱結。

肝經不順的人會經常生悶氣而殃及“面子”。 肝經的路線從足至頭, 行經面部, 肝經不通, 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

臉色也會慢慢變黃。

那麼, 臉黃、長斑如何調理?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摩行間穴。 它是肝經上的穴位, 位於足背側, 在腳的拇指和第二趾之間, 能幫助打通肝經, 疏肝理氣, 調暢氣機, 特別適合肝鬱氣滯或肝火旺的人。 臉色發黃的女性常按此穴,

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 肝病患者按摩行間穴也能疏通肝經, 調暢氣血, 改善肝功能, 緩解病情。

按摩時, 用大拇指點按行間穴3 分鐘, 稍微用力, 以感覺壓痛為度。 也可以光腳, 用一隻腳的拇指去踩另一隻腳的行間穴。

此外, 常按天容穴也可解除煩悶, 蕩滌氣機, 使臉部肌膚紅潤有光澤。 天容穴位於頸外側部、下頜角的後方, 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凹陷處。 按摩時, 可以用雙手中指的指腹作環狀按揉, 也可以艾灸。

摘自:大河健康報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 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 只專注中醫領域。 【社區】以醫會友, 廣交天下同道。 【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 提升醫患互動, 創建自己的工作室。 【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

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 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