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冒政府網站!安徽32家網站被依法清理

我省加大對假冒政府網站的查處力度, 截至4月24日, 共依法清理32家假冒政府網站。

近期, 省網信辦會同省政府辦公廳、省公安廳和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 通過技術監測、安全檢查、線民舉報等多種途徑, 查實32家網站冒用“滁州市交通運輸局”等政府部門名稱。 其中, 假冒的“甯國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網”“滁州市交通運輸局網”“滁州市交通運輸管理處網”3家網站, 盜用地方政府部門網站名稱, 違規提供虛假證書查詢和個人資訊收集;假冒的“信用安徽網”“省商務廳網”等29家網站, 違規發佈大量虛假資訊, 誤導線民,

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目前, 這32家假冒政府網站已被全面清理, 依法停止其互聯網接入服務。

省政府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假冒政府網站嚴重干擾網上資訊傳播秩序, 損害政府部門形象和公信力, 危害群眾利益。 各級各類政府網站發現被假冒後, 要及時舉報並發佈聲明, 提醒群眾提高警惕, 謹防上當受騙。 省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網站運營者要增強依法辦網意識, 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依法依規從事互聯網資訊服務。 省網信辦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加大查處假冒政府網站力度, 堅決打擊各類網上違法違規行為。 歡迎社會各界, 廣大線民據實舉報。

安徽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平臺:

網址:http://www.ah12377.cn

電話:0551-62609135

郵箱:anhuiwxjb@163.com

新聞多一點

和真實官網相比, 假冒網站網址極度相似, 名稱、頁面、排版雷同。 而且, 假冒網站通過釣魚手段套取公民個人隱私資訊、盜刷或騙取真金白銀、損害官方網站聲譽及公信力, 造成的社會危害相當大。

根據安全聯盟舉報中心資料顯示,

各類假冒政府網站廣泛地存在於互聯網中, 通過短信、二維碼、網頁彈窗、搜尋引擎、微信朋友圈等大量傳播。 其慣用詐騙手段為銷售偽造認定證書、竊取個人資訊、發佈虛假消息牟利、假借中央部委名義監督實則敲詐勒索、一體化偽造網上政府詐騙企業財產等。

普通線民該如何辨別政府網站的真實性呢?

1、查詢網站備案資訊:

《非經營性互聯網資訊服務備案管理辦法》規定, 未經國家機關單位許可備案, 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資訊服務。 線民可前往工信部ICP/IP位址/功能變數名稱資訊備案系統查詢:http://www.miitbeian.gov.cn/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

若一個政府網站沒有備案資訊, 則幾乎可以確定該網站是假冒的。 已備案的網站在其底部會顯示備案號,

若查詢顯示主辦單位為個人而非對應的政府或事業單位, 尤其需要注意。

2、查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網站標識:

《政府網站發展指引》要求, 政府網站主辦單位向編制部門提交加掛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申請。 打開一個政府網站, 在網頁最下方有一個盾牌標誌, 紅色標注黨政機關, 藍色標注事業單位, 如果網站沒有掛標, 需要謹慎訪問。

3、查看網站功能變數名稱:

《政府網站發展指引》明確指出, 政府網站要使用以.gov.cn為尾碼的英文功能變數名稱和符合要求的中文功能變數名稱, 不得使用其他尾碼的英文功能變數名稱。 如果網站功能變數名稱不符合規範, 線民需要慎重訪問。

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政府網站功能變數名稱及相關標識卻未按相關檔的要求規範建設、管理網站。 2018年初,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資訊與政務公開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 結果顯示, 仍有部分政府網站在使用“.com”為尾碼, 網站網頁底部功能區未列明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網站標識碼、ICP備案編號和公安機關備案標識。 還有部分政府單位將網站建設工作外包,以至於備案資訊直接顯示為外包企業或人員。以上種種不規範的現象讓普通民眾在識別訪問政府網站時一片混亂。

某地人事考試中心網站仍違規使用.com功能變數名稱

還有部分政府單位將網站建設工作外包,以至於備案資訊直接顯示為外包企業或人員。以上種種不規範的現象讓普通民眾在識別訪問政府網站時一片混亂。

某地人事考試中心網站仍違規使用.com功能變數名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