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歲男孩從老家來父母身邊第二天15樓墜亡 為什麼悲劇總重演?這些安全隱患要排除

都市快報

作者:首席記者 蔣大偉 文/攝 編輯李師禮

4月28日傍晚, 杭州城東德信東望社區, 一個5歲男孩從15樓陽臺墜落, 最終因傷勢過重沒救回來。 醫院搶救室外, 孩子母親大哭說, 以前看到這樣的新聞都覺得很難過, 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據一些目擊的鄰居講, 當時孩子爬出陽臺, 並沒有馬上墜落, 而是站在窗臺外的平臺上, 樓下不少人看到朝樓上喊, 叫孩子別亂動。 14樓業主聽到聲響, 走到陽臺探出窗外, 看到樓下人用手往上指, 抬頭朝上看時, 孩子突然從陽臺邊掉了下來, 14樓業主伸手去抓, 一把抓住孩子的衣服,

孩子還是掉了下去。

昨天我從警方瞭解到, 孩子父母都是衢州開化人, 在杭州做生意, 平時孩子放在老家, 因為想念孩子, 27日爸爸把他接到杭州一起過五一, 誰知道第二天就出事了。

我從社區物業瞭解到, 這對夫妻是租住在這裡的, 當時爸爸有事出去一下, 孩子一個人在家。

類似的兒童墜樓杭州每年都會發生好幾起, 算上前天的, 最近兩個月已經有至少4例。

4月14日, 蕭山春和錢塘社區, 一個小男孩從七樓家中墜落, 送醫搶救無效離世。

3月9日, 下沙幸福雅苑, 一個6歲小女孩墜樓, 受傷非常嚴重。

3月4日, 凱旋路某社區, 外婆外出買菜, 兩歲半的外孫從4樓視窗墜落, 全身多處骨折。

作為新聞工作者和兩個年幼孩子的父親,

我一直在想, 為什麼類似意外年年不斷, 但悲劇總在重演?

為什麼沒包陽臺沒裝防護欄?安全措施應該儘量完善但完全沒漏洞不現實

昨天上午, 德信東望社區出事的單元樓下綠化帶拉著警戒線, 草地上擺著一束白色鮮花, 不時有路過居民指著綠化帶裡砸出的大坑, 搖頭歎氣。

在孩子墜落的草坪上, 有人放了一束鮮花。

社區樓下, 不少陪孩子玩耍的家長感歎, 如果包了陽臺, 門窗關著, 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我順著一位鄰居的手指望上去, 出事單元樓南側陽臺一共16層, 沒包陽臺的有兩戶, 包括15樓這家。

出事的這幢樓大部分人家都包了陽臺

社區物業張經理說, 根據物業規定, 樓盤交付後要確保外立面統一, 原則上陽臺不能包, 也不能裝防盜窗和隱形防盜窗, 但許多業主提出一定要包陽臺, 物業對全體業主徵詢意見, 得到一半以上業主同意, 物業允許業主在統一規格、顏色和外觀的前提下包陽臺。

張經理說, 業主包陽臺主要出於幾點:一是封閉陽臺可以增加實際使用面積, 有的業主把陽臺當成書房或者玩具房。 二是減少灰塵和噪音, 三是為了安全。

我發現, 就算包了陽臺, 也並非絕對安全, 因為護欄高度基本沒變, 很多墜樓都是孩子搬了凳子爬出窗外, 包了陽臺他們依然能爬, 除非把窗戶全都關緊。

我問了社區幾位有孩子的家長,

他們說當初都考慮過防護欄或隱形防盜窗, 但最後都沒裝, 一是不允許裝, 二是感覺不好, 跟籠子一樣, 三是曬衣服是個麻煩, 朝南陽台還有個功能, 就是把衣服晾出去。

大部分孩子墜樓時家裡都沒有大人對年幼兒童的看護意識非常重要

杭州警方梳理過各種意外墜樓事件, 其中兒童墜樓案例很多。

兒童墜落事故中, 暑期和週末雙休日是高發時期, 下午和傍晚是高發時段。 4-6歲是高發年齡。

男孩占7成以上, 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還有常年不在父母身邊的“小候鳥"。

杭州警方分析, 外來務工人員工作一般比較忙, 往往會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

大多數兒童墜樓時監護人都不在家。 那些常年不在父母身邊的“小候鳥", 在農村住慣了平房,剛到大城市對什麼都很好奇,父母也沒來得及對他們做安全提醒和教育。

昨天我在社區和一些家長聊天,不少人表達了看法:安全隱患應該儘量少一點,但不論陽臺有沒有封、防護欄有沒有裝,都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爬窗臺去找大人?一定要提前對孩子做足安全教育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1歲一個3歲。昨天我跟編輯打電話討論這起事故時,3歲的兒子剛好在身邊,聽完我通完話,他一臉驚恐看著我,問,有人從樓上摔下來摔死了嗎?我說是的。他又問,為什麼從樓上摔下來?我說因為爬上了陽臺,不小心掉下去了。突然,兒子嗓門很大地說,不能這樣,太危險了!

平時我總會教育他遠離陽臺,特別是不能爬護欄,也不許在陽臺邊踩上凳子和桌子。有一次我把他抱到窗邊,告訴他如果從5樓掉下去,會摔得很疼很疼,他問有多少疼,我說比打針疼得多,從那以後,他好像從沒靠近過陽臺護欄。

昨天我也問了身邊一些帶孩子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各有各的辦法。

章女士:不要抱孩子在窗臺邊說樓下有個什麼好玩的,爸爸回來了,哪個小朋友在騎車等等,不要讓他覺得從窗臺出去能找到家人,能看到好玩的東西,一定要灌輸他,家裡只有門才能找到人,陽臺外面很危險,而且什麼都沒有。

曹先生:我兒子今年4歲,我發現孩子天生就有點逆反,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好奇,比如我不讓他進廚房,他就總是在我做飯的時候故意溜進來。有一次我倒了一杯60℃的熱水,把他小手指貼住玻璃杯幾秒鐘,他一下就叫了起來,然後我告訴他,這就是熱水,要是進廚房不小心打翻了,手會一直這樣燙下去,他再也不敢在我做飯的時候進廚房了。所以安全教育除了灌輸,還要給孩子一些實際體驗。

王女士:我和老公都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經常加班,有時候我在書房加班,只能讓6歲半的女兒在客廳或她的房間獨自待著。為了確保孩子安全,我每隔15分鐘就會走出來看一下,提前把所有窗戶鎖扣關上,給孩子放一些她喜歡的動畫片,這樣可以暫時拴住孩子的心,避免她亂跑亂動。

吳先生:我平時對兒子比較寵,都是笑呵呵的,但安全的事沒有半點玩笑可以開。有一次我去幼稚園接他放學,他從幼稚園一出來就跑上門前一條小馬路,我怎麼喊都不聽,這時剛好一輛汽車開過來,我趕緊沖上去抱住他。回家以後我口氣很凶地說了他,並且罰他不能吃晚飯。還有一次他用筷子戳插座開關,我也是嚴厲訓斥。孩子還是懂得我們的底線的,嚴厲制止過的事情,他基本不會再做。

彭先生:兒子小時候很皮,不知道天高地厚,喜歡爬窗臺,我覺得這樣不行,有一次就買了個西瓜,當著他的面,從窗臺丟下去,看著西瓜摔得粉碎,我說如果爬出去就和這個西瓜一樣,他嚇壞了,再也沒爬過窗臺了。

……

我發現,幾乎每一起兒童墜樓,都離不開安全措施、看護意識和安全教育這三個環節,悲劇發生時,三個環節往往同時缺失。任何一環不出問題都極可能不會發生——當然最好每一環都不出問題。家有年幼孩子的家長,預防措施也應該從這三個環節下手:排查家裡的安全隱患,再三教育孩子哪些行為危險,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屋裡。

都市快報首席記者 蔣大偉 文/攝

在農村住慣了平房,剛到大城市對什麼都很好奇,父母也沒來得及對他們做安全提醒和教育。

昨天我在社區和一些家長聊天,不少人表達了看法:安全隱患應該儘量少一點,但不論陽臺有沒有封、防護欄有沒有裝,都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爬窗臺去找大人?一定要提前對孩子做足安全教育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1歲一個3歲。昨天我跟編輯打電話討論這起事故時,3歲的兒子剛好在身邊,聽完我通完話,他一臉驚恐看著我,問,有人從樓上摔下來摔死了嗎?我說是的。他又問,為什麼從樓上摔下來?我說因為爬上了陽臺,不小心掉下去了。突然,兒子嗓門很大地說,不能這樣,太危險了!

平時我總會教育他遠離陽臺,特別是不能爬護欄,也不許在陽臺邊踩上凳子和桌子。有一次我把他抱到窗邊,告訴他如果從5樓掉下去,會摔得很疼很疼,他問有多少疼,我說比打針疼得多,從那以後,他好像從沒靠近過陽臺護欄。

昨天我也問了身邊一些帶孩子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各有各的辦法。

章女士:不要抱孩子在窗臺邊說樓下有個什麼好玩的,爸爸回來了,哪個小朋友在騎車等等,不要讓他覺得從窗臺出去能找到家人,能看到好玩的東西,一定要灌輸他,家裡只有門才能找到人,陽臺外面很危險,而且什麼都沒有。

曹先生:我兒子今年4歲,我發現孩子天生就有點逆反,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好奇,比如我不讓他進廚房,他就總是在我做飯的時候故意溜進來。有一次我倒了一杯60℃的熱水,把他小手指貼住玻璃杯幾秒鐘,他一下就叫了起來,然後我告訴他,這就是熱水,要是進廚房不小心打翻了,手會一直這樣燙下去,他再也不敢在我做飯的時候進廚房了。所以安全教育除了灌輸,還要給孩子一些實際體驗。

王女士:我和老公都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經常加班,有時候我在書房加班,只能讓6歲半的女兒在客廳或她的房間獨自待著。為了確保孩子安全,我每隔15分鐘就會走出來看一下,提前把所有窗戶鎖扣關上,給孩子放一些她喜歡的動畫片,這樣可以暫時拴住孩子的心,避免她亂跑亂動。

吳先生:我平時對兒子比較寵,都是笑呵呵的,但安全的事沒有半點玩笑可以開。有一次我去幼稚園接他放學,他從幼稚園一出來就跑上門前一條小馬路,我怎麼喊都不聽,這時剛好一輛汽車開過來,我趕緊沖上去抱住他。回家以後我口氣很凶地說了他,並且罰他不能吃晚飯。還有一次他用筷子戳插座開關,我也是嚴厲訓斥。孩子還是懂得我們的底線的,嚴厲制止過的事情,他基本不會再做。

彭先生:兒子小時候很皮,不知道天高地厚,喜歡爬窗臺,我覺得這樣不行,有一次就買了個西瓜,當著他的面,從窗臺丟下去,看著西瓜摔得粉碎,我說如果爬出去就和這個西瓜一樣,他嚇壞了,再也沒爬過窗臺了。

……

我發現,幾乎每一起兒童墜樓,都離不開安全措施、看護意識和安全教育這三個環節,悲劇發生時,三個環節往往同時缺失。任何一環不出問題都極可能不會發生——當然最好每一環都不出問題。家有年幼孩子的家長,預防措施也應該從這三個環節下手:排查家裡的安全隱患,再三教育孩子哪些行為危險,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屋裡。

都市快報首席記者 蔣大偉 文/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