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揭秘手術臺丨支架原來是這麼放進心臟的!「冠心病系列之33」

當我們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時, 如果發現冠脈血管狹窄超過了70%, 再結合患者的症狀及斑塊的穩定性等因素, 醫生會給出是否需要植入支架的建議。

一般情況下支架植入會在冠脈造影後即刻進行, 因此, 患者和家屬應儘量在此之前決定好是否同意置入支架, 以避免二次手術帶來的損傷及經濟負擔。

那麼, 所謂支架植入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支架植入

1

鋪好運送軌道

手腕

還記得下圖左上這個鞘管嗎?支架也是通過它送入心臟的。

手上的血管和心臟是相通的, 但是離心臟還有一段距離, 這之間需要搭一座橋, 也就是導絲導管。

導絲導管從手腕上的切口, 順著血管通入心臟, 到達血管狹窄處, 這時, 運送支架的“軌道”就鋪好了。

2

送入球囊, 擴張狹窄處

撐開血管

狹窄的血管內壁是凹凸不平的, 如果直接將支架鋪在上面, 支架不能完美的撐開, 血管仍會遺留不同程度的狹窄,

留下的縫隙還會增加血栓風險。

因此, 我們要用到一個叫做球囊的裝置, 把狹窄的部位先擴張一下, 這個操作稱之球囊擴張。

球囊就像一個癟氣球, 通過導絲送達狹窄血管處, 快速充氣後如同氣球鼓起來, 撐開狹窄處, 再快速放氣撤出。

這時血管的狹窄就能明顯減輕了, 變化如下圖:

這時大家肯定會問了, 血管都通了為什麼還要放支架?

研究表明, 單純球囊擴張後的血管“暢通”都是暫時的, 狹窄處的斑塊仍然存在, 隨著血管的彈性回縮, 會再次堵塞。

所以, 我們需要放進一個支架加固一下, 防止血管回縮。 如果採用藥物塗層支架, 還可以釋放抑制血管內皮增殖的藥物, 從而大大減少再次狹窄的發生。

3

送入支架+球囊

送入支架

所謂支架, 就如同一個網狀的空管, 在體外時也是收縮狀態的, 內部還有一個癟著的球囊。

就像剛才送球囊一樣, 這次是運送支架+球囊。 沿著鋪設好的導絲軌道到達指定位置後, 快速充氣, 球囊擴張帶動支架擴張。

放氣後撤出癟了的球囊, 而擴張開的支架就會牢牢的貼在血管壁上了。

再過上數月, 支架就會被血管內皮包裹, 成為血管的一部分。

4

支架前 VS 支架後

對比

最後,再來個實例——支架前和支架後。

先來看看支架前:

再看看支架後,是不是好多了?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覺得心臟支架植入並不複雜了?

“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精彩閱讀之冠心病系列:

4

支架前 VS 支架後

對比

最後,再來個實例——支架前和支架後。

先來看看支架前:

再看看支架後,是不是好多了?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覺得心臟支架植入並不複雜了?

“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精彩閱讀之冠心病系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