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銀泰商業陳曉東:所有的零售要素都會被新零售重構

新零售正是降低零售系統中混亂程度的關鍵。 資料作為經濟生態裡的新能源, 正與互聯網技術共同驅動或替換掉零售鏈路中的所有要素, 從而降低系統內的混亂, 提升效率。

4月23日, 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的“打造商業信生態”專場上, 銀泰商業集團執行董事兼CEO陳曉東出席並演講。 他提出, 新零售解決的是零售系統中的核心問題——因混亂而造成的低效, 所有的零售要素都會被新零售重構。

他提到目前的零售業核心的問題, 是隨著系統資料的持續輸入, 混亂程度在不斷增加, 即“熵增”。 這導致本應由零售商來承擔的業務環節, 也因為“熵增”而不得不外包出去。

新零售正是降低零售系統中混亂程度的關鍵。 資料作為經濟生態裡的新能源, 正與互聯網技術共同驅動或替換掉零售鏈路中的所有要素, 從而降低系統內的混亂, 提升效率。

隨著對顧客單人、商品單品的識別能力的提升,

人和貨的匹配會越來越有效率, 屆時無效庫存會降低, 也沒有混亂低效的行銷手段, 這之後便是“中批量柔性化定制”的新製造。 屆時, 哪些零售要素仍能給消費者帶去價值, 哪些要素能被整合進新零售閉環中, 值得我們去思考。

以下為陳曉東發言摘編:

我只講一個字:熵。 熵是一個封閉體系的混亂程度的表示, 而且在一個封閉的體系裡邊, 如果沒有持續的能量輸入, 熵是會不斷增加的, 就是我們說的熵增。

大道相通, 其實零售業也是一樣。 零售業尤其是零售裡邊的百貨業, 隨著系統裡邊資料在不斷地輸入, 它的混亂程度在增加。 增加了以後大家也有辦法, 怎麼辦呢?把一些環節外包出去。 最簡單的,

現在掃地肯定不掃了;給了保潔公司了, 保安也給了保安公司了;最好玩的是大家把售貨這個環節外包給了導購員了。 零售的一個重要環節—“選貨”外包給了供應商了。 定價體系也不在自己這裡。

這種狀態其實跟零售差距是很大的, 它的起因是因為在這麼一個封閉系統裡邊, 如果沒有持續的能量輸入, 它就會變得熵增。 這個封閉體系最後變成什麼了呢?變成不是零售業務了, 而是零售基礎設施業務。

大家討論新零售, 說新零售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新零售解決的是原來零售系統裡邊核心根本的效率提升的問題。 效率提升也就意味著裡邊的混亂程度被減少, 這個混亂程度在連鎖的情況下, 在單人可識別的情況下,

如果沒有資料的輸入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是沒辦法應付如此複雜的系統的。

聽說有人討論新零售是什麼定義, 我們不說定義。 我們因為在這個行業裡,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產業佈局的情況。 有一點是肯定的, 所有的零售要素在這一次的新零售的發展當中是會被重構的。 所謂的重構, 你得先看自己是不是要素。

大家想一想零售終局的樣子。 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 誰一定會存在?消費者。 還有誰一定會存在?像設計、製造為一體的生產商、品牌商會存在。 而中間的這個鏈條, 顯著地會被資料所驅動, 甚至會被資料所替代。 因為所有的顧客都單人可識別了, 他的畫像會越來越精准;所有的內容全被單品可識別了,

他的畫像也會越來越精准。 之後的匹配, 好似AI比我更有效率。 到那時的零售, 沒有了“熵”, 還會有“商”嗎?

這就是馬老師講的“五新”裡邊的最後一個新能源, 新能源其實是資料, 是資料在整個經濟生態裡邊的應用, 它會給所有的經濟體注入新的能源, 這種新的能源會使所有封閉體系裡的混亂程度降低。 在全中國, 行業平均標準, 服裝是有30%左右的庫存是無效庫存。 菜鳥當時在做籌備的時候, 其實有一個偉大的理想, 希望今後沒有庫存, 讓這種無效的庫存降低到最小程度, 甚至是零。 這個其實是現在的商場裡邊最混亂的其中的一部分, 全品。 我聽說中國所有襯衣生產廠商全停產, 每位中國人, 按照現在的消費, 好像一兩年都不會缺襯衣穿。

在存貨上是這樣,定價體系何嘗不是這樣?現在的零售都是拍腦門,說今天要降價,明天要促銷,降多少、促多少?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把那些高性價比的東西推薦給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有時候也會對著那些性價比要求比較低、價格敏感度低的這些顧客去做促銷,這不也是一種混亂嗎?這些混亂今後會被資料明顯地改善,改善了以後,其實就是排在新零售之後的新製造。

新製造是根據顧客的畫像,通過資料的推動,去完成中批量的柔性化的定制。如果到了那個程度,大家想一下,還會有緩制庫存嗎?如果到了那個狀態,中間還需要你做零售嗎?所謂的士、農、工、商的“商”,它是有價值增加的,如果在你這個環節已經沒有給消費者可以帶來價格增加、價值增加,你怎麼會產生價格呢?

當然我們現在努力在做新零售,但是最後這個零售商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可以共同探討。尤其在新零售實現的時候,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這些所謂的零售的要素,有哪些會被重構到那個新零售的閉環裡?這是我們的理想。

好像一兩年都不會缺襯衣穿。

在存貨上是這樣,定價體系何嘗不是這樣?現在的零售都是拍腦門,說今天要降價,明天要促銷,降多少、促多少?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把那些高性價比的東西推薦給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有時候也會對著那些性價比要求比較低、價格敏感度低的這些顧客去做促銷,這不也是一種混亂嗎?這些混亂今後會被資料明顯地改善,改善了以後,其實就是排在新零售之後的新製造。

新製造是根據顧客的畫像,通過資料的推動,去完成中批量的柔性化的定制。如果到了那個程度,大家想一下,還會有緩制庫存嗎?如果到了那個狀態,中間還需要你做零售嗎?所謂的士、農、工、商的“商”,它是有價值增加的,如果在你這個環節已經沒有給消費者可以帶來價格增加、價值增加,你怎麼會產生價格呢?

當然我們現在努力在做新零售,但是最後這個零售商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可以共同探討。尤其在新零售實現的時候,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這些所謂的零售的要素,有哪些會被重構到那個新零售的閉環裡?這是我們的理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