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學家研發“濃縮晶片” 半小時可測出癌症

中國臺灣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任春平研發“納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 只需少量血液, 就能在30分鐘內檢測是否含有癌症特定的蛋白, 這項技術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任春平表示, 民眾罹患癌症時, 體內就會出現比較大量的特定蛋白, 也叫做腫瘤標記;蛋白質無法像DNA可以複製, 在血液中的數量少, 往往到了癌症中、後期才會大量顯現, 若透過血液檢測發現, 大都為時已晚。

中正大學今天發佈新聞, 任春平研發“納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則可在血液中只有少量癌症蛋白時, 就能及早檢測出罹癌。 而一般醫院癌症篩檢, 需至少一天時間進行不同試劑的測試, 晶片只需5微升的血液、尿液, 約30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任春平指出, “納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花費將近5年研發完成, 已發表於國際期刊《Biomicrofluidics》, 將來也可應用在多重疾病檢測。

這顆晶片擁有低電壓的特性,

未來即將發展掌上型醫療裝置, 任春平說, 透過跨國合作開發小型電路板, 只需要36伏特電壓, 像是電池或家庭用電都能輕易使用與檢測。

任春平表示, 這項研發技術, 目前除了尋求有合作意願的廠商或醫療業者外, 更與俄羅斯團隊合作, 對阿茲海默症展開為期3年的計畫, 未來將針對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元兇之一的類澱粉蛋白進行檢測與應用, 盼能搶得治療先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