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著理財,不要讓自己有太多軟肋

人生中的某個階段, 我是羞于談錢的, 覺得太俗太低級。

現在想來, 那個時候, 自己衣食也算無憂, 周邊沒有太大的壓力, 自己對人生也沒有規劃,

眼下最關心的是電視劇裡的女主角能不能跟男主角在一起, 最在意的是考試的老師能不能手下留情給我個六十分萬歲。

因為沒有人給我任何理財上的指導, 所以畢業後我對攢錢也沒什麼概念, 對賺錢也沒有太大的欲望, 覺得月光逍遙快活。

直到有一天, 我吃壞了東西半夜叫救護車進了醫院, 醫生建議住院幾天。

想到父親前幾天剛剛動了個小手術用了一筆錢, 現在父母應該不會太寬裕, 再想到自己已經畢業工作, 沒有補貼家裡反倒還要繼續向父母伸手要錢, 實在是難以啟齒, 只能瞞著不告訴父母自己生病的事。

我翻了連絡人, 始終不知道該打給誰好, 不好意思張口讓別人捨棄工作過來照顧我幾天,

更不好意思開口問別人借錢看病。

2、

我跟醫生說, “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處理, 你開一下藥吧, 我不住院。 ”

出院之後的那幾天, 我處處感覺到沒錢寸步難行, 連請假都生怕會被扣工資, 不敢多休息幾天。

那一年過年回家, 家裡面歲數稍長得女孩子們,

有男朋友的或者有存款的, 看上去底氣十足。

沒有高薪工作, 沒有固定積蓄, 沒有男朋友的, 則趕場似的參加一場又一場相親, 急於把自己推銷出去。

我突然意識到, 一個女孩子, 到了快三十而立之年, 沒有一個可以結婚的物件, 會成為家裡的心頭大患。

這還不算最糟糕的。

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在一個喜歡的地方, 付不起一套房子的首付, 甚至買不起一件喜歡的衣服或像樣的傢俱。

這就糟糕透了。

我突然對生活有了畏懼心, 對錢有了渴望。

男人能不能遇到合適的, 很多時候還要看天意。 有沒有理財的意識, 要不要攢錢, 這個主動權可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3、

在這之後, 我開始有意識的每月強制儲蓄。

然後我意識到光靠節源是不夠的。 我得學會開流。

所謂的開流, 就是挖掘自己的天賦, 利用工作之餘, 做個斜杠青年, 有一筆額外的收入。

或者努力提升自己, 讓自己更有價值, 然後升職加薪。

剛開始會比較痛苦, 覺得處處受限, 不能肆意揮霍了。

後來會漸漸喜歡上這樣的生活。 因為銀行卡上的數額越大,

心裡的底氣越足。

自己的能力越強, 氣場也變得不一樣了。

所以, 你如果不是拆遷分到了一筆鉅款, 如果不是家裡有個工廠等著去繼承, 應該學著理財, 學者經營自己, 應該不羞於遮掩自己對錢的欲望, 不得過且過。

相信多年之後, 你一定會感激這樣的自己。

畢竟, 未來的風雨那麼多, 錢多一點, 終歸好過一些。

希望你能在這個年紀, 開始愛錢, 學著理財, 不要讓自己有太多軟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