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中海騎士傳奇

新媒體編輯|李雨欣 撰文|李溱 攝影|陳陽

馬爾他, 這個小巧的島國, 讓我目眩神迷。 太多國家爭先恐後地在這裡留下印記, 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 每一道城牆都密而不語, 歷史愛好者一定會狂熱地愛上這裡。

△馬爾他位於地中海中央的幾座島嶼上, 因而被稱為“地中海”的心臟。

瓦勒他:每塊地磚都是一名騎士的墓碑

它(瓦勒他), 馬爾他的首都, 他(瓦勒他), 騎士團的首領。 如果一座城, 以一個人的名字命名, 你一定能想像出, 他與它之間生死相依的期許。

△首都瓦勒他和三城市隔水相望, 小船是來往之間的水上的士。

瓦勒他是一座真正的騎士之城, 城裡一座座白色石頭房子, 都是用島上特有的石灰石建造的。 這種石灰石剛被開採出來時, 甚至比豆腐還柔軟, 被太陽曬久了, 就會變得堅硬如鐵, 甚至連鋼釘都很難被嵌入, 這種決絕的性格, 就像騎士那顆勇敢堅韌的心。

△馬爾他的建築是一統天下的淡土黃色, 由島上特有的石灰石建築而成。

城中的聖約翰大教堂是馬爾他騎士傳奇開始的地方。

教堂裡每塊長2米、寬1米, 鑲嵌著黃金的地磚下, 都埋著一名曾經策馬持劍的騎士。 400多塊地磚, 400多名騎士, 每塊地磚都是一名騎士的墓碑, 瓦勒他就位於其中。

“馬爾他大圍攻”這場戰役發生在1565年, 彼時, 馬爾他的領袖, 就是聖約翰騎士團的第六任首領瓦勒他。

那一年, 奧斯曼帝國圍攻馬爾他, 想借助它為跳板踏上歐洲。 48000人的精銳部隊對峙500人的騎士團、4000多名馬爾他居民, 以及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的3000名雇傭軍。 騎士們經過3個月的浴血奮戰, 終於守住了馬爾他, 在某種程度上, 甚至可以說保護了整個歐洲文明。

從此, 奧斯曼帝國不敗的神話被終結, 騎士團和馬爾他緊緊相連。 。

三城市:守護騎士的耳目

各種文明的風暴在這個小島國上吹來吹去,

每一段卻又支離破碎, 但是它們最終成為馬爾他傳奇的組成部分。 最著名的傳奇, 當屬“三城市”。

在當權者眼中, 馬爾他是一位驕傲的公主, 貌美如花, 還擁有無比誘人的嫁妝, 誰娶到她, 就拿到了歐洲十字路口的王者之位。 於是乎, 土耳其的蘇萊曼大帝、法國的拿破崙、義大利的墨索里尼, 都對她垂涎三尺。

11世紀, 教皇終於如願以償。 只是聖城一時眾生塗炭, 軍隊潰不成軍, 醫院騎士團應運而生。 不過, 手術刀怎比得上兵器威風, 騎士們最終高舉戰旗, 幾經輾轉, 落腳馬爾他。

16世紀, 一直庇護著馬爾他的西班牙, 懶得和土耳其人糾纏, 於是跟騎士團說, 給我一隻馬爾他鷹(一個馬爾他鷹幣)做聘禮, 馬爾他公主就嫁給你啦。從那一刻起,馬爾他公主就冠以了騎士之姓。

儘管如此,馬爾他還是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騎士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守護它。三城市敏感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永遠站在了馬爾他的最前線,這三座城市就是Citta Vittoriosa(勝利的城市)、Citta Invitta(未被征服的城市)、Citta Cospicua(顯著的城市)。

△馬爾他是地中海的藍寶石。

在三城市裡,有一隻刻在森格裡亞瞭望塔上的大眼睛,一直炯炯有神地盯著前方的海。當你走近時,就會發現它還有一隻耳朵,馬爾他人告訴我們,這就是馬爾他騎士的耳目,多年來沉默而固執地守護著馬爾他。

森格裡亞是騎士團另一位首領的名字,三城市是騎士團登島之後最初的棲息之地,它的宮殿、教堂、要塞和堡壘,遠比瓦勒他的更加古老。

不過今天居住在這裡的,多是一些當地的藝術家。比起遊客接踵的瓦勒他,這裡更像一座未經開墾的靜城。

戈佐島:看到騎士的前世今生

馬爾他幾乎容納了世界上所有的藍色,因此,馬爾他最著名的旅遊資源,當屬“三藍”——藍窗、藍洞、藍湖。吸引絕大多數觀光客的藍窗,就位於戈佐島。

△馬爾他“三藍”之一,位於科米諾島的藍潟湖。

瓦勒他城的騎士後代,有一些就選擇來這裡居住。克裡特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瓦勒他有一棟面積可觀的老房子,他在那裡種了許多仙人掌,為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子增添了些許生氣。他從來不懷疑自己身上流淌著屬於騎士的血液,他覺得自己和騎士團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為騎士團8萬多名志願者之一,他曾經參加過黎巴嫩內戰的醫療援助、在泰國的救援行動等。1997年,參加義大利地震援助之後,克裡特回到馬爾他,來到了戈佐島,開始寧靜無思的生活。

克裡特說,馬爾他騎士團如今有大約13500名成員,騎士甄選極其嚴格,這一生,他也許永遠不可能成為騎士中的一員,可是,曾經能以騎士的名義行走江湖,也是他一輩子的驕傲。

△微型國度馬爾他,公共汽車連綴起各個城市。

遊客們愛著的戈佐島,是因為旖旎的海和壯美的藍窗,可戈佐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一座城堡——齊塔德拉(Citadel,馬爾他語城堡的音譯),戈佐島上獨一無二的城堡。

遠在騎士團到達的3000年前,齊塔德拉城堡已經兀然矗立於此,最久遠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00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腓尼基人繼續發展了這個堡壘的軍事力量。

羅馬帝國時代,這裡正式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有人居住的軍事要塞,即“衛城”。當騎士團到來之後,重新將它發揚光大。

1565年“馬爾他大圍攻”之後,騎士們在城堡的南部加固和擴大了城堡的規模,主要用作對抗外敵攻擊時的基地和避難所。

之前,土耳其人曾經掠奪了大量的戈佐島民去做奴隸,戈佐島一度衰敗,在騎士團到來之後,加強防務,重振戈佐島,從馬爾他島遷徙了大量人口過來,才有了現在的齊塔德拉城堡和戈佐島。

齊塔德拉城堡裡從來沒有來過公主,這裡以前住過騎士,現在是博物館、藝術中心、軍械庫和大教堂。在這裡,除了可以看到碧海藍天之外,還能看到騎士的前世今生。

| 好文精選 |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1716156429@qq.com.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馬爾他公主就嫁給你啦。從那一刻起,馬爾他公主就冠以了騎士之姓。

儘管如此,馬爾他還是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騎士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守護它。三城市敏感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永遠站在了馬爾他的最前線,這三座城市就是Citta Vittoriosa(勝利的城市)、Citta Invitta(未被征服的城市)、Citta Cospicua(顯著的城市)。

△馬爾他是地中海的藍寶石。

在三城市裡,有一隻刻在森格裡亞瞭望塔上的大眼睛,一直炯炯有神地盯著前方的海。當你走近時,就會發現它還有一隻耳朵,馬爾他人告訴我們,這就是馬爾他騎士的耳目,多年來沉默而固執地守護著馬爾他。

森格裡亞是騎士團另一位首領的名字,三城市是騎士團登島之後最初的棲息之地,它的宮殿、教堂、要塞和堡壘,遠比瓦勒他的更加古老。

不過今天居住在這裡的,多是一些當地的藝術家。比起遊客接踵的瓦勒他,這裡更像一座未經開墾的靜城。

戈佐島:看到騎士的前世今生

馬爾他幾乎容納了世界上所有的藍色,因此,馬爾他最著名的旅遊資源,當屬“三藍”——藍窗、藍洞、藍湖。吸引絕大多數觀光客的藍窗,就位於戈佐島。

△馬爾他“三藍”之一,位於科米諾島的藍潟湖。

瓦勒他城的騎士後代,有一些就選擇來這裡居住。克裡特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瓦勒他有一棟面積可觀的老房子,他在那裡種了許多仙人掌,為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子增添了些許生氣。他從來不懷疑自己身上流淌著屬於騎士的血液,他覺得自己和騎士團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為騎士團8萬多名志願者之一,他曾經參加過黎巴嫩內戰的醫療援助、在泰國的救援行動等。1997年,參加義大利地震援助之後,克裡特回到馬爾他,來到了戈佐島,開始寧靜無思的生活。

克裡特說,馬爾他騎士團如今有大約13500名成員,騎士甄選極其嚴格,這一生,他也許永遠不可能成為騎士中的一員,可是,曾經能以騎士的名義行走江湖,也是他一輩子的驕傲。

△微型國度馬爾他,公共汽車連綴起各個城市。

遊客們愛著的戈佐島,是因為旖旎的海和壯美的藍窗,可戈佐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一座城堡——齊塔德拉(Citadel,馬爾他語城堡的音譯),戈佐島上獨一無二的城堡。

遠在騎士團到達的3000年前,齊塔德拉城堡已經兀然矗立於此,最久遠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00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腓尼基人繼續發展了這個堡壘的軍事力量。

羅馬帝國時代,這裡正式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有人居住的軍事要塞,即“衛城”。當騎士團到來之後,重新將它發揚光大。

1565年“馬爾他大圍攻”之後,騎士們在城堡的南部加固和擴大了城堡的規模,主要用作對抗外敵攻擊時的基地和避難所。

之前,土耳其人曾經掠奪了大量的戈佐島民去做奴隸,戈佐島一度衰敗,在騎士團到來之後,加強防務,重振戈佐島,從馬爾他島遷徙了大量人口過來,才有了現在的齊塔德拉城堡和戈佐島。

齊塔德拉城堡裡從來沒有來過公主,這裡以前住過騎士,現在是博物館、藝術中心、軍械庫和大教堂。在這裡,除了可以看到碧海藍天之外,還能看到騎士的前世今生。

| 好文精選 |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1716156429@qq.com.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