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下文人游溧陽」——許堅放魚招仙觀

南唐烈祖年間

本該在金陵的許堅

出現在溧陽盤白山的山道上

就在不久前, 他上書烈祖李昪, 道周圍俱是虎狼之國, 一味休兵罷戰, 敦睦鄰國, 只會成為虎狼口中美食, 卻被李昪責以“狂贛”之名, 他的主張也被李昪棄而不用。

許堅憤懣於自己滿腔抱負無處施展, 又無力改變南唐君臣的想法, 只得仿效先賢, 達者兼濟天下, 窮者獨善其身, 拂袖歸隱, 從此寄情於山水、佛道之間。

他一路遊山玩水,

訪僧尋道到溧陽, 去了下山寺、幽棲觀、霞泉寺等有名的寺觀, 並與文友唱和應酬, 留下了《幽棲觀》、《游溧陽霞泉寺限白字》等詩文, 卻仍然心意難平, 聽說盤白山上的招仙觀是晉朝盤白真人飛升之地, 山頂會仙亭曾有仙人下凡, 便避開友人獨自前往打探虛實。

此時的招仙觀已頗有規模, 有周絳的《招仙觀》一詩為證:骨化黃金鶴化胎, 仙翁輕舉出塵埃。 石幢雲鎖水常在, 玉馬星馳煉未回。 綠莽晚煙梅雨夏, 朱藤余萼麥風開。 丹泉長活芙蓉死, 會買張山蔔築來。

到得招仙觀時, 日已過午, 許堅又累又餓, 遂向觀中的小道士討要午飯, 小道士看他穿了一身布衣, 滿臉風塵, 又沒個小童侍者陪著, 必定是個落魄的, 便撇了撇嘴,

懶洋洋地回了聲:“沒飯了, 下次請早。 ”

許堅看著金碧輝煌的道觀, 是梁朝時候簡文帝下旨所建, 雖然梁朝已滅, 依然頂著皇家道觀的名義, 又有磐石真人白日飛升的故事, 香火極旺。 觀中道士受信眾奉養, 念著有口無心的經, 打著心猿意馬的坐, 熱衷於迎來送往, 阿諛奉承有權有勢之人, 將清清淨淨的修道之地硬生生地變成了俗世紅塵中的名利場, 不禁搖頭歎息。

小道士見他搖頭, 不禁惱羞成怒, 道:“這觀就這麼大, 你若不信, 只管自己去找, 找到了都是你的——只是真人面前的貢果貢點卻不許你動。 ”

許堅笑道:“既這麼說, 我就自己找了。 ”

道觀西北有一口水池, 水池裡養著一條很大的鯉魚, 是某個達官貴人放生其中的。 許堅撿來木柴,

在水池邊架起了火堆, 衣服也不脫就跳下水, 撈起鯉魚, 放在火上烤了起來。 小道士急忙跑來阻止, 許堅卻捧起烤魚, 三口兩口便吃光了, 只剩下一個空空的魚骨架。

眾人怪他不該在道觀殺生, 他笑道:“何曾殺生, 魚不是還在那兒嗎?”隨手將魚骨架扔入水池中, 那魚骨架一入水就化為原先的那條鯉魚, 搖頭擺尾, 十分活潑。

眾人這才醒悟是碰到了奇人異士, 有道歉的, 也有磕頭求拜的, 許堅一概不理, 只是跳進水池, 踩著水面如履平地, 瞬間便消失在空中, 只遙遙傳來兩句話:“道既學不得, 仙從何處來?”

後來, 人們才知道他是許堅, 那個水池便被稱之為“許堅放魚池”, 招仙觀的道士也幡然悔悟, 重歸修道正途。

許堅的結局是個謎團,

聽說他後來又去了茅山和九華山, 都只流傳于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中, 並沒有文字記載, 唯有元雜劇《藍采和》中有“藍采和, 姓許名堅”之句。 然而這兩個許堅是否為同一人卻無從考證, 從現有資料只能看出他們都生活在唐末, 行為怪誕, 有異術。

宋朝的時候, 招仙觀改名為“太虛觀”, 觀中道人承繼盤白真人道統, 以采藥煉丹為主, 雖然再沒能出現飛升之人, 卻在長年累月的采藥種藥中充分瞭解了各種中草藥的效用, 形成了中醫中有名的流派“太虛醫術”, 甚至吸引了明朝的萬曆皇帝御駕親臨, 尋醫問藥, 又欽賜“道藏”和琉璃碑, 太虛觀盛極一時。

然而盛極必衰, 如今的太虛觀早已人去觀廢, 只剩下一扇殘門, 幾間陋室, 破損的石井盆和明刻龍碑, 向世人訴說著千年名觀的盛衰興敗。

輸入文字

文 字 | 羅莎菲

編 輯 | 馮蓓

微信工作室 | 小掌櫃之家

連絡人 | 18906146555

微信 | czly0049

向世人訴說著千年名觀的盛衰興敗。

輸入文字

文 字 | 羅莎菲

編 輯 | 馮蓓

微信工作室 | 小掌櫃之家

連絡人 | 18906146555

微信 | czly004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