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珠|廣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獎者作品匯展在海珠區文化館開展

4月23日下午, 由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學院、廣州市海珠區文化館主辦, 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學生會承辦的“他山之石——2017年度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獎者作品匯展”在海珠區文化館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集中呈現2017年度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院14位國家獎學金獲獎者的代表作品, 涵蓋書法、繪畫、雕塑、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城市設計等多個藝術領域。

小e瞭解到, 本次展覽將持續開展一周, 街坊可在4月29日之前前往參觀。

時間:4月23日—4月29日

上午 9:00—11:20, 下午 2:30—17:00

地址:海珠區寶崗路37號南北廣場三樓

當天, 學校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齊喆教授、工業設計學院盧麃麃教授等參與了本次展覽的開幕式。 齊喆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同學, 同時告訴他們, “藝術是一條殘酷而艱苦的道路, 必須堅持走下去”, 並給出了真誠的建議。 隨後, 三位獲獎代表分別與大家分享研究生學習生涯的感想。

最後, 研究生處的老師為本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據瞭解, 此次展覽涵蓋書法、繪畫、雕塑、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城市設計等多個藝術領域, 形式多樣、題材豐富。

從書法的橫豎撇捺中, 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漢字的藝術之美;

從品牌設計中, 我們認識到原來商業也具有藝術之美;

而從城市建築空間與社區的新設計中, 我們可以體會到居住出行的藝術之美……

展廳內, 一幅關於城市更新改造的藝術作品——《獵德橋下展演空間設計》, 描繪了創作者對於城市空間更新改造的想法, 讓不少人駐足欣賞。 據該作品創作成員的代表邱健敏介紹, 此幅作品是小組成員在經過多次實地調查, 深入瞭解到市民的真正需求後才設計出來的,“之前在天河區‘橋下空間你我共建’設計競賽活動中,我們廣美藝術小分隊策劃了獵德橋下空間的藝術彩繪和公益活動,通過讓居民親身參與到我們設計的整個過程當中,使其對政府政策,以及設計師、藝術家的想法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同時我們也會根據居民的意見和需求,將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獵德橋下展演空間設計》藝術作品

據本次展覽的負責人介紹,舉辦此次展覽的目的,不僅僅是對獲獎同學的肯定,更是為眾多學習藝術的同學提供一個學習的視窗。“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同學們在堅持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能不斷學習他人的優秀作品,獲得更大的進步。”

展覽寄語:

通過對每幅出展作品本身的解讀,我看到了同學對圖式語言的認識和表達,對主題演繹和內容營造的意識和信心,對各自領域內主流與趨勢的平衡,對相關專業間的交融與跨界的意識……同學們的認真、細緻、執著,體現了“國獎生”應有的品質;同學們的出展成績,也為今後的國獎生們提供了鮮活的示範……我認為,你們做得很不錯!願各位同學持續努力,既成就自身的成長,也助力各自學科的成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趙健

正如那句名言“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我認為“國獎”的肯定確實褒獎了這些同學們的“準備”。這“準備”不僅是他們各自在所學專業領域裡的藝術創作及研究能力的提升與深化,也包含了他們從學生到社會人的思想意識和自身素養的蛻變昇華過程。文化環境建設需要明確的指標導向,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評定和作品展覽很好地起到了這個作用,它會激勵後來者更好地理解美在當下生活中的真正價值和應用可能,帶動同學們更主動熱情地熱愛美、發現美、創造美!

——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楊一丁

【記者 陳曉曼】

【編輯 方米妮】

深入瞭解到市民的真正需求後才設計出來的,“之前在天河區‘橋下空間你我共建’設計競賽活動中,我們廣美藝術小分隊策劃了獵德橋下空間的藝術彩繪和公益活動,通過讓居民親身參與到我們設計的整個過程當中,使其對政府政策,以及設計師、藝術家的想法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同時我們也會根據居民的意見和需求,將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獵德橋下展演空間設計》藝術作品

據本次展覽的負責人介紹,舉辦此次展覽的目的,不僅僅是對獲獎同學的肯定,更是為眾多學習藝術的同學提供一個學習的視窗。“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同學們在堅持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能不斷學習他人的優秀作品,獲得更大的進步。”

展覽寄語:

通過對每幅出展作品本身的解讀,我看到了同學對圖式語言的認識和表達,對主題演繹和內容營造的意識和信心,對各自領域內主流與趨勢的平衡,對相關專業間的交融與跨界的意識……同學們的認真、細緻、執著,體現了“國獎生”應有的品質;同學們的出展成績,也為今後的國獎生們提供了鮮活的示範……我認為,你們做得很不錯!願各位同學持續努力,既成就自身的成長,也助力各自學科的成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趙健

正如那句名言“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我認為“國獎”的肯定確實褒獎了這些同學們的“準備”。這“準備”不僅是他們各自在所學專業領域裡的藝術創作及研究能力的提升與深化,也包含了他們從學生到社會人的思想意識和自身素養的蛻變昇華過程。文化環境建設需要明確的指標導向,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評定和作品展覽很好地起到了這個作用,它會激勵後來者更好地理解美在當下生活中的真正價值和應用可能,帶動同學們更主動熱情地熱愛美、發現美、創造美!

——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楊一丁

【記者 陳曉曼】

【編輯 方米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