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華為動手,特朗普為什麼選在昨晚放出消息?

本文編選自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情報圈”, 作者最偉大的交易員。

霍, 這次是華為。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 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 不清楚司法部調查的進展以及當局的具體指控。 華為發言人拒絕向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

受這條消息影響, 華為在美國上市的供應商股價紛紛大跌。 今天, 儘量避開華為在國內的重要供應商股票。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另據彭博社援引一位元知情人士消息報導, 對華為的刑事調查源於此前對另一家中國移動通訊設備廠商中興通訊的調查。 負責制裁措施落實的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以及美國商務部也在調查華為的交易。

美國商務部網站上公佈的中興通訊的內部檔裡, 曾提到一家競爭對手, 僅以“F7”作為代號, 並稱該公司也存在向伊朗出售設備的行為,

同樣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

部分共和黨議員曾在去年4月引述新聞報導要求白宮對F7發起調查, 並明確F7的身份, 這些新聞報導著重比較了檔裡所描述的這家公司和華為之間的相似點。

其實, 前一段時間上述消息在圈內已經有傳言了, 終於得到了主流媒體的報導。

不過......

有兩個疑問?

1、為什麼是昨天傳出消息?

首先, 這不是正式的宣佈。 而是“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 很有可能是特朗普先放出風來。

特朗普一向善於利用媒體, 在他的自傳中, 媒體總會有意或無意的幫助他。 媒體的報導放大了他想要的效果, 一直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沒覺得“調查華為”的消息, 與特朗普確認美國財長訪華的消息有些巧合嗎——這似乎是特朗普給他的貿易團隊帶來的談判籌碼。

特朗普本人身上最濃厚的風格就是談判風格, 他喜歡把價碼開的很高。 比如, 他想要達到100分的效果, 他就喊出200分的價碼, 然後通過談判爭取達到150分, 總會超越自己的預期。

昨晚, 巧合的還有一件事。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與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進行了會晤。

庫克在下午1:45的預定會議時間前不久進入白宮西區。 白宮官員後來證實, 兩人的會議已經結束, 庫克還與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進行了會面, 並參加了在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辦公室的會議。

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說, “會議的重點和目的是討論貿易。 ”她還補充說, 數周之前就已經安排了這次會議。

當地時間4月23日開始, 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啟為期三天的對美國國事訪問。 這也是特朗普去年上任以來, 首次以國事訪問的級別招待外國領導人。

另一個時機——從伊朗本身的問題來講, 特朗普此舉也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順帶敲打伊朗。 法國總統馬克龍正在訪美,

與特朗普一道處理伊朗核協議問題。 5月12日是, 美國必須對伊朗制裁做出決定的截止日期。

2、美國真的會對華為動手嗎?

如果華為遭受和中興通訊一樣的命運, 相當於中國同時禁掉蘋果、GE和通用汽車。 一旦對華為有什麼新的制裁, 輸家很明顯。 鑒於美國財長努欽將訪華, 有關調查的報導更像是象徵性的意義居多, 而非實質性的威脅。

Rosenblatt分析師JunZha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對華為的調查可能不是新的, 華為可能從2015年開始就在接受某種形式的調查, 另外還有中興以及其他一些中國的系統集成商。

所以, 真正的大戲在下周的中美貿易談判。

根據媒體的公開報導, 特朗普將于下周向北京派出一個由他的高級經濟顧問組成的代表團, 力求解決中美貿易糾紛。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問題,貿易談判誰先聯繫的誰?

特朗普表示,美國代表團是應中國要求進行此次訪問。注意特朗普的細節用語——“要求”,以他的性格沒有誇張成“請求”,說明中國沒有放下架子。很可能是前期溝通中雙方的約定。特朗普的表述,給雙方都留有餘地。

這個代表團組合也很有意思:

1、缺少了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對中興制裁的是美國商務部;

2、主要由四個成員領銜:

* 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在華爾街工作過的努欽會更溫和一些,不願發起可能損害美國企業並導致股市暴跌的貿易衝突。

* 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出了名的貿易強硬派,早在1999年就撰文,警告中國加入WTO對美國來說是威脅。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傾向于自由貿易,反對嚴厲關稅。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一書作者,很顯然,是個強硬派。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代表團的成員在貿易上持不同觀點,並且力量均衡。

特朗普是一個善於運籌帷幄的人,每一次看似不合理處,都有他精妙的安排。

由財政部部長努欽帶隊,而不是商務部部長羅斯帶隊,可以看出一些誠意。中國將努欽視為貿易談判中的主要連絡人,去年夏天美中之間的正式“經濟對話”停滯後,努欽經常與劉鶴溝通。

代表團既有貿易溫和派,又有強硬派,正好應了特朗普那軟硬兼施的句話——除非我們與中國達成貿易協定,否則關稅將繼續實施。

會有什麼成果?

對於這次談判,雙方都非常認真。別無選擇,只能非常認真。任何的細節都會令雙方的金融市場顫抖。

看看時間,距離中美貿易摩擦(史詩級貿易戰,先從打嘴仗開始......)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才剛剛開始談判。如此長的時間內,雙方在談判前肯定過了精心安排,因此,貿易協定的框架很可能會開始成形。

中國的策略更多的可能是重複之前說過的話,通過提供非常有限的回報來度過難關。結果可能包括,中國降低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開放金融部門。

工信部4月25日表示,部裡已經積極配合國家稅則主管部門研究制定相當幅度降低汽車的進口關稅。確定之後,將儘快發佈。

而美國的策略是沒有策略,因為特朗普從來沒說過他想要的最終結果。所以,無論怎樣,在美國國內,特朗普可以將不少事項吹噓為勝利。

總體來說,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通過談判避免徵收關稅,但談判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力求解決中美貿易糾紛。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問題,貿易談判誰先聯繫的誰?

特朗普表示,美國代表團是應中國要求進行此次訪問。注意特朗普的細節用語——“要求”,以他的性格沒有誇張成“請求”,說明中國沒有放下架子。很可能是前期溝通中雙方的約定。特朗普的表述,給雙方都留有餘地。

這個代表團組合也很有意思:

1、缺少了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對中興制裁的是美國商務部;

2、主要由四個成員領銜:

* 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在華爾街工作過的努欽會更溫和一些,不願發起可能損害美國企業並導致股市暴跌的貿易衝突。

* 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出了名的貿易強硬派,早在1999年就撰文,警告中國加入WTO對美國來說是威脅。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傾向于自由貿易,反對嚴厲關稅。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一書作者,很顯然,是個強硬派。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代表團的成員在貿易上持不同觀點,並且力量均衡。

特朗普是一個善於運籌帷幄的人,每一次看似不合理處,都有他精妙的安排。

由財政部部長努欽帶隊,而不是商務部部長羅斯帶隊,可以看出一些誠意。中國將努欽視為貿易談判中的主要連絡人,去年夏天美中之間的正式“經濟對話”停滯後,努欽經常與劉鶴溝通。

代表團既有貿易溫和派,又有強硬派,正好應了特朗普那軟硬兼施的句話——除非我們與中國達成貿易協定,否則關稅將繼續實施。

會有什麼成果?

對於這次談判,雙方都非常認真。別無選擇,只能非常認真。任何的細節都會令雙方的金融市場顫抖。

看看時間,距離中美貿易摩擦(史詩級貿易戰,先從打嘴仗開始......)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才剛剛開始談判。如此長的時間內,雙方在談判前肯定過了精心安排,因此,貿易協定的框架很可能會開始成形。

中國的策略更多的可能是重複之前說過的話,通過提供非常有限的回報來度過難關。結果可能包括,中國降低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開放金融部門。

工信部4月25日表示,部裡已經積極配合國家稅則主管部門研究制定相當幅度降低汽車的進口關稅。確定之後,將儘快發佈。

而美國的策略是沒有策略,因為特朗普從來沒說過他想要的最終結果。所以,無論怎樣,在美國國內,特朗普可以將不少事項吹噓為勝利。

總體來說,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通過談判避免徵收關稅,但談判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