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注」“藥駕”也會出車禍?這7類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碰不得!

“所謂‘藥駕’, 簡單來說, 就是指駕駛人員服用了影響安全駕駛行為的藥後仍然駕駛的行為。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何忠傑教授解釋說, 由於這些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很容易釀成禍患。

一粒感冒藥也能引發交通事故

“藥駕”危害不遜“酒駕”

眼下, “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可您知道嗎?吃了某種藥後也不能開車, 否則也會和酒駕一樣危險。

近日, 浙江永嘉223省道永嘉黃田高速路口上, 一奧迪越野車駕駛員服用感冒藥後上路,

迷糊中追尾一輛停在路邊的大貨車。 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近年來, 因服藥後駕駛車輛而導致的交通意外屢屢見諸報端, 卻未引起足夠重視。 就連《道路安全法》對“藥駕”都缺乏強制性規定和處罰條款。

有資料顯示, 服藥後駕車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藥駕”的危害性很大, 不能掉以輕心, 需要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警告司機服藥後不要輕易上路, 防範發生“藥駕”交通事故。

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對藥品“駕駛等級”作出明確規定, 道路安全法對“藥駕”缺乏強制性規定和處罰條款, 致使服藥後發生交通事故, 也只能按照普通行為標準處罰, 難以達到警示效果和遏制作用。 因此, 有必要考慮將“藥駕”納入法律限制性條款,

對藥物進行分類, 提醒司機哪些藥物服用後, 需要經過多久的時間, 全部代謝之後, 才能正常駕駛, 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影響駕駛的藥物多達十幾類

“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 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抗過敏和感冒類藥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淑娟告訴記者。

國外一份有關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顯示:在用藥後駕車的人群中, 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駕車造成的事故率, 達72%, 服用抗抑鬱藥物和鎮靜劑後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高達97%。 同樣, 國內也有一份資料顯示, 服藥後駕車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駕駛員一旦服用可能引起眩暈、嗜睡的藥物後開車, 反應和判斷能力會明顯下降, 有時甚至超速行駛自己都感覺不出來, 這一點在高速公路上尤為可怕。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交警說, 以時速100公里計算, 一個瞌睡“點下頭”2秒鐘內, 車輛至少會“盲開”55米, 緊急制動都來不及,

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影響生命安全。

若服藥後影響判斷一定別開車

“從藥理學角度說, 一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不遜於酒精。 ”但是李淑娟也表示, 是否能導致“藥駕”, 完全取決於吃的是什麼藥, 服用多大劑量, 什麼時間服藥等。 比如, 鎮靜安眠藥雖然容易讓人困倦, 但一般會在夜間睡眠前服用。 經過一夜的代謝, 應該比較安全了。 但如果用藥後第二天仍感到頭暈, 最好不要開車。 另外, 建議公眾養成服藥前先看說明書的習慣, 並認真閱讀且遵照建議, 以免發生危險。

何忠傑則強調, 安全駕駛無小事, 是藥物就有副作用, 一旦出現副作用, 就有可能影響駕駛員的判斷, 無法很好地控制方向盤, 進而埋下安全隱患。 “當吃藥影響到判斷時,

一定要停車, 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

相關連結:7類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

抗組胺藥:撲爾敏、賽賡啶、苯海拉明等, 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常常有嗜睡、眩暈等副作用。

抗抑鬱、焦慮類藥:丙咪嗪、多慮平等, 會導致人昏昏欲睡、乏力。

鎮靜催眠類藥:安定、硝基安定、苯巴比妥等, 可對人產生鎮靜、催眠和抗驚厥的效果。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 有些人服用後會聽力減退、大量出汗甚至虛脫。

抗高血壓藥:利血平、可樂定、優降寧等, 服用後有時會出現頭痛、眩暈和嗜睡等現象。

抗心絞痛類藥:心得安、心痛定等, 會擴張血管從而導致頭痛, 精神難以集中。

降血糖類藥:優降糖、達美康等, 能引起疲倦、頭暈等不適。

除了以上這幾類藥物,還有一些藥物要注意。比如含有酒精的口服液體藥劑,常見的有複方甘草合劑、藿香正氣水、感冒止咳糖漿等。這些藥物本身含有乙醇,喝了之後至少應間隔半小時左右才能開車,否則容易被誤會成“酒駕”。

能引起疲倦、頭暈等不適。

除了以上這幾類藥物,還有一些藥物要注意。比如含有酒精的口服液體藥劑,常見的有複方甘草合劑、藿香正氣水、感冒止咳糖漿等。這些藥物本身含有乙醇,喝了之後至少應間隔半小時左右才能開車,否則容易被誤會成“酒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