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農科院周美亮博士受聘擔任綠會GGBN基因組副組長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基因多樣性保護,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作為一家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組織, 中國綠發會一直將基因多樣性及基因庫保護作為重要任務並付諸行動。 從1985年對麋鹿種群的重引進, 到後來通過對瀕危物種的基因研究, 其中較為典型的物種如普氏原羚、大鴇、五小葉槭、穿山甲等, 分析瞭解物種起源、發展、親緣關係等, 以期更好地開展保護工作。 最近中國綠發會與國家基因庫簽署備忘錄, 雙方攜手開展基因與保護工作。

此外, 2017年中國綠發會成功加入全球基因組生物多樣性聯盟(GGBN), 成為其聯盟成員機構之一, 這是中國綠發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因層面進程中一重要突破。 全球基因組生物多樣性聯盟(GGBN)是一連接全球生物多樣性庫、序列資料庫和眾多研究成果的網路門戶,

主要目標是高品質收集儲存DNA和生物多樣性組織樣本, 並利用國際網路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庫提供一合作平臺。

現綠會聘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種質資源中心蕎麥基因資源創新研究組組長周美亮博士, 作為綠會GGBN基因組副組長,

指導綠會基因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

周美亮博士自2017年起任職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第一, 蕎麥屬植物種質資源搜集、鑒定及創新利用;第二, 蕎麥屬植物和模式植物(擬南芥等)次生代謝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調控機理解析;第三, 蕎麥關鍵農藝性狀(種子脫殼、落粒性、倒伏等)的分子機理解析。 據不完全統計, 周美亮博士團隊已經發現和命名蕎麥屬新種6個, 重新梳理了蕎麥屬植物分類及進化關係;揭示了出植物第四亞類R2R3-MYB轉錄因數調控苯丙氨酸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闡述了植物激素茉莉酸(Jasmonates, JA)調控蕎麥第四亞類MYB轉錄因數活性的分子機制等, 並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論文幾十篇。

其本人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2015年度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和 2017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直以來, 綠會在基因多樣性保護過程中進行了多次創新性的探索和實踐, 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有效資料。 未來, 中國綠發會將在基因組副組長周美亮博士的幫助指導下, 充分利用GGBN國際平臺, 積極參與基因組相關研究工作, 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貢獻微薄之力。

注:圖片均來自網路

文/小賈 審/小飛 編/Ange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