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玩收藏應懂的行話術語大全

古玩行話大致可分為二類, 一是俗語, 二是術語。 俗語涉及的面較廣, 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 整個過程都有行話。 術語行話即是專用語,

一般變化不太大, 有陶瓷方面的專用語, 還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畫等方面的專用語。

久在收藏圈, 不會幾句古玩行話都不好意思說去過潘家園。 真喜歡古玩雜項的, 大都是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有些情懷的, 無論是撿漏行家還是菜鳥, 雖不是人人都要練就王胖子、金爺的收藏眼力, 但多少都得懂點古玩行話。

下面這些, 就是常見的詞兒, 您會說多少?

吃藥/交學費: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騙, 買了“高老八”叫“吃藥”, 或稱“交學費”。

走眼/打眼:懂行人買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

開門/一眼貨:看藏品時碰上年代老的真貨叫“開門”或“一眼貨”。

高老八/八爺:遇到新仿舊的貨稱, 或稱“八爺”。

新加坡:諧音“新假破”, 對一些地攤貨的統稱,

做舊:新貨做偽

判眼:做舊做的不好的。

老仿:民國之前的仿舊

遊擊隊/鏟地皮:古玩行裡有一種人, 自己不開店, 專跑農村收貨, 然後再賣給各店家、收藏家, 行裡人稱“遊擊隊”, 遊擊隊收貨出價都比較低, 因此又叫“鏟地皮”。

拾麥子/撿漏子:指買者有眼而賣者不識購到好貨或指買到從內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貨。

動過手:老貨壞了重新修補過。

吃仙丹:懂行人買了便宜貨叫“吃仙丹”

看不好:倘若賣家說貨絕對真, 信誓旦旦, 而買家仍有疑問, 又不好直說是假的, 就只能說:“看不好。 ”

埋地雷:有許多人總認為從農民手上買的貨不會有假,

殊不知有些貨是遊擊隊有意丟給農民“埋地雷”的。

下蛋:專指複製品, 如將別人送去裝裱的名人字畫進行複印或學生複印老師的作品, 再將複製品以假充真賣給他人。

不真/看新/不老/看不准:假的不能說是假的, 只能說是不真、看新、不老或者看不准。

交行/倒行:古玩行裡, 同行之間做生意叫“交行”, “倒行”

交行價/倒行價:一般成交的價格利潤很低、有時甚至是“蝕本”, 這就叫“交行價”、倒行價“,

天價:漫天開價是“天價”, 一件古玩喊到幾萬, 甚至幾百萬, 弄不清楚是不懂還是存心坑人。

打仗:以物換物

一槍打/一腳踢:一批貨物連好帶孬一齊賣

打一:某人帶人上門來購貨, 行規要按成交價的10%付回扣, 叫“打一”。 購貨時如說“1塊錢”就是1百元人民幣;“10塊錢”就是1千元, “1毛錢”即是10元。

攔一道:抬高競買者的價錢搶先買來, 對手就說他被攔一道。

叉幫車:就是將幾件不完整的傢俱拼裝成一件。

有一眼:就是這件東西不錯, 藝術價值較高, 說“這件觀音瓶有一眼”。

收起來:買家不要某件藏品了, 而請賣家將藏品收回去, 就說收起來吧。

行裡人:從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員。

邪價兒:出奇的天價。

包漿:傳世古玩都有一層自然溫潤的光澤。古玩鑒定用語,泛指歲月存留在古玩器物表面的一層包裹物,是鑒定古玩重要條件之一。

妖氣:後仿品和作偽品,為了做舊而殘留下的色、澤、光。這種人為的假像,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稱為“妖氣”。妖邪手法的狡詐,常常會讓人上當受騙。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從另一古玩商人手裡拿走一件商品,當時不付款,這叫“活拿”。價位比買斷要高,一般說,不在給活拿的人付手續費或跑道費,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價上加價,叫“戴帽兒”,多賣歸活拿的人,原貨主不問。

當賬:泛指物物等價交換的一種形式,大多為業內人士所為。“當賬”的“當”是對等的意思,如成語“旗鼓相當”。當賬就是賬項對等的交易。

蟲兒:就是已經收藏了很多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甚至整間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過這一件的說法。通俗地說,就是有鎮店之寶的藏品。

摟貨:古玩行商戶們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銷售,即為“摟貨”。近百年來行內人士沒有發生“摟貨”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種行業的傳統規矩。

棒槌:就是看不懂東西新與老,好與壞的人。老是被騙的人,行內人就說他是棒槌。賣家賣新貨給他,背後還稱呼他“棒槌”。

賊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賊光”或稱“火光”。

看新:這個東西有點看新,東西不到代,現代仿的。

高仿:做舊做的好。

學了不一定要說

從前人們喜歡說:不學點黑話,怎麼混古玩圈,說得好像學了黑話之後就能混得好古玩圈一樣,事實上怎麼樣呢?還得分情況!如果使用不當,在賣家眼中你就是個“棒槌”。行業發展日新月益,即使是古玩圈,現在也並沒有這麼多人在說這些黑話了,什麼時候你在市場那種到處充滿接頭暗語的場面了?

從前就跟一個攤主聊過,他說現在不懂還要裝內行的人實在太多了,在市場上,大家最喜歡的就是那種隨時手電筒放大鏡、滿口行話的買主了,因為這種人大部分處於處懂非懂,看真像假,看假像真的狀態,隨便忽悠一下,他就信了……

所以我們得明確目的,我們要的是“能懂”,以防萬一,但“秀”就儘量少秀啦,不然容易暴露短板哦。

古玩行的幾條規矩:

不準備買不要問價

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如果你一開始內心就不想買,就不要去瞎問逗賣家玩了。

貨主必須先開價

貨主持有古玩欲賣出時必須先開價。如果賣家不開價,買家絕不要先給價。尤其當買主不是絕對的內行時,賣主先開價,便可根據賣家出價大致估計貨品的優劣,如果賣家開價太高,買家有權不還價。

打聽成本是忌諱

文玩收藏品通常都具有保值增值性,深究賣家當初買進的價格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你需要考慮的是衡量同類物件當前的市場行情。即使哪位不懂行的新手不懂事地問了,賣家也不會告訴你的。

旁觀不語

有買家將看中的商品拿在手中與賣方商談時,其他對此商品也有興趣的買家不能在旁發表任何意見,也不能參與競買,應保持適當距離等待。如交易未成,商品被放回原處後方可上手與賣方商談。

砍價要有分寸

文玩圈裡確實存在某些奸商漫天要價的不良現象,但也不能因此就跟所有人砍價都是大刀闊斧一折起。絕大部分商家報價都不會太離譜,一般也還會有一定議價空間,所以要憑自己對物件的評估和對行情的掌握進行合理議價。

就說收起來吧。

行裡人:從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員。

邪價兒:出奇的天價。

包漿:傳世古玩都有一層自然溫潤的光澤。古玩鑒定用語,泛指歲月存留在古玩器物表面的一層包裹物,是鑒定古玩重要條件之一。

妖氣:後仿品和作偽品,為了做舊而殘留下的色、澤、光。這種人為的假像,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稱為“妖氣”。妖邪手法的狡詐,常常會讓人上當受騙。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從另一古玩商人手裡拿走一件商品,當時不付款,這叫“活拿”。價位比買斷要高,一般說,不在給活拿的人付手續費或跑道費,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價上加價,叫“戴帽兒”,多賣歸活拿的人,原貨主不問。

當賬:泛指物物等價交換的一種形式,大多為業內人士所為。“當賬”的“當”是對等的意思,如成語“旗鼓相當”。當賬就是賬項對等的交易。

蟲兒:就是已經收藏了很多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甚至整間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過這一件的說法。通俗地說,就是有鎮店之寶的藏品。

摟貨:古玩行商戶們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銷售,即為“摟貨”。近百年來行內人士沒有發生“摟貨”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種行業的傳統規矩。

棒槌:就是看不懂東西新與老,好與壞的人。老是被騙的人,行內人就說他是棒槌。賣家賣新貨給他,背後還稱呼他“棒槌”。

賊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賊光”或稱“火光”。

看新:這個東西有點看新,東西不到代,現代仿的。

高仿:做舊做的好。

學了不一定要說

從前人們喜歡說:不學點黑話,怎麼混古玩圈,說得好像學了黑話之後就能混得好古玩圈一樣,事實上怎麼樣呢?還得分情況!如果使用不當,在賣家眼中你就是個“棒槌”。行業發展日新月益,即使是古玩圈,現在也並沒有這麼多人在說這些黑話了,什麼時候你在市場那種到處充滿接頭暗語的場面了?

從前就跟一個攤主聊過,他說現在不懂還要裝內行的人實在太多了,在市場上,大家最喜歡的就是那種隨時手電筒放大鏡、滿口行話的買主了,因為這種人大部分處於處懂非懂,看真像假,看假像真的狀態,隨便忽悠一下,他就信了……

所以我們得明確目的,我們要的是“能懂”,以防萬一,但“秀”就儘量少秀啦,不然容易暴露短板哦。

古玩行的幾條規矩:

不準備買不要問價

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如果你一開始內心就不想買,就不要去瞎問逗賣家玩了。

貨主必須先開價

貨主持有古玩欲賣出時必須先開價。如果賣家不開價,買家絕不要先給價。尤其當買主不是絕對的內行時,賣主先開價,便可根據賣家出價大致估計貨品的優劣,如果賣家開價太高,買家有權不還價。

打聽成本是忌諱

文玩收藏品通常都具有保值增值性,深究賣家當初買進的價格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你需要考慮的是衡量同類物件當前的市場行情。即使哪位不懂行的新手不懂事地問了,賣家也不會告訴你的。

旁觀不語

有買家將看中的商品拿在手中與賣方商談時,其他對此商品也有興趣的買家不能在旁發表任何意見,也不能參與競買,應保持適當距離等待。如交易未成,商品被放回原處後方可上手與賣方商談。

砍價要有分寸

文玩圈裡確實存在某些奸商漫天要價的不良現象,但也不能因此就跟所有人砍價都是大刀闊斧一折起。絕大部分商家報價都不會太離譜,一般也還會有一定議價空間,所以要憑自己對物件的評估和對行情的掌握進行合理議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