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存在中年油膩這個概念

很多去美國旅遊的人, 都覺得美國的基礎設施很差, 機場看著特別破, 沒有高鐵, 這時候, 我們的大國自豪感馬上出來了, 覺得美國不行了, 落後了, 中國很牛, 但是, 當我看到講美國中年人的一篇文章後, 認知發生了很大變化。

美國其實是由中年人支撐的社會。

怎麼理解這句話, 有句古話, 叫做中堅力量, 講的是中年人是最堅實的力量, 這在美國表現的很明顯, 美國沒有油膩的中年人這麼一說, 很多人到了中年才開始創業, 也有很多老年創業者, 這些中年人老年人, 並沒有停止學習, 反而越來越愛學習,

積累了越來越多經驗, 這非常有趣。

反觀中國, 中國人主要學習年齡是30歲前, 30歲前的人, 學習能力很強, 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很強,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工作前幾年都是在這個階段, 過了這個階段, 忙著娶妻生子, 買房買車, 靠著工作前幾年的經驗, 在公司混日子, 大部分人是這樣生活。

所以, 在中國, 中年大叔在網上被調侃, 被人說成油膩, 這些人和保溫杯枸杞聯繫到一起。

20歲的年輕人也很少向50歲中年人請教問題, 他們認為這些人食古不化, 思想保守, 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但美國的中年人則完全不一樣, 美國的大量中年人表現出非常強的成熟與智慧。

在中國, 比如提到抵制日貨, 人們會義憤填膺, 拍案而起。

在美國, 比如提到中國人搶走美國人工作,

很多老百姓會理智的認為, 這是美國人自己的問題, 知道觀點事件背後運行的邏輯。

大多數老百姓能達到種認知水準,

我們常常聽到有很多歐美老年人多少歲坐滑翔傘、多少歲練就一身腱子肉, 多少歲開始自學程式設計或者學英語, 這在美國是常態。

年輕人也願意向長者提問, 並得到答案。

有時候, 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還真不是建大樓、修高速公路能解決問題的, 這需要很長時間沉澱。

說到這, 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中年或老年, 你選擇相信什麼呢?人有沒有可能把年齡這件事給忘了, 忘了年齡, 就沒有了年齡的心理限制。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體能差, 平衡能力差, 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乾脆把這件事忘記,

擺脫思想限制, 嘗試那些有難度的體育項目。

還有, 人的身體機能到一定程度後會退化, 但大腦會不會退化, 《刻意練習》那本書說, 人類大腦的潛能巨大, 可以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經過不斷練習後的大腦, 會發生一些變化。

人在成年後, 大腦的神經細胞數量會固定下來, 大腦活動主要依賴神經元之間的搭接, 大腦不同的使用方式, 使得搭接強度不一樣, 經過練習, 神經元搭接的強度大, 產生大腦的回路會更多, 大腦越會在一個領域裡有很強的能力。

從這個思路說, 人類大腦進步沒有止境。

所以不存在油膩概念, 油膩應該指走下坡路, 但是如果你不想走下坡路, 大腦不會走下坡路, 而且是越練習就越厲害,

所以美國那些優秀的中年人會有很出色的表現。

以前寫過一些關於不斷學習的話, 最近想的內容是, 怎麼不斷學習呢, 抓手是什麼呢?學了之後又能產生什麼價值呢?產生社會價值, 還是產生財富價值, 能變現嗎?

比如說, 我每天堅持背誦十個單詞, 能解決我工資上漲的問題嗎?很顯然不能, 那我還要不要發生背誦單詞這個動作呢?怎麼能讓這些動作變成真正的錢呢?

比如我寫東西, 每天每天賣力氣去寫, 怎麼才能變成錢呢?只有變成錢才能支持我生活, 讓我有更多時間繼續寫。

比如每天學習英語, 但我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 進步就特別慢, 怎麼能解決呢?

比如我每天上班, 每天忙碌, 工作事情很多, 我沒時間學新東西,

這怎麼解決呢?

你看, 明白了這個邏輯, 你就知道, 成年人的學習, 真的很不一樣, 要解決很多問題, 解決沒時間的問題, 解決不賺錢的問題, 解決學習目的問題, 解決學習興趣問題。

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壓力就很大, 不逼迫自己, 就沒什麼成就。

今天這篇文章, 並不奢望去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每個人有自己的答案。

今天的視角是, 美國沒有中年油膩男, 美國人在不斷的學習, 從而讓中年變得更加睿智, 生活也更精彩, 人的大腦是不斷進化的, 只存在主觀上停止進化, 不存在客觀停止進化。

學習是一件有難度的事, 找到動機和成就感都不容易, 想要解決需要抓手, 要知道自己想要抓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