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亞馬遜在研發家用機器人,它對智慧家居的掌控欲更強了

作者 | DavidZh

出品 | AI科技大本營(公眾號ID:rgznai100)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 亞馬遜旗下的 Lab126 實驗室正在研發一款家用機器人, 代號為“Vesta”。

按計劃, 這款家用機器人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測試,

最早將於 2019 年推出。 知情人稱, 目前這款機器人的工程原型已經可以在室內不同房間自動導航, “就像一輛無人駕駛車一樣”。

從現在有的資訊來看, 還不能確定亞馬遜的 Vesta 家用機器人具體屬於哪個類型、會配備哪些功能。

目前技術、應用和市場都比較成熟的家用機器人, 主要是清潔類的掃地/拖地機器人。 而用在醫院的看護機器人和機場、銀行、高端酒店能見到的服務型機器人, 嚴格來說並不屬於家用機器人範疇。

儘管還有很大不確定性, 但亞馬遜 Vesta 機器人可能用到的障礙感應和避讓技術並不會讓我們感到陌生。

最常見的是基於紅外的障礙感應系統, 它通過紅外發光二極體和光敏接收管確定障礙物位置。

由於技術成熟、成本低廉且壽命較長, 這種方案常見於一些中低端掃地機器人產品上。

iRobot Roomba 500/700 全系和科沃斯的多個系列產品都採用了紅外障礙感應系統。

但它也有很明顯的缺點。 首先是定位精度差, 會導致掃地機器人路徑規劃很難做到全覆蓋。 其次, 紅外光對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穿透性較強, 而黑色障礙物能吸收不少照射在表面上的紅外光, 導致掃地機器人無法準確感應到這些物體。

掃地機器人智慧化潮流興起之後, 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將視覺定位系統(vSLAM)與新一代 RPS 鐳射測距系統相結合, 用於障礙物檢測和路徑規劃。

視覺定位系統需要攝像頭和處理器的圖像計算輔助, 精度和即時性都比較好。

而 RPS 鐳射測距的原理是通過安置在掃地機器人頂部的 360 度旋轉鐳射發射器獲得平面資訊。

一般來說, 同時採用這兩種測距導航技術的掃地機器人定位比較高端, iRobot 的 Roomba 900 系就是典型代表。

比 iRobot 更誇張的是韓國 LG 的 HOM-BOT 系列, 三款掃地機器人都配備了朝上、朝下共兩枚攝像頭, 個別型號還搭載著超聲波感測器。 除了能測距和導航, 朝上的攝像頭還可以通過手機 App 遠端控制和拍照。

此外, LG 的掃地機器人還能通過 Google Assistant 或 Alexa 助手用語音控制。

對於亞馬遜來說, 它在智慧家居領域的野心已經不滿足於僅讓硬體製造商接入 Alexa 語音助手這麼簡單了。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 亞馬遜陸續收購無線攝像頭初創公司 Blink 和智慧門鈴製造商 Ring, 意味著這家電商公司渴望在智慧家居領域獲得更多掌控權。 技術和研發層面, 2004 年成立的 Lab126 實驗室已經通過 Echo Show、Echo Spot 等產品積累了非常豐富的電腦視覺研發經驗。 今年初對公眾開放的 Amazon Go 便利店, 也讓外界領略了亞馬遜在 CV 上的實力。 目前這個研發團隊由前蘋果高管 Max Paley 領導。

如果“Vesta”真的是一款掃地機器人, 我們看到的實用功能可能並不只是掃地、拍照、語音控制這麼簡單。

根據這位元知情人的描述, 推出 Vesta 的主要目的有可能是在家庭環境中 Echo 覆蓋不到的地方為用戶提供陪伴。

參考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4-23/amazon-is-said-to-be-working-on-another-big-bet-home-robot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