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探秘海派文化策源地!熟悉的風景裡,藏著你所不知的上海故事

由專家帶領, 對海派文化策源地進行深度探秘, 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百年土山灣、百年天主堂、百年天文臺、百年藏書樓、百年名校、百年電影、百年音樂……在徐家匯僅2.4平方公里區域內, 罕見地交融分佈著這些珍貴的歷史人文遺存, 見證了中國“最早看西方”的文明進程。

在每月最後一個週六, 由徐家匯源景區推出的海派文化策源地深度探秘活動, 吸引著越來越多渴望探尋上海歷史的市民。

眼下, 正是春風沉醉, 綠意盎然的季節。 海派文化策源地深度探秘活動, 這一次來到徐家匯公園。

■俯瞰徐家匯公園

當年民族工業崛起和海派文化流韻的彙集之地, 如今變成內涵豐富的城市綠地。

此次探秘活動, 邀請了兩位參與徐家匯公園設計、創意、建設和養護的年輕專家鮑騰飛和陸志佳, 帶著他們的奇思妙想和藝趣情懷, 為大家講綠。 然後, 在他們的親自帶領下,

看綠、品綠。 解讀百年海尚之地綠化的精妙創意, 探究徐家匯綠地中西交融的匯綠生態, 給都市人帶來的慢生活的美妙。

他們還帶領讀者, 走在公園內的最美花境, 一路解答著讀者有關植物的種種疑問。

■景觀天橋

昔日大中華橡膠廠高高聳立的煙囪、百代唱片公司所在地浪漫的法式小紅樓、經典的上海老城廂,

在一座貫穿東西的景觀天橋聯通下, 巧妙地把海派文化策源地的歷史人文故事, 與綠葉青蔥的景觀綠化設計融為一體, 河濱綠化、水生花園、慢行綠廊, 創意成徐家匯商圈及徐家匯源景區、衡複歷史風貌區的一個地標。

站在徐家匯公園大門口, 目光就會被那座醒目的紀念煙囪所吸引。 煙囪底下留有橡膠廠舊貌、唱片廠舊貌, 公園平面以及公園的簡介。

■紀念煙囪

■公園平面圖

景觀天橋是貫穿整個公園的“空中走廊”, 是木材、鋼鐵和玻璃的完美結合,

據悉, 這座橋也寓意著連接起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公園的整體佈局呈上海版圖狀, 而公園湖就被設計成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的形狀, 在時光橋下穿流而過。 四座象徵著徐浦、盧浦、南浦、楊浦大橋的小橋架起了“浦江”兩岸風光。 用青石、灰磚、紅木、綠樹等各種形象相糅合的老城廂靜靜佇立在那兒, 講述著老上海的那些往事。

■俯瞰徐家匯公園

而在衡山路一旁的中唱小紅樓,雖然已經改造成為一家餐廳和酒吧,但隨其保留下來的獨特歷史意義和它本身的高雅氣質,仍然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遠遠望去,小紅樓仿佛依舊在默默地錄刻著上海的聲音,低吟淺唱著老上海的故事。

小紅樓四周高大的懸鈴木將浪漫的法國情調深入到整個公園,營造出一種濃厚的海派風情。

■小紅樓

徐家匯公園始于天平路與肇嘉浜路交叉口的被保留下來的橡膠廠煙囪,終於宛平路與衡山路交叉口的2005年法國馬賽市政府贈送的“希望之泉”。

將上海的歷史和對未來的展望,訴說在這塊“畫卷”上。

■雕塑《希望之泉》

探尋海派文化策源地活動自去年啟動以來,深受市民喜愛。

該活動最大的特色是,先聽一場來自專家的引經據典的專業解密和生動講述,然後再由專家帶領,進行探尋體驗。一位讀者說,這樣的深度體驗遊,讓人身臨實地,與海納百川的神奇相伴,感受到經久不息的海派文化魅力。

據悉,下一站,5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匯游徐家匯”的地點將是土山灣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通過徐家匯源景區公眾號和相關網站提前報名和預約。

■俯瞰徐家匯公園

而在衡山路一旁的中唱小紅樓,雖然已經改造成為一家餐廳和酒吧,但隨其保留下來的獨特歷史意義和它本身的高雅氣質,仍然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遠遠望去,小紅樓仿佛依舊在默默地錄刻著上海的聲音,低吟淺唱著老上海的故事。

小紅樓四周高大的懸鈴木將浪漫的法國情調深入到整個公園,營造出一種濃厚的海派風情。

■小紅樓

徐家匯公園始于天平路與肇嘉浜路交叉口的被保留下來的橡膠廠煙囪,終於宛平路與衡山路交叉口的2005年法國馬賽市政府贈送的“希望之泉”。

將上海的歷史和對未來的展望,訴說在這塊“畫卷”上。

■雕塑《希望之泉》

探尋海派文化策源地活動自去年啟動以來,深受市民喜愛。

該活動最大的特色是,先聽一場來自專家的引經據典的專業解密和生動講述,然後再由專家帶領,進行探尋體驗。一位讀者說,這樣的深度體驗遊,讓人身臨實地,與海納百川的神奇相伴,感受到經久不息的海派文化魅力。

據悉,下一站,5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匯游徐家匯”的地點將是土山灣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通過徐家匯源景區公眾號和相關網站提前報名和預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