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權威發佈|山東省發佈2018年第一季度環境品質狀況

權威發佈

今天上午,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邀請省環保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 介紹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水氣環境品質狀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任務完成情況等全省環保重點工作, 同時圍繞近期環保重點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由省政府新聞辦主任、省政府新聞發言人魏長民主持。

全省大氣環境品質狀況, 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

(一)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情況

2018年第一季度, 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70μg/m3, 同比下降14.6%;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21μg/m3, 同比下降11.0%;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23μg/m3, 同比下降39.5%;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40μg/m3, 同比下降9.1%;重污染天數平均為5.8天, 同比減少3.4天;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6.47, 同比下降12.0%;優良率平均為60.9%, 同比增加7.5個百分點。

(二)生態補償考核情況

2018年第一季度, 省級財政共補償16市(威海市不參與本年度空氣生態補償)資金19631萬元,

聊城市獲得生態補償資金最多, 為1980萬元。

全省水環境品質狀況, 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

(一)地表水方面

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中, 2018年第一季度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為50.6%, 較去年同期下降8.4個百分點;劣於五類水體斷面比例為7.2%, 較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 17市中, 棗莊、濰坊、濟寧、泰安4市水質優良比例未達到省級分解的年度目標, 濱州、菏澤、淄博(受上游影響)3市劣於五類水體斷面比例未達到省級分解的年度目標。 有20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未達到年度目標要求, 其中濟寧7個, 棗莊、濱州各3個, 泰安、菏澤各2個, 淄博、萊蕪、日照各1個。 國控入海及省控河流中, 有32.8%的斷面水質未達到年度目標或劣於五類,

其中煙臺、濱州2市超標斷面均為5個;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威海等9市各1個。

(二)飲用水方面

2018年第一季度, 全省5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 51個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達成率為98.1%, 達到年度目標要求。

(三)黑臭水體方面

2018年第一季度, 全省17市城市建成區的165個黑臭水體中, 153個已整治完成, 總體整治完成率為92.7%, 完成了年度任務。 17市中菏澤市尚未達到70%的年度目標要求。

全省環保執法情況

2018年第一季度, 全省環保部門實施處罰環境違法案件4088件, 罰款2億元, 其中, 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8件,罰款1261.38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21件;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案件9件;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135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8件。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任務完成情況

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情況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 7個傳輸通道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情況相比去年同期全面改善, 均全面完成了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的改善目標。 其中, SO2平均濃度為26μg/m3, 比去年同期改善36.6%;NO2平均濃度為49μg/m3, 比去年同期改善5.8%;PM10平均濃度為129μg/m3, 比去年同期改善15.7%;PM2.5平均濃度為73μg/m3, 比去年同期改善22.3%。 改善幅度均高於全省和非傳輸通道城市平均水準。

(二)攻堅行動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1.空氣品質監測網路體系建設

7個傳輸通道城市共建設了67個城市站, 包括29個國控站和38個省控站;縣級站共建設了103個;濟南杏林水庫作為區域站;省級、濟南、德州各建設了1個超級監測站。

2.“散亂汙”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

7個傳輸通道城市共摸底排查55227家“散亂汙”企業, 其中清理取締類19467家, 整改提升類35760家。 占全省排查並完成整治“散亂汙”企業數量的65.0%。

3.散煤污染綜合治理

全面完成以氣代煤、以電代煤任務。 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57.04萬戶, 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4.燃煤鍋爐整治

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淘汰燃煤小鍋爐15704台, 占全省數量的40.3%;368台單機10萬千瓦以下燃煤小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占全省數量的44.8%;368台10蒸噸以上鍋爐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占全省數量的32.2%。

5.無組織排放排查和改造

組織開展了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狀況摸底排查工作, 對無組織排放點實施提升改造和專項治理, 建立了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通過採取密閉、防風抑塵、灑水、噴淋、苫蓋等措施,進一步加強無組織粉塵的管理。同時督促企業制定無組織排放改造方案,對未落實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實施停產整治,納入冬季錯峰生產方案。

6.重點行業綜合治理

實施重點行業VOCs專項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856家重點工業企業VOCs治理工作,實際完成1134家。

7.重點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按國家、省要求,截至2018年3月31日,7個傳輸通道城市已完成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813家排汙單位的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8.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嚴格落實國家、省對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均出臺了錯峰生產調控措施實施方案,共確定2013家錯峰生產調控企業名單。

9.移動源污染排放管控

按照國家、省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加油站於2017年10月1日全面銷售國VI標準汽柴油,禁售普通柴油。嚴查貨車超標排放行為,截至2018年3月31日,濟南共組織開展重型柴油車專項監督檢查405次,抽檢車輛5.40萬輛(次),發現存在超標排放、排放黑煙、逾期未檢驗等各種違法行為的車輛1.92萬輛(次);淄博共查處貨車超載9044起、冒黑煙1034起、遺灑飄散5882起,建設了10套重型柴油車輛黑煙抓拍系統;聊城共查處逾期未檢驗重型柴油車107輛,冒黑煙重型柴油車715輛;濱州共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8460起。同時強化工程機械污染防治,其中濟南初步建立了1100餘工地、1055台工程施工機械管理台賬,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檢查施工工地79個,檢查施工機械236台,對排放黑煙等明顯可視污染物的109台機械,要求相關業主單位及時維修整治。

10.重污染天氣應對

根據環保部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組織力量對全市及各縣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開展修訂工作,建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專案清單,同時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統一發佈的區域應急聯動要求,認真落實減排措施,切實降低污染物峰值。

11.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專案開展情況

7個傳輸通道城市均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專案,“一市一策”跟蹤研究,開展精細化來源解析,其中濟南、濟寧、德州3市建立了空氣環境監管平臺,實現了對環境品質及污染源排放情況的監測、動態分析、即時監管和網格化管理,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廠一策”精准方案。

12.環保部強化督查組、巡查組、特別機動組等督查交辦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抓好環保部強化督查問題督辦。2017年4月7日至7月28日期間,強化督查組在我省共檢查企業12355家次,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8241家次,約占檢查總數的66.7%。目前已整改完成8233個,完成率99.9%。2017年9月8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間,強化督查進入秋冬季攻堅行動強化督查階段,攻堅行動強化督查組在我省共檢查點位34412個,共發現問題1907個,約占檢查總數的5.5%。目前發現的問題已整改完成1904個,完成率99.8%。

二是抓好省級強化督查調度督辦。自2017年10月起,全省環保系統共抽調194名執法人員分成17個組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省級強化督查、巡查,截至2018年3月26日,強化督查過程中共檢查污染源23620處,發現問題6321個,問題發現率26.8%;同時,對督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巡查,共巡查污染源3730處,巡查覆蓋率59.0%,已完成整改的有3229處,整改完成率86.6%。

建立了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通過採取密閉、防風抑塵、灑水、噴淋、苫蓋等措施,進一步加強無組織粉塵的管理。同時督促企業制定無組織排放改造方案,對未落實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實施停產整治,納入冬季錯峰生產方案。

6.重點行業綜合治理

實施重點行業VOCs專項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856家重點工業企業VOCs治理工作,實際完成1134家。

7.重點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按國家、省要求,截至2018年3月31日,7個傳輸通道城市已完成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813家排汙單位的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8.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嚴格落實國家、省對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均出臺了錯峰生產調控措施實施方案,共確定2013家錯峰生產調控企業名單。

9.移動源污染排放管控

按照國家、省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加油站於2017年10月1日全面銷售國VI標準汽柴油,禁售普通柴油。嚴查貨車超標排放行為,截至2018年3月31日,濟南共組織開展重型柴油車專項監督檢查405次,抽檢車輛5.40萬輛(次),發現存在超標排放、排放黑煙、逾期未檢驗等各種違法行為的車輛1.92萬輛(次);淄博共查處貨車超載9044起、冒黑煙1034起、遺灑飄散5882起,建設了10套重型柴油車輛黑煙抓拍系統;聊城共查處逾期未檢驗重型柴油車107輛,冒黑煙重型柴油車715輛;濱州共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8460起。同時強化工程機械污染防治,其中濟南初步建立了1100餘工地、1055台工程施工機械管理台賬,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檢查施工工地79個,檢查施工機械236台,對排放黑煙等明顯可視污染物的109台機械,要求相關業主單位及時維修整治。

10.重污染天氣應對

根據環保部要求,7個傳輸通道城市組織力量對全市及各縣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開展修訂工作,建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專案清單,同時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統一發佈的區域應急聯動要求,認真落實減排措施,切實降低污染物峰值。

11.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專案開展情況

7個傳輸通道城市均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專案,“一市一策”跟蹤研究,開展精細化來源解析,其中濟南、濟寧、德州3市建立了空氣環境監管平臺,實現了對環境品質及污染源排放情況的監測、動態分析、即時監管和網格化管理,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廠一策”精准方案。

12.環保部強化督查組、巡查組、特別機動組等督查交辦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抓好環保部強化督查問題督辦。2017年4月7日至7月28日期間,強化督查組在我省共檢查企業12355家次,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8241家次,約占檢查總數的66.7%。目前已整改完成8233個,完成率99.9%。2017年9月8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間,強化督查進入秋冬季攻堅行動強化督查階段,攻堅行動強化督查組在我省共檢查點位34412個,共發現問題1907個,約占檢查總數的5.5%。目前發現的問題已整改完成1904個,完成率99.8%。

二是抓好省級強化督查調度督辦。自2017年10月起,全省環保系統共抽調194名執法人員分成17個組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省級強化督查、巡查,截至2018年3月26日,強化督查過程中共檢查污染源23620處,發現問題6321個,問題發現率26.8%;同時,對督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巡查,共巡查污染源3730處,巡查覆蓋率59.0%,已完成整改的有3229處,整改完成率86.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