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生家長必看準備攻略:4月別瞎忙,5月不緊張,6月莫彷徨!

有人說高考之年就是:度過一年煎熬時間, 完成一張志願表格, 取得一個高考分數, 贏取一份錄取通知。

現在高考僅剩40多天, 考生忙於緊張複習, 作為“後勤部長”的高考生家長, 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佈局, 幫助孩子成就夢想、實現願望呢?學習哥總結為“4月不瞎忙、5月不緊張、6月莫彷徨”, 以下內容大家並不陌生, 但真正能做到這些, 需要你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 用真心誠心和愛心去做, 才能完成。

1.考生不自信, 家長多鼓勵

4月份, 隨著三輪複習的開始, 一部分高三生因為對自己自信不足、壓力大, 產生了放棄的想法。

建議各位家長多鼓勵孩子, 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勵志的話, 比如“平時發現的問題越多, 就意味著你高考時出錯的幾率越小”“排名的目的是為了和過去的自己比較”……

2.知識不到位, 補課不盲目

四月底, 孩子起早貪黑加班加點, 在學校每個知識點至少重複三遍以上, 核心重點知識將訓練五遍以上, 如果你的孩子還需要補習, 明顯的態度問題, 態度不行補態度、方法不行補方法、知識不行補知識, 不能錯位, 要對症下藥。

既然補課如此流行, 有三種孩子可以考慮補習。

一是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的慢孩子, 則需要一個耐心細緻的不厭其煩的補課老師。

二是曾經掉隊基礎差現在特別想學的孩子, 則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能把新舊知識很快聯繫起來的補課老師。

三是週末自己管不住家長也管不住的孩子, 則需要一個操縱欲強的嚴格的監工陪讀式的補課老師。

3.心理關心要細緻, 物質關心要科學

孩子迎接考試, 家長做好後勤保證, 這是每位家長都必須具有的服務意識。 但家長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孩子正在那冥思苦想, 爸爸走來好心相問:“複習得怎樣了?”媽媽端來一杯熱湯:“先喝了再複習”, 此時, 孩子不得不切斷思路……

另有一些家長, 模擬考也怕孩子吃不好, 影響了考試, 於是就努力改善伙食。 結果大魚大肉, 使孩子生理失調, 學習精力不濟, 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更有一些家長, 從廣告上東查西找, 給孩子買營養品、補腦液一類, 希望創造以吃促學的奇跡。

從曾經這樣“吃”的同學反映的實效性看, 往往是白花錢, 不頂事。 因此, 家長的心理關心要細緻, 物質關心要科學。 平時住校的孩子, 考試期間仍應住校。 家長平時不常到學校看孩子, 考前和考試期間也沒有必要伴在身邊。

4.營造好環境, 睡眠有保障

孩子週末放假在家的時候, 早上不用太早叫他們起床。 高三的作息時間一般都是每天早上不到6點就要起床, 晚上10點多以後才下晚自習, 11點以後才能入睡。 週末放假時間可以稍作調整, 讓他們“緩口氣”。 同時, 這裡建議各位家長引導孩子午睡, 保證好充足的睡眠。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 有些家長喜歡聚會, 但只要孩子在家的話, 請儘量不要讓朋友聚集到自己家裡打牌、高談闊論,

幫助他們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和學習環境。

5.“資訊採集員”, 更要及時又準確

進入4月份, 各類高招資訊陸續密集發佈, 而高三生正進行緊張的複習, 花大量時間關注招生政策不太現實, 這項重任就落在了家長的身上。 如果在這之前你未能及時就位, 四、五月份必須開始“惡補”!具體包括:

(1)資料準備。

上一年高考的大致情況、所在中學的高考情況、所在中學在區和市的情況、中學及區的排名與區及市排名的對應關係, 這些資料一般從網上都能找到。

説明孩子整理各科的資料, 試卷歸類, 錯題整理, 這樣可以節省孩子寶貴的時間。 但不要擅自幫孩子整理, 因為孩子有孩子的習慣。

(2)知識準備

家長要瞭解一些主要學校或孩子感興趣的學校及專業的基本情況,

未來走勢, 發展方向, 培養目標, 就業讀研出國的前景。 熱門學科、長線專業, 以及各個專業主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 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運用。

家長要為孩子分擔一些有關高考高招錄取方面知識。 主要包括:批次, 級差、各種號碼、各種成績及自主招加分、提檔線, 順序志願、平等志願等等。

家長還要熟悉招生錄取流程及相關錄取規則, 能讀懂招生章程, 做到孩子有問必答, 有答必准。

(3)定位準備

每次模考, 家長要歸納孩子各次各科的考試成績表, 準備一份表格, 記錄孩子各次各科的考試成績及排名。

家長要積極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幫助孩子制定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 這樣有利於高考時的學校和專業的選擇。特別是孩子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

要幫助孩子做好各項定位,包括各類學校的定位,孩子目標學校的定位,孩子目標專業的定位,以及學校和專業的要求。

關注孩子的學科優劣勢,以及身體狀況。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所有的專業。有很多專業對部分學科成績或身體狀況有明確的要求。

(4)加分準備

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力爭拿到政策性加分和自主招生認定加分。高考裸考分是全國糧票,政策性加分是地方糧票,自主招生認定分就是學校食堂的飯票。這幾種票都有用,能拿到的盡可能都拿到手,並瞭解各種類型分數的用法和使用要求。

(5)志願準備

志願準備是家長高考之年各項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因該說到了高考關鍵時期了,這個階段的學生和家長心理都是很焦急的。大多人的心理是這樣的,趕緊渡過去吧,否則就要崩潰了。

其實越到後期,心理狀態越是關鍵,某種程度上說大考比的就是心態,一定要堅持住,誰能挺住誰就是勝利者。在後續這段時間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高考無戰爭”、“看透不說透”

離高考越來越近,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製造一個一切為了學生的高考緊張沉悶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於高考;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複習方式、尊重孩子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

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準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2.守住平常心,期望不過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的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為家長長臉,為家族爭光。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準,使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瞭解孩子的實際水準,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3.不過分關愛,不過度保護

孩子快要大考,飲食睡眠,父母自然牽腸掛肚。但是過度的關愛和保護,會弄得家裡氣氛緊張。而緊張的家庭氣氛,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感,給孩子幫倒忙。

關於睡。家長應該這樣指導孩子:困了就睡,不困就學,躺在床上睡得著就睡,睡不著就翻翻書,只是別看小說。這樣,入睡反倒容易。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也無所謂。孩子考前如果沒休息好,家長也要鼓勵他挺起胸膛,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

關於吃。建議是:比日常生活水準略微高一點就行。孩子在靜心複習時,父母不要一會兒送補品,一會兒送水果,這些做法只會擾亂孩子。

4.招生章程集中發佈,繼續做好資訊收集員

5月,是高校招生章程集中發佈的時期,更是家長仔細研究招生章程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家長掌握好了,7月份的志願填報才能把握住孩子報考方向,不至於被別人忽悠,上當受騙或莫名退檔!以下幾點是考生、家長需要關注的!!

(1)招生章程

在陽光高考網資訊平臺上有相關專題,不斷更新最新院校招生章程。另外,家長可以從本省招辦下發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或登錄各高校的官方網站查看。

(2)重點看招生章程中的6個重點

高校情況、加分政策、投檔比例、專業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3)閱讀招生章程的注意事項:

建議:必須拿著筆,對著招生章程逐字逐句閱讀,有疑問、重點處狠狠標記。

專業術語不能想當然,必須逐個瞭解。

比如專業錄取原則:從分配專業的規則方面看,專業錄取主要有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三種方式。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那麼,我們家長就必須首先瞭解一下什麼是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優劣勢是什麼?

對“圈定院校”的報考要求了然於胸

在報考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對於提前“圈定”的目標學校(也就是想要報考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所規定的每一項內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部分學校的“特殊要求”。

比如:有的學校在《招生章程》裡明確要求不招收非第一志願學生或只招收部分第二志願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的學校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男生身高不低於1.70米,體重不低於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於1.60米,體重不低於45公斤等;有的學校不招收往屆生;還有的學校對錄取學生的男女比例也有要求等。

招生章程中表述含糊、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諮詢

針對《招生章程》中一些表述不太清楚或容易產生誤解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也一定要提前諮詢清楚,如學費問題,一些高校在《招生簡章》中將各專業所需學費數額規定得清清楚楚,但有些高校卻在打馬虎眼兒,沒有注明具體學費數額多少,只公佈一句“學校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專案和收費標準收費”。

明確學位和頒發證書等資訊

關於二級學院問題,個別高校公佈的《招生簡章》中,不但沒有注明二級學院的文憑種類,反而以這些文憑與校本部文憑沒有差異為招生宣傳主要著眼點,結果導致二級學院學生畢業時與校方矛盾重重,更有甚者引發了群體性事件。

6月來臨,準備多年的高考學子們,終於即將奔赴考場,除了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試,6月還有高考出分,志願填報等眾多熱點。6月對高考生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月!

1.做好考前準備,輕鬆迎接考試

6月7日、8日,高三考生將走向高考考場,檢驗十多年的學習成果。考試前,家長們要幫助孩子調整好飲食和心理狀態,説明孩子放鬆心情迎接最後的挑戰!考前兩天,要對高考考場進行踩場,制定好出行路線,並盤點好考試當天所用物品。

考前提醒孩子查看准考證,明確考試地點,確定應試兩天的出行方式、路線,還要適當進行身體放鬆練習,保持良好睡眠,力爭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

2.孩子若沒考好,家長應包容與鼓勵

俗話說,高考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通過的不多,因此,有人考得好,有人卻失利。考得好,家長、孩子皆大歡喜,這時家庭關係一般都朝正面、積極的方向發展;考得不好,常見的情形是:一家人都籠罩在愁雲慘澹之中。更有家長指責孩子不努力、譏諷孩子笨等。

特別提醒家長,孩子高考失利,應該理性判斷失利的原因,多理解、包容孩子。大部分孩子考試失利後都很難過,甚至心灰意冷,家長這時還指責,只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在孩子失敗受挫的時候,要做的是理解、包容、鼓勵孩子,讓孩子儘快恢復自信,為接下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3.考後放鬆,要做到張弛有度

高考結束後,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如釋重負,首先想到的就是放鬆。將平日因為怕影響學習成績而不能做,或被家長禁止做的事情通通做一遍,如睡到自然醒、整日與同學聚會遊玩,甚至通宵玩電腦遊戲、泡吧等,而大部分家長也對孩子考後的這種行為大開“綠燈”。

高考後,孩子剛從單純的學習生活走出來,面對五光十色的社會,很容易失去判斷力,染上壞習慣,如吸煙、喝酒,或者毫無節制地沉溺電腦遊戲中,以致影響今後的生活,因此,面對孩子考後的放鬆,家長也要把把關,讓孩子的放鬆做到張弛有度。

4、志願填報時

志願填報根據各省市政策及批次劃分,多集中在6、7月分進行!家長要多瞭解志願基礎知識,用好“一分一段”、高校招生章程等材料,認真研讀相關政策和資訊,統籌分析,拉開志願梯度,合理填報。

另外軍檢政審等相關工作也在本月展開。報考軍事類院校的考生要根據通知,按時參加政審、軍檢、面試等。

(1)正確識別“興趣”是第一步

讓孩子拆分複雜的“興趣”,找到其中與高校開設專業直接相關的內容。但是注意一點,對於國內高中生來講,大部分人的興趣其實很“狹隘”,很多學生因為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社會實踐、眼界等因素的限制,對興趣的感知偏狹隘,所以莫把此“興趣”當彼興趣。

家長可以找一些職業規劃、性格分析的工具,説明孩子認識清楚自身的需求和特色,在高校開設專業中找到與自己契合度最高的方向。建議先選擇科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選擇延展性高的基礎學科專業。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瞭解各個專業,對專業有了更多的認識再有目的地進入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具體方向。

建議採用大類選擇法。如果孩子沒有特別排斥的專業,也沒有時間去體驗不同的工作場景與內容,並且家長也不願意請專業機構為孩子作出判斷與選擇,那麼還有最後一種方法,就是選擇大類專業。現在有很多高校實行通識教育、大類招生,學生可以在入校之後先學習一些基礎課程,一年或二年之後再去選擇專業方向。填報時選擇這一類高校,可以暫時解決選擇專業的問題,等到孩子在學習期間對某些專業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許可以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2)一定處理好“興趣”和“專業”的關係

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在幫孩子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不僅要考慮“我孩子是否喜歡這個專業”,還要考慮“我孩子是否合適這個專業”,前者是興趣,後者是能力。

(3)“興趣”不明,還可以這樣選專業

使用排除法

通過和孩子溝通,把他不能接受的職業或者大學的學科專業類別先除掉。

選擇基礎學科專業

在興趣不聚焦的本科階段學習基礎學科專業,為以後的再次選擇奠定深厚的基礎,留出更大空間的轉換空間。可在大學四年期間找到興趣點後,到研究生階段再依興趣做學科專業的選擇。

通過專業測評工具看看感興趣、適合的專業

比如,會計專業一定程度上要求嚴謹認真,那麼外向型性格學生很多就不適合了,而且要求也較嚴,得考從業資格,初級等等才可以畢業,有的學校這樣要求。

總之,“高考考學生,志願考家長!”

這樣有利於高考時的學校和專業的選擇。特別是孩子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

要幫助孩子做好各項定位,包括各類學校的定位,孩子目標學校的定位,孩子目標專業的定位,以及學校和專業的要求。

關注孩子的學科優劣勢,以及身體狀況。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所有的專業。有很多專業對部分學科成績或身體狀況有明確的要求。

(4)加分準備

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力爭拿到政策性加分和自主招生認定加分。高考裸考分是全國糧票,政策性加分是地方糧票,自主招生認定分就是學校食堂的飯票。這幾種票都有用,能拿到的盡可能都拿到手,並瞭解各種類型分數的用法和使用要求。

(5)志願準備

志願準備是家長高考之年各項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因該說到了高考關鍵時期了,這個階段的學生和家長心理都是很焦急的。大多人的心理是這樣的,趕緊渡過去吧,否則就要崩潰了。

其實越到後期,心理狀態越是關鍵,某種程度上說大考比的就是心態,一定要堅持住,誰能挺住誰就是勝利者。在後續這段時間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高考無戰爭”、“看透不說透”

離高考越來越近,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製造一個一切為了學生的高考緊張沉悶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於高考;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複習方式、尊重孩子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

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準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2.守住平常心,期望不過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的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為家長長臉,為家族爭光。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準,使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瞭解孩子的實際水準,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3.不過分關愛,不過度保護

孩子快要大考,飲食睡眠,父母自然牽腸掛肚。但是過度的關愛和保護,會弄得家裡氣氛緊張。而緊張的家庭氣氛,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感,給孩子幫倒忙。

關於睡。家長應該這樣指導孩子:困了就睡,不困就學,躺在床上睡得著就睡,睡不著就翻翻書,只是別看小說。這樣,入睡反倒容易。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也無所謂。孩子考前如果沒休息好,家長也要鼓勵他挺起胸膛,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

關於吃。建議是:比日常生活水準略微高一點就行。孩子在靜心複習時,父母不要一會兒送補品,一會兒送水果,這些做法只會擾亂孩子。

4.招生章程集中發佈,繼續做好資訊收集員

5月,是高校招生章程集中發佈的時期,更是家長仔細研究招生章程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家長掌握好了,7月份的志願填報才能把握住孩子報考方向,不至於被別人忽悠,上當受騙或莫名退檔!以下幾點是考生、家長需要關注的!!

(1)招生章程

在陽光高考網資訊平臺上有相關專題,不斷更新最新院校招生章程。另外,家長可以從本省招辦下發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或登錄各高校的官方網站查看。

(2)重點看招生章程中的6個重點

高校情況、加分政策、投檔比例、專業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3)閱讀招生章程的注意事項:

建議:必須拿著筆,對著招生章程逐字逐句閱讀,有疑問、重點處狠狠標記。

專業術語不能想當然,必須逐個瞭解。

比如專業錄取原則:從分配專業的規則方面看,專業錄取主要有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三種方式。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那麼,我們家長就必須首先瞭解一下什麼是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優劣勢是什麼?

對“圈定院校”的報考要求了然於胸

在報考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對於提前“圈定”的目標學校(也就是想要報考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所規定的每一項內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部分學校的“特殊要求”。

比如:有的學校在《招生章程》裡明確要求不招收非第一志願學生或只招收部分第二志願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的學校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男生身高不低於1.70米,體重不低於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於1.60米,體重不低於45公斤等;有的學校不招收往屆生;還有的學校對錄取學生的男女比例也有要求等。

招生章程中表述含糊、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諮詢

針對《招生章程》中一些表述不太清楚或容易產生誤解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也一定要提前諮詢清楚,如學費問題,一些高校在《招生簡章》中將各專業所需學費數額規定得清清楚楚,但有些高校卻在打馬虎眼兒,沒有注明具體學費數額多少,只公佈一句“學校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專案和收費標準收費”。

明確學位和頒發證書等資訊

關於二級學院問題,個別高校公佈的《招生簡章》中,不但沒有注明二級學院的文憑種類,反而以這些文憑與校本部文憑沒有差異為招生宣傳主要著眼點,結果導致二級學院學生畢業時與校方矛盾重重,更有甚者引發了群體性事件。

6月來臨,準備多年的高考學子們,終於即將奔赴考場,除了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試,6月還有高考出分,志願填報等眾多熱點。6月對高考生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月!

1.做好考前準備,輕鬆迎接考試

6月7日、8日,高三考生將走向高考考場,檢驗十多年的學習成果。考試前,家長們要幫助孩子調整好飲食和心理狀態,説明孩子放鬆心情迎接最後的挑戰!考前兩天,要對高考考場進行踩場,制定好出行路線,並盤點好考試當天所用物品。

考前提醒孩子查看准考證,明確考試地點,確定應試兩天的出行方式、路線,還要適當進行身體放鬆練習,保持良好睡眠,力爭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

2.孩子若沒考好,家長應包容與鼓勵

俗話說,高考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通過的不多,因此,有人考得好,有人卻失利。考得好,家長、孩子皆大歡喜,這時家庭關係一般都朝正面、積極的方向發展;考得不好,常見的情形是:一家人都籠罩在愁雲慘澹之中。更有家長指責孩子不努力、譏諷孩子笨等。

特別提醒家長,孩子高考失利,應該理性判斷失利的原因,多理解、包容孩子。大部分孩子考試失利後都很難過,甚至心灰意冷,家長這時還指責,只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在孩子失敗受挫的時候,要做的是理解、包容、鼓勵孩子,讓孩子儘快恢復自信,為接下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3.考後放鬆,要做到張弛有度

高考結束後,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如釋重負,首先想到的就是放鬆。將平日因為怕影響學習成績而不能做,或被家長禁止做的事情通通做一遍,如睡到自然醒、整日與同學聚會遊玩,甚至通宵玩電腦遊戲、泡吧等,而大部分家長也對孩子考後的這種行為大開“綠燈”。

高考後,孩子剛從單純的學習生活走出來,面對五光十色的社會,很容易失去判斷力,染上壞習慣,如吸煙、喝酒,或者毫無節制地沉溺電腦遊戲中,以致影響今後的生活,因此,面對孩子考後的放鬆,家長也要把把關,讓孩子的放鬆做到張弛有度。

4、志願填報時

志願填報根據各省市政策及批次劃分,多集中在6、7月分進行!家長要多瞭解志願基礎知識,用好“一分一段”、高校招生章程等材料,認真研讀相關政策和資訊,統籌分析,拉開志願梯度,合理填報。

另外軍檢政審等相關工作也在本月展開。報考軍事類院校的考生要根據通知,按時參加政審、軍檢、面試等。

(1)正確識別“興趣”是第一步

讓孩子拆分複雜的“興趣”,找到其中與高校開設專業直接相關的內容。但是注意一點,對於國內高中生來講,大部分人的興趣其實很“狹隘”,很多學生因為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社會實踐、眼界等因素的限制,對興趣的感知偏狹隘,所以莫把此“興趣”當彼興趣。

家長可以找一些職業規劃、性格分析的工具,説明孩子認識清楚自身的需求和特色,在高校開設專業中找到與自己契合度最高的方向。建議先選擇科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選擇延展性高的基礎學科專業。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瞭解各個專業,對專業有了更多的認識再有目的地進入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具體方向。

建議採用大類選擇法。如果孩子沒有特別排斥的專業,也沒有時間去體驗不同的工作場景與內容,並且家長也不願意請專業機構為孩子作出判斷與選擇,那麼還有最後一種方法,就是選擇大類專業。現在有很多高校實行通識教育、大類招生,學生可以在入校之後先學習一些基礎課程,一年或二年之後再去選擇專業方向。填報時選擇這一類高校,可以暫時解決選擇專業的問題,等到孩子在學習期間對某些專業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許可以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2)一定處理好“興趣”和“專業”的關係

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在幫孩子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不僅要考慮“我孩子是否喜歡這個專業”,還要考慮“我孩子是否合適這個專業”,前者是興趣,後者是能力。

(3)“興趣”不明,還可以這樣選專業

使用排除法

通過和孩子溝通,把他不能接受的職業或者大學的學科專業類別先除掉。

選擇基礎學科專業

在興趣不聚焦的本科階段學習基礎學科專業,為以後的再次選擇奠定深厚的基礎,留出更大空間的轉換空間。可在大學四年期間找到興趣點後,到研究生階段再依興趣做學科專業的選擇。

通過專業測評工具看看感興趣、適合的專業

比如,會計專業一定程度上要求嚴謹認真,那麼外向型性格學生很多就不適合了,而且要求也較嚴,得考從業資格,初級等等才可以畢業,有的學校這樣要求。

總之,“高考考學生,志願考家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