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我連普通樹種稼接都沒試過,有人開始玩山松稼接了

嫁接可以改良品質, 提高觀賞效果, 故嫁接也經常運用在盆景創作中。 雜木盆景由於坯材的萌芽力強, 下山的第一刀往往是截短過高的主幹, 利用樁基理想的側枝培育為新生主幹, 進行矮化, 濃縮為盆中之景。 但是, 對於有天生麗質的樁基而又幹高枝瘦的山松就不能截幹矮化, 採用嫁接“改冠”, 化醜為美, 是創作這類山松盆景的良好方法。

山松盆景美在皮層鱗甲厚, 但又正因為如此, 加上松脂多, 嫁接難度比雜木大。 因此, 山松盆景嫁接, 必須先育壯樹, 讓其瘋生, 把嫁接枝育成“肥仔枝”, 然後才能嫁接。 梧州山松盆景嫁接, 多採用靠接和穿苗嫁接。 靠接有兩種, 一種是培育小苗靠接, 另一種是帶枝靠接, 帶枝靠接又有原樁帶枝靠接和盆樹間帶枝靠接。

培育小苗靠接:先把山上兩至三年生的小松挖回來, 培育於塑膠小盆(不宜用瓦盆, 瓦盆重而且容易破碎),

小苗成活後連樹帶盆掛上靠接。 這種小苗靠接一般用於樁基美、主幹高瘦的樁坯, 把小苗靠接在樁基最優秀的部位上, 用靠接的小苗培育為新枝幹, 待小苗成活後鋸掉原樁高瘦主幹, 剪除小苗根系。 山松是比較難嫁接的樹種, 鋸掉原樁主幹和剪除小苗根系, 一定要保證山松根系養分的輸送和樹冠的需求平衡, 分期分段把原樁主幹鋸掉, 把小苗的根系逐步剪去, 讓小苗的養分需求逐步轉移到原樁基的根系上, 小苗剪除根系“斷奶”最少要靠接一年以上。 靠接小苗“斷奶”後任其瘋長, 不要急於剪枝整型。

原樁帶枝靠接和盆樹間帶枝靠接:這種靠接多用在高瘦枝條上進行補枝。 瘦枝近身分枝少, 在遠遠的枝端才有幾根針葉, 這種山松無法縮枝迫芽, 只有拉枝靠接進行補枝, 待補枝成活後剪縮原樁高瘦枝。 拉枝靠接, 特別是原樁拉枝靠接, 親和力強, 生長迅速, 成活率高, 效果好。 不管是小苗靠接還是拉枝靠接, 介面一定要對準形成層, 然後把介面密封好。

穿苗嫁接的操作方法大體上與帶枝嫁接相同,

也是應用在沒有分枝的光枝上進行補枝。 帶枝靠接可以用一年至兩年生已木質化的枝條斜削靠接, 穿苗嫁接是用春季新長出的蠟燭狀的嫩苗鑽孔嫁接。 穿苗嫁接最好時機是每年春季二、三月(嶺南地區)進行。 在蠟燭狀新芽長到5cm-10cm長、直徑5mm-8mm、針葉末散發時最好。 2—3月氣溫低, 一般都在15℃—20℃左右, 這時針葉未散發, 芽苗未木質化, 松脂未開始大量流動。 春季是山松最旺盛的生長期, 芽苗穿孔後生長特別快, 介面很快吻合, 成活率高。 如果芽苗針葉已經散發變青, 就要把針葉剝掉。 芽苗和孔徑的大小, 掌握在孔徑比芽苗大1mm左右, 穿孔過小, 容易把芽苗拉斷, 穿孔過大, 難以癒合, 芽苗不能及時得到砧枝的養分輸送,
生長慢。 鑽孔用鋒利的鑽頭, 鑽得快, 時間短, 不發燒, 孔內不會出現毛刺, 孔內的木屑要吹噴清理。 穿苗拉出鑽孔3cm—5cm, 拉出過長, 不利於芽苗長出近身分枝。 山松蠟燭狀未木質化的芽苗很脆嫩, 穿苗前必須把枝條拉近到穿孔附近略加固定, 防止一步到位把芽苗拉斷。 芽苗過孔後再把枝條加固, 防止芽苗被風吹斷。 木質化了的枝條不宜用於穿孔嫁接。

經過穿孔的芽苗,有原枝和砧枝的養分輸送,它比未過孔的一段生長得快,未過孔的一段,若逐步停止生長直至回縮退化,說明嫁接成功。如果穿苗未出現加快生長,穿苗針葉雖然青綠,就不能說明嫁接成功,不能把原枝剪除。因為過孔芽苗未出現加快生長,說明介面未完全癒合,接苗沒有得到砧枝的養分輸送,還在只靠原枝的養分供給,過孔芽苗和未過孔的一段照樣同步生長。因此,只有在過孔的芽苗大於未過孔的一段,才能說明過孔芽苗得到了砧枝的養分供給,嫁接成功。

穿幹靠接:生長期在山松的幹上出枝的位置垂直穿孔貫穿,將直徑略同的枝條前端針葉用紙包住穿孔而過,縛紮固定,約一年時間可粘合切離,效果很好。

經過穿孔的芽苗,有原枝和砧枝的養分輸送,它比未過孔的一段生長得快,未過孔的一段,若逐步停止生長直至回縮退化,說明嫁接成功。如果穿苗未出現加快生長,穿苗針葉雖然青綠,就不能說明嫁接成功,不能把原枝剪除。因為過孔芽苗未出現加快生長,說明介面未完全癒合,接苗沒有得到砧枝的養分輸送,還在只靠原枝的養分供給,過孔芽苗和未過孔的一段照樣同步生長。因此,只有在過孔的芽苗大於未過孔的一段,才能說明過孔芽苗得到了砧枝的養分供給,嫁接成功。

穿幹靠接:生長期在山松的幹上出枝的位置垂直穿孔貫穿,將直徑略同的枝條前端針葉用紙包住穿孔而過,縛紮固定,約一年時間可粘合切離,效果很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