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岸國學論壇丨美英等六國留學生到平潭體驗國學文化,還有人說要把它帶回自己國家去~

中國國學文化博大精深,

浩如煙海, 大美美不盡言。

日前平潭舉辦的首屆兩岸國學論壇

吸引了好幾個外國留學生,

來聽一聽他們談這次

參加首屆兩岸國學論壇的感受吧~

4月23日-25日, 首屆兩岸國學論壇在中國平潭開展, 這個論壇共吸引了美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尼泊爾等6個國家的留學生到此體驗中國傳統國學文化。

來自美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尼泊爾等6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在學習中國剪紙

中國國學文化博大精深

“參加這次國學論壇活動收穫特別多, 我在試穿漢服的時候, 特別喜歡, 以至穿在身上都不願意脫下來;試彈古箏, 那琴聲悠揚悅耳, 能讓我的心情瞬間平靜下來, 這和彈吉他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福建師範大學留學生大龍如是談到了這次到中國平潭參加首屆兩岸國學論壇的感受。

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左一)、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二)在學習中國茶道

十九大代表、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說, 我們在國際上講中國故事, 往往都從講中國文化開始。 誠然, 國學所體現的中國文化是當今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這些外國友人來到中國留學的一部分原因,

正是被我國的國學文化所吸引。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說, 中國的國學文化博大精深, 他從小就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 這次參加兩岸國學論壇就是沖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而來,

比如剪紙、中國傳統服裝、古箏、油紙傘等, 都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文化符號。

細微處可見時代生命力

大龍說道, 他對中國國學的癡迷主要是小時候看的中國電影的影響, “我特別喜歡李小龍和成龍, 喜歡看關於中國功夫的中國電影。 ”他還特別自我介紹了他名字的來歷, “我中文名字為什麼叫大龍, 主要就是我在家中兄妹中是老大, 再加上我的偶像名字李小龍和成龍的龍。 ”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一)、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左二)在學習中國圍棋

習慣使用刀叉的他, 來中國留學第一次嘗試使用筷子時, 便對中國文化充滿了無限好奇, 特別想從細微處著手探秘中國文化。 就這樣, 他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慢慢開始學習和瞭解中國國學。

大龍還認為, 微信也是中國的一種文化。 雖然烏茲別克斯坦也有日常使用的通訊工具, 但是微信的實用性更強, 其作為一個通訊服務的軟體, 還可以提供買票、訂酒店、打車等一條龍服務, 這讓他非常興奮。

他還特別提到了阿裡巴巴的馬雲, 他說馬雲是他非常崇拜的一個中國商人,馬雲成功經驗的勵志演講,鼓舞了烏茲別克斯坦的人民,讓他們更加有目標和動力去工作和生活。

在大龍看來,無論是中國功夫和筷子,還是騰訊公司的微信和馬雲的成功經驗,這些細微之處,都是中國文化與時俱進的體現,也側面反映了中國國學文化所具有的時代生命力。

學中文,將中國國學文化帶回國

大龍說道,他目前正在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學習中文,來到中國已經有近四年的時間了。記得剛來中國時一點中文都不會說的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說,雖然當時有一個機會去英國學英語,但是在幾經思考之後,還是覺得來中國學中文更好,因為中國的發展很快,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中烏兩國關係友好,雙方貿易往來日益增多,他將來可以做一名翻譯,為雙方經貿發展助一臂之力。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二)在學習中國古箏

大龍說,他本科畢業後還準備在中國讀研,等將來畢業回國後,他計畫將中國國學文化帶回自己的國家,教他的同學、朋友們中國文化。如果以後有機會成為一名老師,他還想把這些中國文化傳授給學生。他認為,文化是要傳播的,他願日後成為中烏間的一個文化傳播使者。大龍還說到,他的弟弟也在開始學習中文。

中國國學浩如煙海,美不盡言

無獨有偶,深受中國傳統國學文化薰陶的還有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等人。珊珊說,中國文化擁有長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確很吸引人,靠短短幾年留學時間,肯定無法深入瞭解。作為即將畢業的大三留學生,她未來可能會繼續留在中國攻讀研究生,還會繼續學習中國國學文化。

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左一)、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二)

藏於簡單剪刀之下的剪紙透空藝術、黑白兩色寓意深厚的圍棋對弈、自然簡淨富有哲理的茶道、“國之顏面”的漢服之美風雅一身……中國國學浩如煙海,國學大美美不盡言。眼下,中國的國學文化正如磁石般深深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

文圖:胡光華 丁亞敏

他說馬雲是他非常崇拜的一個中國商人,馬雲成功經驗的勵志演講,鼓舞了烏茲別克斯坦的人民,讓他們更加有目標和動力去工作和生活。

在大龍看來,無論是中國功夫和筷子,還是騰訊公司的微信和馬雲的成功經驗,這些細微之處,都是中國文化與時俱進的體現,也側面反映了中國國學文化所具有的時代生命力。

學中文,將中國國學文化帶回國

大龍說道,他目前正在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學習中文,來到中國已經有近四年的時間了。記得剛來中國時一點中文都不會說的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說,雖然當時有一個機會去英國學英語,但是在幾經思考之後,還是覺得來中國學中文更好,因為中國的發展很快,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中烏兩國關係友好,雙方貿易往來日益增多,他將來可以做一名翻譯,為雙方經貿發展助一臂之力。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二)在學習中國古箏

大龍說,他本科畢業後還準備在中國讀研,等將來畢業回國後,他計畫將中國國學文化帶回自己的國家,教他的同學、朋友們中國文化。如果以後有機會成為一名老師,他還想把這些中國文化傳授給學生。他認為,文化是要傳播的,他願日後成為中烏間的一個文化傳播使者。大龍還說到,他的弟弟也在開始學習中文。

中國國學浩如煙海,美不盡言

無獨有偶,深受中國傳統國學文化薰陶的還有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等人。珊珊說,中國文化擁有長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確很吸引人,靠短短幾年留學時間,肯定無法深入瞭解。作為即將畢業的大三留學生,她未來可能會繼續留在中國攻讀研究生,還會繼續學習中國國學文化。

來自白俄羅斯的珊珊(左一)、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大龍(左二)

藏於簡單剪刀之下的剪紙透空藝術、黑白兩色寓意深厚的圍棋對弈、自然簡淨富有哲理的茶道、“國之顏面”的漢服之美風雅一身……中國國學浩如煙海,國學大美美不盡言。眼下,中國的國學文化正如磁石般深深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

文圖:胡光華 丁亞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