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又添王子!可這次的關注點全在凱特王妃的臉上

快醫

2018-04-2516:54

從伊莉莎白到戴安娜, 再到凱特王妃, 英國王室女性尤為受到民眾的愛戴和媒體關注。 從嫁入王室, 凱特王妃的身世以及和威廉王子的情緣便開始成為大眾、媒體的焦點;而今,

已為英國王室添了三丁的凱特王妃身上, 又出現了“焦點”——女人最怕提及的東西, 衰老。

注意凱特王妃的皮膚

從2013年到2018年, 5年時間, 媒體把聖瑪麗醫院前面的媒體照放在一起比較, 變化很大。 坊間一個常識是在街上看到一個白人,

你能非常清楚的區分她們是否生育過, 僅僅是通過皮膚和身材。 的確是這樣, 即便是“公爵夫人”, 生產三次, 即便全妝展現在鏡頭前, 仍掩蓋不了歲月的痕跡。

2013年, 喬治王子誕生

2015年, 夏洛特公主誕生

所以, 生孩子會加速女性的衰老嗎?各人種女性的衰老程度一樣嗎?

關於衰老, “東方人”抗衰老的基因很重要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在2016年的研究成果表示, 從分子層面(相較于基因), 不同人種在衰老這個問題上, 的確呈現出不同的速度。 該項研究表明, 拉美人的壽命更長,

他們的細胞衰老速度更為緩慢, 科學家將這種現象成為“拉美族裔悖論”。

6,000多名志願者參與了這項研究, 他們分別來自7個不同種族:2組非洲人、非裔美國人、高加索人、東亞人、拉美人、居住在玻利維亞的提斯曼人(最後兩組在基因上有些相似)。 霍瓦特教授與他的同事分析了志願者DNA樣本中得到的18組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發現, 拉美人和提斯曼人的血液比其他實驗組的血液衰老速度更慢, 從分子層面作出了解釋。

此外, 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也和該研究結果趨於一致。 資料顯示, 生活在美國的拉美人平均壽命為82歲, 比高加索人長壽3年。 健康拉美人的死亡率也比其他種族群體低30%。 此外, 根據生物鐘的計算, 絕經後的拉美女人比相同年齡的其他種族女人平均年輕2.4歲。

衰老會在女性懷孕生產後加速嗎?

快醫君在查閱資料後, 得出的結論是肯定的。 正如中國俗語所言“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 女性在生產時的分娩很可能會加速使細胞衰老。

美國的研究人員曾在1556名20至44歲間的美國女性中進行跟蹤調查, 採集血液樣本。 研究人員對血液細胞中提取的遺傳物質進行觀察和分析, 特別是染色體端粒(telomeres);這些端粒能在染色體的末端, 能保護染色體免受傷害, 但端粒會隨著人的年齡增加而不斷縮短。 研究還表明, 細胞中的端粒越長, 它們的細胞就越有可能繼續進行分裂;因此, 端粒被認為是生物年齡的標誌——而實際上, 所謂“抗衰”, 是指細胞的年齡而不是人的年齡。

端粒,字如其名

此外,研究人員對比了那些已生育至少一胎的女性,發現他們染色體端粒酶(端粒酶負責染色體端粒的延長,可以使端粒不會因為細胞分裂而損耗)的平均值比從未生育過的女性低了4%。

關於這份研究的客觀性,可以說毋庸置疑,因為在研究過程中,工作人員還綜合了年齡、體重、日常習慣(如吸煙)等因素。

由此,研究人員提出假設,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壓力提升或許和端粒變短有關:即孕育子女的過程會引發長時間的壓力,從而使端粒長度變得更短。儘管研究還無法證明是女性的端粒先變短,再進行生育;還是女性懷孕後端粒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端粒的變化與衰老成負相關關係。

加速“衰老”是孕育的“代價”,那我們無能為力嗎?

把衰老說成“代價”確實有些殘酷,但比起女性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和人類最偉大的過程,衰老似乎又變得可以理解與接受。快醫君也在上文提到,除了染色體端粒的因素,還有很多影響衰老的主觀原因,比如精神狀態、生活態度以及生活習慣等;為了減速衰老,這些地方還是大有可為的。

一是飲食

歐洲的一篇研究報告說,少吃可以延緩衰老。德國海德堡素食研究會認為,素食者的壽命要長於沒有飲食忌諱的人。楊澤教授在研究中也發現,巴馬長壽老人每日人均攝入熱量比國際長壽協會推薦的1500大卡還低,只有1400大卡。

二是心理

英國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旅遊度假能夠延長人的壽命,使認看起來比實際年輕。正所謂相由心生,比起那些從不旅遊度假的人來說,每年外出度假的人在未來9年中死去的可能性要低21%。“精神作用對壽命的影響也很大。”黎健教授說,他在瑞士時,看到很多老人的獨立性都特別強,有的還在大街上當義工,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對長壽無疑是有好處的。

三是生活習慣

人的一生其實是一個不斷消耗的過程,熬夜、酗酒、過度運動等都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度。而身體可供消耗的就那麼多,用一點少一點。在歐洲,70%—80%的人死於“生活方式病”———心臟病、腦卒中、高血壓。

端粒,字如其名

此外,研究人員對比了那些已生育至少一胎的女性,發現他們染色體端粒酶(端粒酶負責染色體端粒的延長,可以使端粒不會因為細胞分裂而損耗)的平均值比從未生育過的女性低了4%。

關於這份研究的客觀性,可以說毋庸置疑,因為在研究過程中,工作人員還綜合了年齡、體重、日常習慣(如吸煙)等因素。

由此,研究人員提出假設,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壓力提升或許和端粒變短有關:即孕育子女的過程會引發長時間的壓力,從而使端粒長度變得更短。儘管研究還無法證明是女性的端粒先變短,再進行生育;還是女性懷孕後端粒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端粒的變化與衰老成負相關關係。

加速“衰老”是孕育的“代價”,那我們無能為力嗎?

把衰老說成“代價”確實有些殘酷,但比起女性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和人類最偉大的過程,衰老似乎又變得可以理解與接受。快醫君也在上文提到,除了染色體端粒的因素,還有很多影響衰老的主觀原因,比如精神狀態、生活態度以及生活習慣等;為了減速衰老,這些地方還是大有可為的。

一是飲食

歐洲的一篇研究報告說,少吃可以延緩衰老。德國海德堡素食研究會認為,素食者的壽命要長於沒有飲食忌諱的人。楊澤教授在研究中也發現,巴馬長壽老人每日人均攝入熱量比國際長壽協會推薦的1500大卡還低,只有1400大卡。

二是心理

英國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旅遊度假能夠延長人的壽命,使認看起來比實際年輕。正所謂相由心生,比起那些從不旅遊度假的人來說,每年外出度假的人在未來9年中死去的可能性要低21%。“精神作用對壽命的影響也很大。”黎健教授說,他在瑞士時,看到很多老人的獨立性都特別強,有的還在大街上當義工,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對長壽無疑是有好處的。

三是生活習慣

人的一生其實是一個不斷消耗的過程,熬夜、酗酒、過度運動等都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度。而身體可供消耗的就那麼多,用一點少一點。在歐洲,70%—80%的人死於“生活方式病”———心臟病、腦卒中、高血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