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旅遊文化”五一假期旅遊最應該去哪裡玩?五一國內去哪旅遊好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西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遺產。 黃崖關長城, 東達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關, 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 全長42公里, 是中國古長城的一部分, 有樓臺66座, 即敵樓52座, 烽火臺14座, 是京東軍事險要之地。 關長城以年代久, 變化多, 佈局巧, 設施全成為長城建築史上的傑作, 和長城博物館、“水關”、“八卦城”石刻碑林等景點在長城全線稱絕。


華蘊博物館

華蘊博物館是天津首家私人博物館, 館長、文物收藏家、粵唯鮮的老闆張連志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 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收藏的種類涉及雕塑、樂器、門樓、門窗、牌坊、傢俱、馬具、車、銅鏡等數十個門類, 藏品數千件。 難得的是, 張連志沒有把這些珍貴的藏品“藏”起來, 而是把大部分擺放在了粵唯鮮的三家酒樓裡, 這三家酒樓同時也成為三家博物館, 分別是河北路的華蘊博物館(總店, 展品最豐)、體院北路的雋禎博物館(火鍋店, 主要展示明清傢俱)和馬場道的古雅博物館(火鍋店,

主要展示近代的槍械)。

薊縣八仙山

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薊縣境內, 面積1049公頃, 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1995年晉升為國家級, 主要保護物件為次生森林生態系統。 本區地處燕山山脈西側尾支, 最高峰羊樓海拔1052米, 屬於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本區原生植被早已破壞殆盡, 經過多年的封山育林, 自然恢復為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森林植被。 區內生物種類豐富, 種群結構完整。

津南國家農科園

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成立於1996年7月,總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998年建于天津市津南區八裡台鎮,津港公路28-30公里處。距天津港25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交通便利。旅遊專案主要有蝴蝶蘭培植園、植物園、鄉村俱樂部,其中鄉村俱樂部包括國際馬會、垂釣園、採摘園、動物園、中西餐廳、別墅區等。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天津天后宮內。1985年在修復天后宮的同時建立,是全國僅有幾處專以展示地方民俗、研究民俗的專業博物館之一。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后宮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復原陳列外,徵集民俗文物約2000餘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閣、張仙閣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介紹了天津漕運興起、漁鹽的發展和習俗;天津民間各路花會特別是“皇會”沿街表演;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和津門獨有的“拴娃娃”習俗;天津店鋪懸掛於門前的各式招幌;民間生活用品、鄉土風情;衣食住行民俗;楊柳青年畫、風箏、磚刻、泥塑、絨花、剪紙、編織等民間手工藝品和民間戲曲藝術。

唐山灤州古城

灤州古城,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老城境內,占地二千畝,總投資52億,是國家5A級景區,明清時期北方建築風格,是北方漢文化的載體。灤縣古稱灤州,地處京畿,緊鄰灤河,是通往東北三省的交通要道,經歷了千年文化滋養。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多民族曾在這裡聚居交融。古時,遼太祖、蕭太后及18位帝王都曾駕臨於此。乾隆皇帝曾為古城寫下“千年此灤州”的萬代絕句。中國人設計的第一座鐵路大橋、震驚中外的辛亥灤州起義、張學良東北易幟等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灤縣。

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成立於1996年7月,總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998年建于天津市津南區八裡台鎮,津港公路28-30公里處。距天津港25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交通便利。旅遊專案主要有蝴蝶蘭培植園、植物園、鄉村俱樂部,其中鄉村俱樂部包括國際馬會、垂釣園、採摘園、動物園、中西餐廳、別墅區等。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天津天后宮內。1985年在修復天后宮的同時建立,是全國僅有幾處專以展示地方民俗、研究民俗的專業博物館之一。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后宮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復原陳列外,徵集民俗文物約2000餘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閣、張仙閣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介紹了天津漕運興起、漁鹽的發展和習俗;天津民間各路花會特別是“皇會”沿街表演;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和津門獨有的“拴娃娃”習俗;天津店鋪懸掛於門前的各式招幌;民間生活用品、鄉土風情;衣食住行民俗;楊柳青年畫、風箏、磚刻、泥塑、絨花、剪紙、編織等民間手工藝品和民間戲曲藝術。

唐山灤州古城

灤州古城,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老城境內,占地二千畝,總投資52億,是國家5A級景區,明清時期北方建築風格,是北方漢文化的載體。灤縣古稱灤州,地處京畿,緊鄰灤河,是通往東北三省的交通要道,經歷了千年文化滋養。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多民族曾在這裡聚居交融。古時,遼太祖、蕭太后及18位帝王都曾駕臨於此。乾隆皇帝曾為古城寫下“千年此灤州”的萬代絕句。中國人設計的第一座鐵路大橋、震驚中外的辛亥灤州起義、張學良東北易幟等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灤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