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客觀說推手,請噴子們不要再罵了,老祖宗永遠比我們聰明

1、按照現代學術規範, 我也建個模型

現在學科都講究建模, 就是把沒必要的外界條件抽離, 驗證個別條件對樣本的影響。

說到推手的模型, 我想起了小時候常玩的一種遊戲——

兩個人相對站著, 腳不准動, 看誰能先讓對方倒下或腳移動。 這個遊戲比力量和技巧, 但更比腦子。 勁大的人當然可以“一力降十會”, 直接把對方推出去。 但勁小的人, 照樣可以施展“四兩撥千斤”的功夫, 破壞對方的中心, 把對方帶倒或騙倒。

(這個遊戲還有一個變形, 就是雙方變平行站立為弓步, 單手相握, 看誰先把對方拉倒)

我把所有的外在條件都抽離, 只想突出一個重點, 推手玩的主要是——腦子。

中國人腦子好使, 來源於自小的培養。 老祖宗發明了很多遊戲都能讓孩子身心同步練習。 比如小時候我們玩的“抓子兒”, 撩起一顆石子同時把地上的若干石子一塊抓在手中, 就是練手眼協調、心靈手巧;比如“鬥雞”(有的地方叫“懟拐”),

一條腿支撐, 手端著另一條腿互相懟, 看誰先倒下, 練得也是下盤穩固、周身一體;比如丟沙包, 比如跳皮筋, 手眼身法步都照顧到了……現在的孩子, 只會對著手機和電腦, 可憐……有時候我真想教社區的孩子們野一把, 但我不確定如果孩子摔倒了、膝蓋蹭掉一點皮, 我得給對方家長賠多少錢……

2、淩空勁是啥

有了這個模型, 推手的淩空勁就不神秘了。

兩人相對, 一方猛力一推, 另一方向後閃躲, 使對方失去重心摔倒;或者一方假裝向前猛力一推, 另一方受到驚嚇後因閃躲動作過大, 自己失去重心摔倒了……表面上看, 倆人根本沒挨著一個人就被放倒了, 是氣功?是內力?都不是, 是腦子, 。 淩空勁說簡單就這麼簡單,

只是把對方騙到了而已。 非要說得很複雜的話, 就是高手氣場強大, 用自己的節奏帶動了對方, 拳譜上叫“知拍(節奏)任君鬥”。

有人說傳統武術是大騙子, 我覺得“大騙子”這個形容詞真的很妙, 練傳統武術就得練出比別人快的反應, 就得練出比別人高的眼界。 “拳打冷不防”, 練武練成了秀肌肉就沒意思了。 現代心理學上說不能隨意“貼標籤”, 咱們老祖宗說“君子不器”, 都是一個意思, 腳下的路不能讓自己給走窄了。

3、推手到底咋發明的

我不知道現在這麼多中國人為啥拼命罵傳統武術。 據統計, 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 每隔0.82年就會發生一次戰爭, 就說是年年打仗, 從沒有消停過。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就不統計了, 除了內戰還得跟外國人打。 傳統武術就是老祖宗在以命相搏的戰場上總結出來的生死術。 生死只在一念間, 敢騙人嗎?

以前評書講到闖連營搬救兵的情節時, 都會這麼烘托氣氛, “媽呀, 這麼多敵兵, 就是伸著脖子讓咱們砍, 也得把咱們累死啊”。

冷兵器時代打仗也得講究合理分配體能, 剛開始猛勁砍殺, 十分鐘後累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了, 往下你就只有挨刀的份了。 所以老祖宗就發現了一個省力氣的辦法——整勁——不是用四肢, 而是用腰胯的力量帶動四肢。

整勁並不神秘, 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比比皆是。 比如說蓋房的時候, 小工給房頂上的泥瓦匠撂磚, 他是用身體把胳膊“蕩”起來, 一撒手, 磚到房頂上正好加速度變成零, 泥瓦匠輕輕鬆松就接住了。 這麼幹活不累, 力量還好控制。 如果你只用胳膊甩磚頭, 這個效果就很難出來了。

再比如說用鐵鍬翻地, 用上腰勁帶著鐵鍬翻, 省力不易累, 如果只是用胳膊瞎杵瞎翻, 恐怕沒幾分鐘手就累得不聽使喚了。 所以少林寺真正的內傳武功——心意把——開拳就是“撅頭把”, 把勞動中提煉出來的整勁用在拳上(現在的少林拳,踢腿下腰、開磚劈石,在古代都歸於雜耍,走江湖賣膏藥的玩意兒,和武術沒半毛錢關係)。

那麼,如何檢驗你的身體整不整、發勁順暢不順暢呢?老祖宗就發明了一種訓練方法——推手——兩個人一搭手,就能感知到對方身體是否形成了一個整體,身上的勁力是否能很順暢的發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慢慢地,這種相互驗證而且不傷人的方法流傳開,就變了一種不傷面子也不傷身體的比武方式,互相聽聽勁,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水準。如果兩人功力一樣的時候比啥呢,就比腦子了嘛,看誰的變化快。

以前老祖宗教武術可不像現在這麼簡單,除了技擊以外還要傳兵法。各種謀略陣法,在推手和實操中就給了徒弟。比如驚上打下就是“瞞天過海”,借著對方勁力就是“順手牽羊”……

不服不行,咱們的老祖宗是真講究“身心合一”,練武就是習文,習文就是練武,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推推手,在自己身上就給實踐了。以前義和團打八國聯軍,一個不認字的老農民怎麼轉眼就有了領兵打仗的本事?其實就是練傳統武術練出來的。西方人把模型建在紙上,老祖宗把模型建在身上,中國有一個詞叫“切身”,切身感受最深刻,啥叫“切身”?就是用身體去感知、去悟。

老祖宗練武就能練出格局、練出氣魄,《一代宗師》中宮羽田給葉問說“咱們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如何?”想法,實際上是眼界,傳統武術練到最後,都不會像潑皮牛二一樣天天敞著胸膛滿街頭找人幹架,而是練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份擔當,練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一份透徹,練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份豪氣。

4、成業推手、敗也推手

推手,老祖宗發明了一個不流血的練功和競技方式,沒想到越發展越偏,練習者只關注於勁力的巧妙,反應的快慢,而忽視了打人這個目的,推手遂墮落成了成人之間鍛煉腦子和身體的小遊戲,只能算是一種有很強競技性的有氧運動,能靜心、能養生、能益智而已。

張三豐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叫“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不打架了,咱們養生吧。

可是,游泳池裡再折騰,也終究無法練出強大的海軍。

網上都在罵閆芳,閆芳的東西假嗎?絕對不假,她走的就是勁(或說氣),徒弟們做出來的反應恰恰是他們有了一定的功夫,感知到了“勁”。其實他們是很單純的把推手當成一種技巧來玩的,並且這玩意兒跟瑜伽一樣,你不靜下心來還真出不來東西、感知不到,所以特別引人入勝,玩起來讓人無法自拔。網上有很多視頻是練傳統武術的師父發放外國人的,好幾個外國壯漢被一個蔫吧老頭推得東倒西歪,難道外國人也是幫兇,跟著中國師父行騙?不是,是推手技巧太好玩了,練功的感覺太舒適了,對身體和神經的鍛煉太有效了,讓人一旦接觸就無法自拔,真上癮。

只可惜閆芳這幫弟子太急於在師父面前表現自己身體通透、有了對勁力(氣)感知,所以反應既誇張又做作,反而讓人厭惡了。

拿踢足球作比喻,顛球好的人踢比賽就一定厲害?顛球只是足球訓練的一個手段,顛球好好只能說身體協調性強,有技巧。如果沒有正規比賽磨煉,到了賽場上對方一緊逼,恐怕球就控不住了。推手玩勁就是顛球,離實戰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5、推手對技擊有用嗎

返回頭說,推手對技擊有用嗎?當然有,推手的發明本來就是為技擊服務的,怎麼可能對技擊沒用呢。

中國武術誕生太極拳後,技擊理念就達到了巔峰,而體現太極“以柔克剛”、“手慢打手快、無力勝有理”這些理念的技擊功夫只能通過推手訓練出來。以前比喻太極拳是“大蟒蛇”,任憑你有千斤力,大蟒蛇也能纏著你、讓你施展不開,出不了拳、發不了力,只能被動挨打。

大成拳實作訓練有兩個階段——推手、斷手,先通過推手練出感應、懂得勁力,然後再通過“斷手”訓練,在實戰練習中把在推手裡練出來的技戰術能力發揮出來,這是很科學的。

再做個比喻吧,推手是模擬投資,實戰是開戶炒股,想安全的成為“巴菲特”,模擬投資積累經驗也很重要。

把勞動中提煉出來的整勁用在拳上(現在的少林拳,踢腿下腰、開磚劈石,在古代都歸於雜耍,走江湖賣膏藥的玩意兒,和武術沒半毛錢關係)。

那麼,如何檢驗你的身體整不整、發勁順暢不順暢呢?老祖宗就發明了一種訓練方法——推手——兩個人一搭手,就能感知到對方身體是否形成了一個整體,身上的勁力是否能很順暢的發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慢慢地,這種相互驗證而且不傷人的方法流傳開,就變了一種不傷面子也不傷身體的比武方式,互相聽聽勁,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水準。如果兩人功力一樣的時候比啥呢,就比腦子了嘛,看誰的變化快。

以前老祖宗教武術可不像現在這麼簡單,除了技擊以外還要傳兵法。各種謀略陣法,在推手和實操中就給了徒弟。比如驚上打下就是“瞞天過海”,借著對方勁力就是“順手牽羊”……

不服不行,咱們的老祖宗是真講究“身心合一”,練武就是習文,習文就是練武,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推推手,在自己身上就給實踐了。以前義和團打八國聯軍,一個不認字的老農民怎麼轉眼就有了領兵打仗的本事?其實就是練傳統武術練出來的。西方人把模型建在紙上,老祖宗把模型建在身上,中國有一個詞叫“切身”,切身感受最深刻,啥叫“切身”?就是用身體去感知、去悟。

老祖宗練武就能練出格局、練出氣魄,《一代宗師》中宮羽田給葉問說“咱們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如何?”想法,實際上是眼界,傳統武術練到最後,都不會像潑皮牛二一樣天天敞著胸膛滿街頭找人幹架,而是練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份擔當,練出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一份透徹,練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份豪氣。

4、成業推手、敗也推手

推手,老祖宗發明了一個不流血的練功和競技方式,沒想到越發展越偏,練習者只關注於勁力的巧妙,反應的快慢,而忽視了打人這個目的,推手遂墮落成了成人之間鍛煉腦子和身體的小遊戲,只能算是一種有很強競技性的有氧運動,能靜心、能養生、能益智而已。

張三豐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叫“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不打架了,咱們養生吧。

可是,游泳池裡再折騰,也終究無法練出強大的海軍。

網上都在罵閆芳,閆芳的東西假嗎?絕對不假,她走的就是勁(或說氣),徒弟們做出來的反應恰恰是他們有了一定的功夫,感知到了“勁”。其實他們是很單純的把推手當成一種技巧來玩的,並且這玩意兒跟瑜伽一樣,你不靜下心來還真出不來東西、感知不到,所以特別引人入勝,玩起來讓人無法自拔。網上有很多視頻是練傳統武術的師父發放外國人的,好幾個外國壯漢被一個蔫吧老頭推得東倒西歪,難道外國人也是幫兇,跟著中國師父行騙?不是,是推手技巧太好玩了,練功的感覺太舒適了,對身體和神經的鍛煉太有效了,讓人一旦接觸就無法自拔,真上癮。

只可惜閆芳這幫弟子太急於在師父面前表現自己身體通透、有了對勁力(氣)感知,所以反應既誇張又做作,反而讓人厭惡了。

拿踢足球作比喻,顛球好的人踢比賽就一定厲害?顛球只是足球訓練的一個手段,顛球好好只能說身體協調性強,有技巧。如果沒有正規比賽磨煉,到了賽場上對方一緊逼,恐怕球就控不住了。推手玩勁就是顛球,離實戰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5、推手對技擊有用嗎

返回頭說,推手對技擊有用嗎?當然有,推手的發明本來就是為技擊服務的,怎麼可能對技擊沒用呢。

中國武術誕生太極拳後,技擊理念就達到了巔峰,而體現太極“以柔克剛”、“手慢打手快、無力勝有理”這些理念的技擊功夫只能通過推手訓練出來。以前比喻太極拳是“大蟒蛇”,任憑你有千斤力,大蟒蛇也能纏著你、讓你施展不開,出不了拳、發不了力,只能被動挨打。

大成拳實作訓練有兩個階段——推手、斷手,先通過推手練出感應、懂得勁力,然後再通過“斷手”訓練,在實戰練習中把在推手裡練出來的技戰術能力發揮出來,這是很科學的。

再做個比喻吧,推手是模擬投資,實戰是開戶炒股,想安全的成為“巴菲特”,模擬投資積累經驗也很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