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振興的益陽實踐」4萬畝蝦稻田拓寬村民致富路

4月17日, 南縣青樹嘴鎮白鶴堂村八一片區養蝦大戶陳明亮, 正忙著整理裝修房子, 一間近百平方米的大廳裡, 整齊擺放著桌椅, 並配有電教設備。 陳明亮將利用這一場地, 開設一所“鄉村振興講習所”, 專門為前來求教的蝦農上培訓技術課, 幫助村民快速致富。

近年來, 南縣青樹嘴鎮緊跟全縣農業產業化和全域旅遊的熱潮, 致力打“生態牌”和“品質牌”, 使生態有機稻米和小龍蝦成為一張靚麗名片。 青樹嘴鎮是南縣6個萬畝小龍蝦生態養殖示範基地之一。 從3月中旬起, 青樹嘴鎮中心的民兵廣場就喧囂漸起, 廣場每日蝦苗輸送量數萬斤, 每斤價格在15至30元, 蝦農蝦販來來往往成了集鎮春夏一景。

返鄉遊子創業忙

白鶴堂村青年農民陳龍, 2016年返鄉創業, 他承包的36畝蝦田產出以蝦苗為主, 今年, 蝦苗銷售額達3萬元, 成品蝦銷售額在5000元左右。 “養蝦只要捨得學習, 不怕吃苦, 真比在外打工賺錢多了。 按往年產量和行情, 今年賣蝦苗應該能賺14萬元, 賣成蝦能賺7萬元, 再加上一季中稻的每畝1100多塊, 今年收入應該不低於25萬。 ”陳龍說。 得益於市委便民服務政策和青樹嘴鎮的“雁歸計畫”, 像陳龍這樣有電腦操作應用能力的年輕人被選為村幹部,

配強了村級班子、改善了年齡和文化結構。 而陳龍和他同一批被選聘的便民服務員也得心應手的利用起了村裡的“益村”“農村淘寶”物流平臺, 開始探索“前村後店”的電商產業模式, 推廣生態稻米、宣傳“青樹小龍蝦”品牌, 積極向外推介當地農產品。

結對幫扶渡難關

新濱村目前還有48戶貧困戶。 63歲的王臘喜一家就是其中享受產業扶貧政策的一戶, 今年剛剛把承包的13畝地改建為蝦田。 王臘喜說, “第一年投入有些大, 第二年就是純賺了, 感謝上級扶貧政策!讓我通過稻蝦產業, 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 新濱村總支書記彭雙全說:“村裡2016年產業幫扶養蝦的貧困戶12戶, 去年4戶, 當年就脫貧了。 今年就只有王臘喜一戶了, 前幾年觀望不敢下手, 結對幫扶的村幹部多次去做思想工作, 他去年終於動心了。 ”產業扶貧, 是青樹嘴鎮黨委政府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 為此, 鎮村兩級每年舉辦稻蝦養殖培訓不少於50期次, 參培農民達5000人次以上。 同時, 鎮財政每年想方設法籌措資金,

為缺資金農戶提供蝦苗蝦籠補助, 穩定成品蝦收購價格, 助力扶貧攻堅。

扶貧路上黨旗紅

白鶴堂村的八一片區陳明亮, 現任南縣小龍蝦協會會長和黨支部書記。 小龍蝦協會2016年2月在南縣畜牧水產局指導下成立, 為全縣提供小龍蝦產業資訊、技術、信貸、銷售等服務。 陳明亮不僅自己承包了3000余畝蝦田,還四處宣傳推廣南縣小龍蝦品牌,爭取扶貧政策項目資金,建設黨員培訓教育示範基地,成為青樹嘴黨建促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標杆人物。從2013年來,青樹嘴鎮著力從優秀村民中培養黨員,把基層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村幹部,深入挖掘優秀農村黨員服務基層、發揮作用、創先爭優的潛能。吉祥村的第一支部書記譚建明,就是一位致富能人,家裡承包了86畝蝦田,年均收入在22萬元以上。譚建民說,作為支部書記,深感責任重大,不能辜負鄰里鄉親的期望。他組織支部對無技術的貧困戶,進行田埂整理、蝦溝開挖、苗種投放、田間管理等幫扶;而對那些既無技術又無種養面積的的貧困戶,則牽線搭橋,介紹到本村的種養大戶或周邊企業務工。

目前,青樹嘴鎮有稻蝦共生面積4.2萬畝,小龍蝦年產值達1.2億元,稻米年產值1800萬元,自2016年以來,已帶動就業人數2.51萬人。

本報記者 夏訓武 通訊員 楊政良 陳加貝

圖片來自網路

陳明亮不僅自己承包了3000余畝蝦田,還四處宣傳推廣南縣小龍蝦品牌,爭取扶貧政策項目資金,建設黨員培訓教育示範基地,成為青樹嘴黨建促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標杆人物。從2013年來,青樹嘴鎮著力從優秀村民中培養黨員,把基層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村幹部,深入挖掘優秀農村黨員服務基層、發揮作用、創先爭優的潛能。吉祥村的第一支部書記譚建明,就是一位致富能人,家裡承包了86畝蝦田,年均收入在22萬元以上。譚建民說,作為支部書記,深感責任重大,不能辜負鄰里鄉親的期望。他組織支部對無技術的貧困戶,進行田埂整理、蝦溝開挖、苗種投放、田間管理等幫扶;而對那些既無技術又無種養面積的的貧困戶,則牽線搭橋,介紹到本村的種養大戶或周邊企業務工。

目前,青樹嘴鎮有稻蝦共生面積4.2萬畝,小龍蝦年產值達1.2億元,稻米年產值1800萬元,自2016年以來,已帶動就業人數2.51萬人。

本報記者 夏訓武 通訊員 楊政良 陳加貝

圖片來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