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迎盛會·建設人們心目中的揚州:讓揚州古城“延年益壽”

“兩古一湖”是揚州城市的“母體”、文化源流和精神家園。 近年來, 揚州市在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同時, 更加注重古城的改造、復興和利用, 以敬畏歷史、傳承復興的理念, 小規模、漸進式推進, 在國內探索出一條堪稱樣板的古城保護之路。

位於古城區的仁豐裡, 這條老街正在改造當中, 目前整個路面已經鋪設完成, 外立面改造、杆線下地等工程正在進行當中。 附近居民說, 原來仁豐裡彎彎曲曲, 現在路也直了、寬了, 好走又平整。 電纜下地不僅美觀了街道, 而且下地以後更通暢、安全。

仁豐裡被譽為揚州文脈最深的古巷, 它與東關街、灣子街、南河下這4大歷史文化街區以及7組傳統建築群, 完整呈現了揚州的明清歷史古城, 這個5.09平方公里的古城, 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規模最大、風貌保存最為完好、最具“中國味、文化味、市井味”的歷史城區。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城的歷史空間、街巷肌理, 揚州市專門出臺《揚州古城保護條例》, 從法律層面固化古城保護成果。 揚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處主任科員李濤介紹, 《條例》對揚州古城的保護物件, 小到一口古井, 大到歷史文化街區都做了明確, 不僅僅使揚州古城免受過度開發造成的破壞,

還體現了古城的活態展示, 有效地保護了揚州古城歷史風貌、地方風土人情。

除了加大古城保護外, 揚州市還積極探索“改造老街道、重振老字型大小、尋找老味道”的新模式。 通過打造商業街區、名人工作室和民宿客棧等形式, 讓老街道煥發新活力。 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介紹, 民宿客棧一般都是在支巷裡面, 主街是以文化項目為主, 比如傳統文化的古琴、雕版印刷、剪紙、玉器、刺繡等等, 這樣, 就形成具有揚州特色的文化一條街。

延續古城命脈, 揚州市還注重讓古城“活起來”、“走出去”, 以揚州園林為例, 近年來, 揚州市不斷傳承和發展園林園藝的技藝、工藝和手藝, 推進揚州園林從古城“走”出來、在城市“顯”出來。

文昌西路中央綠島通過前期的打造之後, 這裡煥然一新, 幾個園林式的小品把這條迎賓大道打造得分外的漂亮。 在文昌西路綠化改造中, 施工者獨具匠心, 運用揚州傳統園林技藝造景, 把平時只有在私家園林才能欣賞到的盆景、疊石搬上街頭。 市民對此也大加讚賞, 景色看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心曠神怡。

除了將傳統園林融入城市綠化, 揚州還把園林建到百姓身邊, 讓大家共用更為優質的生態福利。 以前只有在何園、個園才能看到假山、亭臺樓閣, 現在的公園在家門口, 走在每一個地方都覺得是風景, 老百姓在公園裡散步、娛樂,心情特別的舒暢。外國遊客也說,揚州是一個非常美麗、充滿大自然風光的城市,非常有吸引力,她會推薦朋友也來揚州旅遊,因為它是一個值得到訪的城市。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羅莉華

老百姓在公園裡散步、娛樂,心情特別的舒暢。外國遊客也說,揚州是一個非常美麗、充滿大自然風光的城市,非常有吸引力,她會推薦朋友也來揚州旅遊,因為它是一個值得到訪的城市。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羅莉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