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北地理所成功培育出高油高產突破性大豆新品種“東生79”

近日, 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傳來好消息,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培育的高油高產突破性大豆新品種“東生79”(參試品系號:中牡511)通過審定(黑審豆2018013)。 該品種平均脂肪含量為24.16%, 填補了黑龍江省自1966年以來審定的485個大豆品種脂肪含量沒有突破24%的空白, 同時該品種具有早熟、高產多抗的特點。 “東生79”區域試驗產量平均比對照品種合豐50增產8.0%, 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合豐50增產9.5%。 三年抗病接種鑒定結果表明中抗大豆灰斑病。

“東生79”是東北地理所研究員劉寶輝帶領的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學科組和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分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員任海祥團隊合作,

採用高光效高產育種體系, 經系譜法育成。 在品種設計上首先選擇高油種質哈04-1842(高油黑農33×高光效高油黑農44)為受體親本, 選擇早熟高產的綏02-282(綏農29)為供體親本。 在高世代選擇上考慮導入供體親本早熟高產分子模組e1-as。 故“東生79”含有高油、早熟、高產和抗病等豐富的遺傳特性, 為其構成高油高產突破性品種奠定了遺傳基礎。

該品種具有節間短、莢密、頂莢豐富、株型收斂、群體通風透光性好、豐產穩產性好、生態適應性廣、適合在黑龍江省大豆主產區種植的突出優點。

“東生79”大豆新品種的育成, 不但實現了黑龍江省審定大豆品種脂肪含量新的突破,

而且為大豆高油育種提供了新的思路, 豐富了種植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大豆品種資源。

該專案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A)“分子模組設計育種創新體系”資助。

東北地理所成功培育出高油高產突破性大豆新品種“東生7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