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和政高原梨園產業化 解果農三分種七分管難題

“萬畝梨園”通過流轉當地土地, 吸收了80多名貧困戶到梨園就業, 也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閆姣 攝

中新網蘭州4月29日電(閆姣 魏建軍)幾天陰雨過後,

天空放晴。 56歲的柴貴傑戴著草帽, 背著手悠然地走向梨園觀景賞花。 與4年前大不相同, 他不需再背著沉重的器具上山, 對啤特果樹進行澆水、修剪、噴藥等管護措施。

圖為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舉辦的高原梨花旅遊節上, 遊客輕嗅梨花。

 魏建軍 攝

啤特果是生長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海拔2400米山區的獨特山珍, 其外形似梨, 味道酸甜, 具有養胃潤肺、消渴止咳、軟化血管等多種保健功能。 和政縣基本每家每戶都種有啤特果樹, 當地人也稱之為酸巴梨樹。

柴貴傑是和政縣三和鎮石戶家村村民, 家中有2畝梨園, 曾共種30棵啤特果樹。 對當地農民家庭來說, 售賣啤特果所得錢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但令柴貴傑發愁的是, 果樹的成活率與結果率經常受天氣和管護方法的限制。

“農民都是靠天吃飯, 梨樹也講究‘三分種、七分管’。 ”柴貴傑說, 因為管護不到位, 梨樹經常不結果, 有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腰包裡卻只落幾百塊錢。

2014年, 和政一家公司從農民手中承包了梨園,

建設萬畝梨園基地, 對梨樹進行集中種植、管護, 並連續三年“以花為媒”舉辦梨花節招攬遊客, 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從那以後, 柴貴傑每年不用幹活, 通過土地流轉就能“白拿”1200元。 梨園負責人何有光稱, “萬畝梨園”通過流轉當地土地, 吸收了80多名貧困戶到梨園就業, 每人每月工資3000元。

和政縣旅遊局工作人員馬仲林介紹, 和政縣依託萬畝梨園連續三年舉辦的“高原梨花節”也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促進當地農家樂、客棧的興起。

“由於梨園所處海拔在2400米左右, 相比平原地區, 和政縣梨花有花期長、開花晚等特點。 ”馬仲林說, 這樣就能和其他地方的花期錯開, 為遊客在四到五月賞花提供一個好去處。

何有光稱,

花期過後, 待啤特果成熟, 可通過製造系列飲料拉動啤特果連帶經濟, 這極大地調動了果農的積極性, 在當地掀起了一股啤特果熱潮。 “以前一斤啤特果的收購價是幾毛錢, 現在漲到幾塊錢。 一到收購季節, 果農們不分白天黑夜, 排成長龍售賣啤特果。 ”他說。

近年來, 和政縣按照“退耕還林, 科技支撐, 興鄉富民”的林業發展思路, 堅持把啤特果產業作為特色、富民產業培育壯大, 加強了啤特果基地建設, 基地效應發揮良好, 使該縣的啤特果種植規模不斷鞏固和擴大, 農民脫貧致富的基礎越來越牢固。

和政縣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南部, 有漢族、回族和東鄉族等8個民族。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6.56%, 有“隴上綠色明珠”之譽。 和政縣也是蘭州—拉蔔楞一九寨溝黃金旅遊熱線上的重要節點。

“隨著政府對‘高原梨花’和啤特果系列產品的推介, 這幾年外地遊客明顯增多。 ”柴貴傑稱,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 當地土特產的銷量逐漸增加。 接下來, 他打算慢慢規劃開一個農家樂或客棧。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