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殖技術」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控措施

豬流行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 各年齡段的豬發病, 病的臨床特點有嘔吐、腹瀉、明顯的脫水和食欲缺乏, 臨床上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相似, 但病原不同。 豬場一旦感染, 較短時間內整個豬場都會發病, 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臨床表現

仔豬突然發生嘔吐和急劇的水樣腹瀉, 由於失水快, 來不及治療就死亡, 豬越小, 死亡率越高。 架子豬和肥豬多為急性水瀉, 呈噴射狀, 糞便為灰白色。 豬口渴, 不斷飲水, 少數會嘔吐。 由於嚴重失水, 豬體重迅速下降而消瘦, 如發病急, 脫水而死亡,

病死率在30~70%, 死亡率與飼養條件和管理有密切的關係。

防控措施

1、後備母豬在配種前應注射豬流行性腹瀉滅活疫苗, 使之產生主動免疫;懷孕母豬在產前3~4周注射豬流行性腹瀉疫苗, 仔豬在獲得母源抗體被動免疫的同時, 20~22日齡注射豬流行性腹瀉滅活苗, 使之產生較高的主動免疫水準, 減少發病死亡。

2、平時做好場內的衛生消毒工作, 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提高豬群健康水準, 增強抗病力, 有利於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

3、發生疫情時, 迅速採取防疫措施, 加強消毒等工作。

①晚上要注意保暖, 管好門窗, 白天通風, 做好養殖場清潔工作, 定時消毒, 清潔飲水。

②對病豬首先採取饑餓療法, 限飼或間隔較長時間餵料。

③為防止脫水, 在飲水中添加3%的口服補液鹽, 讓其自由飲用。

④為減輕病症和繼發其他病, 可配合用止痢血清、鹽酸環丙沙星、硫酸小葉堿、硫酸鏈黴素(口服)等。 使用方法可肌肉注射、或拌於飼料中進行防治。

⑤調理胃腸, 哺乳仔豬添加益生菌5克/次, 大豬20克/次進行灌服, 1天2次, 連用3天(大豬吃料的也可按1%比例拌料飼喂, 連用5~7天), 恢復食欲和消化功能。

動物疫病專家 寇宗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