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鬥 響(民間故事)

叫板

明朝洪武年間, 蘇北古黃縣有個姓向的知縣, 向知縣的兒子不學無術, 性格放誕。 這天端午節, 正是向公子的生日, 他請來了古黃縣所有的響器班, 要辦個大響動的生日!

於是, 縣衙門口搭起了大戲臺, 這些響器班一個挨一個地敲鑼打鼓、吹拉彈唱, 比賽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 連唱七天, 謂之“鬥響”, 圖個熱鬧, 又擺闊揚名。 頭兩天, 戲臺下人頭湧動, 可是眼看著人一天比一天少!向公子挺納悶, 一打聽, 才知道他們都是去看蘇老八打響場去了。

這蘇老八住在縣城南十八裡的蘇家寨, 他本是個搖撥浪鼓、走村串鄉的貨郎,

人很精明, 終於發家致富, 良田千頃。

蘇老八向來不事張揚, 不料今年他聽說向公子過生日“鬥響”, 不知怎的性情大變, 眼看要麥收打場, 他命家中佃戶“打響場”, 務必蓋過向公子的“響”!

區區一個“打響場”, 還能鬧出多大名堂?向公子決定親自到現場去看看。

一般的“打響場”, 是給打場的騾馬系上鈴鐺, 鬧出些動靜。 可蘇家寨這麥場, 不僅挖出一個巨大的坑, 坑裡還密密地排滿了敞口大缸, 足有九九八十一個, 缸上鋪的木板, 下面也都吊了銅鈴鐺。

那年過五旬的蘇老八端坐在場邊的柳樹下, 一身行頭不倫不類, 煞是古怪!只見他穿著盤領直裰男服, 頭上卻綰著女式的、俗稱為“高妝”的高椎鬏髻, 手中拿著一柄多年不用的撥浪鼓。

日頭升高, 蘇老八一搖撥浪鼓, 十八頭騾馬列隊成陣, 同時拉著石滾碾在場上滾動起來, 響聲震耳, 氣勢恢宏, 而木板下的大缸又把這響聲傳向四面八方, 震撼人心!

一場麥子打完, 壯漢們挑出麥秸, 掃起打好的麥粒, 最後揭開木板, 只見板下的敞囗缸中還堆了厚厚一層麥粒, 都是通過缸上的小板口流下來的。 圍觀的人們手持口袋, 一擁而上, 爭搶缸中的麥粒, 這叫拾餘糧。

蘇老八這“打響場”, 豈不是在同自己叫板?堂堂知縣公子豈能讓一個土老財掃了臉面?向公子咽不下這口氣, 回來後思之再三, 想了一個高招。

向公子命人在戲臺下擺開三九二十七口縮口大甕缸, 往缸裡各丟一顆大珍珠, 讓人們爭搶, 誰把珍珠搶到手就歸誰!

這下衙門口又變得熱鬧起來了。 甕缸口小腹大, 只能容兩個人把腦袋探進去, 而缸內壁和珍珠又都抹了油, 滑溜溜的很難抓, 同時探進去的兩顆頭顱“砰”的一聲撞在一起, 而在爭搶時, 頭與頭又不免“咚咚咚”地連連撞擊……

戲臺上手搖摺扇的向公子望著台下頭破血流的人們, 耳聽一連片的撞頭聲, 哈哈大笑, 此乃“磕響頭”也, 可比打響場有意思多了!

較量

轉眼到了盛夏, 向公子又聽聞蘇老八要鬧個響, 叫“擀響面”, 急忙又騎馬坐轎趕了過去。

地點仍在那個打麥場上, 一溜擺開四九三十六張長木案板, 案板旁各支一口燒柴的土灶鍋, 每個案板上有一塊揉和好了的麵團, 案板前都站立著一個手執擀麵杖的女子, 每個女子的脖頸和手腕上,

都還系著一串串核桃大的小鈴鐺!

柳樹下的蘇老八依舊是那身怪模怪樣的打扮, 只聽他手中的撥浪鼓“咚咚咚”地一響, 案板前的女人們便擀起面皮來, 同時身上的鈴鐺也“叮叮咚咚”地響起來。 切面皮的時候, 刀落案板的聲音與鈴鐺聲交織, 煞是動聽。

不一時, 麵條落鍋煮熟, 這些女子便用大碗盛了, 給圍坐在鍋灶邊的一家老小食用。 結束以後, 蘇老八另給了她們每人一袋子面, 算作犒勞。

向公子看得呆了:這擀響面有聲有色, 別有一番風情韻致, 堪稱風流之“響”, 虧蘇老八這老東西想得出來!本公子豈能輸于他?且看本公子的手段!

回到縣城後, 向公子一口氣把縣城九家妓院全包了夜。

傍晚時分, 由奴僕挑著燈籠在前面引路,

向公子先來到一家妓院, 只見各房間濃妝豔抹的妓女大開房門, 迎上來向他行萬福之禮, 低頭彎腰之際, 恰露出香肩和潔白如玉的脊背, 向公子輕薄地“嘻嘻”一笑, 在其肩背上“啪啪啪”連拍幾下巴掌, 轉身就走, 去往另一個房間;拍完這個妓院所有妓女的香肩, 然後趕場似的趕赴下一個妓院。 如此一來, “啪啪”之聲一夜不絕, 直到天亮……

向公子美其名曰“拍響瓜”, 豈不比蘇老八的“擀響面”更響更風流!

一時間, 向公子和蘇老八“鬥響”之事傳遍古黃及周邊各縣, 成為奇聞, 人們拭目以待, 要看兩人接下來各出什麼“響”招!

天氣轉涼, 秋天到了。 這回又是蘇老八先出招, 叫“穿響鞋”。

古黃有片水窪地, 叫小神湖, 湖上有座長十裡的木架橋, 人謂十裡橋。中秋節這天,蘇老八領著家中一群人拉著十幾輛馬車,敲鑼打鼓地來到十裡橋北端,在橋頭擺上幾百雙“毛窩子”。這毛窩子是一種用蘆花編結而成的高跟木底草鞋,雖然模樣粗蠢,卻隔濕保暖,是鄉村百姓最好的過冬鞋。

見人們招徠得差不多了,蘇老八的管家代主人發了話:無論何人,只要光著腳穿著毛窩子,能從十裡橋橋北走到橋南,然後再折回來,就可到馬車前領上一套簇新的棉衣。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棉衣正是急需之物,當下,大家爭搶著穿上毛窩子,鬧哄哄地要過橋。蘇老八擺擺手制止了哄鬧,要求人們排成三人一行的佇列,組成幾個方陣,集體過橋。隊伍組織好以後,蘇老八手中的撥浪鼓一響,人們便喊著號子走上了橋。

頓時,幾百雙毛窩子的木底板踏在木橋上,“嗒嗒嗒嗒”地齊聲響,橋顫水抖,聲撼大地,分明是上萬鐵蹄精騎過冰河!

不過,毛窩子鞋窠內極其粗糙,細皮嫩肉的腳底板受不了,還真的有不少人過不了十裡橋,兩腳磨出了血泡,叫苦連天,只好中途退了回來。望著這些人的狼狽樣,蘇老八“呵呵”冷笑,撥浪鼓搖得更響!再說向公子聽聞此事,自然又要應戰,可這回任憑他苦思冥想,卻想不出妙策,竟急出了病。向知縣急兒子之所急,揪斷幾根鬍鬚之後,終於想到了一個高招:將幾十個到皇城“上訪”的“刁民”全部帶到大堂,命衙役給他們穿上烙紅的三葉鐵鞋。

鐵鞋一上腳,皮焦肉爛,直冒青煙,“刁民”無不疼得大聲慘叫!臥床于屏風後的向公子探出頭來,目睹此景此情,又驚又喜,跳下床來拍掌大笑:“哈哈哈,這才是真正的穿響鞋,比什麼毛窩子厲害多了!”他的一身病全好了!

昭 雪

雖說兒子的病終於治好了,但向知縣不願意讓兒子繼續“鬥響”了,怪只怪那個荒唐胡鬧的蘇老八!向知縣連夜寫了一道能最快上達天聽的緊急密折,奏報蘇老八密謀造反,揭指蘇老八打響場是聚眾滋事,擀響面是訓練娘子軍,穿響鞋則是排兵佈陣!

果然,朱元璋接到向知縣的密折,下旨命向知縣將蘇老八捉拿歸案,秋後問斬!向知縣大喜,立即照辦,又掐指一算,半個月後是冬至,就定於此日將蘇老八開刀問斬。

冬至這天,向知縣坐著八抬大轎來到刑場,親自坐鎮。向公子也騎著馬跟在後面,開心得不得了:你蘇老八膽敢同本公子鬥響,豈能有好下場?

刑場上人山人海。第一聲送信炮響,眾百姓追著檻車,哭著為蘇老八送行。向知縣大為詫異:沒想到蘇老八這麼一個敗家土老財竟如此得人心!

第二聲追魂炮響,蘇老八雙眼緊閉,一仰脖子喝幹了長別酒。就在這時,只聽刑場外一聲大叫:“刀下留人,聖旨到!”就見一隊騎著駿馬的錦衣衛闖進刑場正中。

向知縣大驚,不敢怠慢,急忙擺香案跪接聖旨。為首的錦衣衛校尉高聲念起聖旨,命當場赦免蘇老八,向知縣父子代之斬首,其罪名有二:一是貪污朝廷發給百姓的賑災錢糧;二是對上訪百姓濫施酷刑!

向知縣一下子癱倒在地,而蘇老八熱淚直流,喃喃道:“當今皇上果然是聖明天子,小老兒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朱元璋越想越不對頭:自古以來造反的都是窮苦老百姓,蘇老八一個良田千頃的財主造哪門子反?

朱元璋也是貧苦農家出身,他把那道密折看了又看,終於看出了門道:這蘇老八打響場讓人拾餘糧、擀響面讓人吃飽肚子又得面、穿響鞋讓人得棉衣備寒,分明都是在賑濟災民啊!只有無糧的窮人才去拾餘糧,忍心讓妻女抛頭露面擀響面;同樣也只有常年赤腳蹭滿老繭的窮人,才能光腳穿著毛窩子走上二十裡路!加之今年接地方奏報,蘇北各縣鬧春旱,朝廷特地撥銀調糧賑濟災民,莫非這古黃知縣貪污了銀糧,又不准百姓上訪?不然,蘇老八一個土財主也不會變著花樣賑災了!還有,蘇老八手持撥浪鼓,頭束“高妝”,豈不是“擊鼓告狀”的諧音?

朱元璋心裡有了數,立即命人去古黃秘密調查,很快把向知縣的貪污罪行連同蘇老八鬥響的真相弄了個水落石出。

人謂十裡橋。中秋節這天,蘇老八領著家中一群人拉著十幾輛馬車,敲鑼打鼓地來到十裡橋北端,在橋頭擺上幾百雙“毛窩子”。這毛窩子是一種用蘆花編結而成的高跟木底草鞋,雖然模樣粗蠢,卻隔濕保暖,是鄉村百姓最好的過冬鞋。

見人們招徠得差不多了,蘇老八的管家代主人發了話:無論何人,只要光著腳穿著毛窩子,能從十裡橋橋北走到橋南,然後再折回來,就可到馬車前領上一套簇新的棉衣。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棉衣正是急需之物,當下,大家爭搶著穿上毛窩子,鬧哄哄地要過橋。蘇老八擺擺手制止了哄鬧,要求人們排成三人一行的佇列,組成幾個方陣,集體過橋。隊伍組織好以後,蘇老八手中的撥浪鼓一響,人們便喊著號子走上了橋。

頓時,幾百雙毛窩子的木底板踏在木橋上,“嗒嗒嗒嗒”地齊聲響,橋顫水抖,聲撼大地,分明是上萬鐵蹄精騎過冰河!

不過,毛窩子鞋窠內極其粗糙,細皮嫩肉的腳底板受不了,還真的有不少人過不了十裡橋,兩腳磨出了血泡,叫苦連天,只好中途退了回來。望著這些人的狼狽樣,蘇老八“呵呵”冷笑,撥浪鼓搖得更響!再說向公子聽聞此事,自然又要應戰,可這回任憑他苦思冥想,卻想不出妙策,竟急出了病。向知縣急兒子之所急,揪斷幾根鬍鬚之後,終於想到了一個高招:將幾十個到皇城“上訪”的“刁民”全部帶到大堂,命衙役給他們穿上烙紅的三葉鐵鞋。

鐵鞋一上腳,皮焦肉爛,直冒青煙,“刁民”無不疼得大聲慘叫!臥床于屏風後的向公子探出頭來,目睹此景此情,又驚又喜,跳下床來拍掌大笑:“哈哈哈,這才是真正的穿響鞋,比什麼毛窩子厲害多了!”他的一身病全好了!

昭 雪

雖說兒子的病終於治好了,但向知縣不願意讓兒子繼續“鬥響”了,怪只怪那個荒唐胡鬧的蘇老八!向知縣連夜寫了一道能最快上達天聽的緊急密折,奏報蘇老八密謀造反,揭指蘇老八打響場是聚眾滋事,擀響面是訓練娘子軍,穿響鞋則是排兵佈陣!

果然,朱元璋接到向知縣的密折,下旨命向知縣將蘇老八捉拿歸案,秋後問斬!向知縣大喜,立即照辦,又掐指一算,半個月後是冬至,就定於此日將蘇老八開刀問斬。

冬至這天,向知縣坐著八抬大轎來到刑場,親自坐鎮。向公子也騎著馬跟在後面,開心得不得了:你蘇老八膽敢同本公子鬥響,豈能有好下場?

刑場上人山人海。第一聲送信炮響,眾百姓追著檻車,哭著為蘇老八送行。向知縣大為詫異:沒想到蘇老八這麼一個敗家土老財竟如此得人心!

第二聲追魂炮響,蘇老八雙眼緊閉,一仰脖子喝幹了長別酒。就在這時,只聽刑場外一聲大叫:“刀下留人,聖旨到!”就見一隊騎著駿馬的錦衣衛闖進刑場正中。

向知縣大驚,不敢怠慢,急忙擺香案跪接聖旨。為首的錦衣衛校尉高聲念起聖旨,命當場赦免蘇老八,向知縣父子代之斬首,其罪名有二:一是貪污朝廷發給百姓的賑災錢糧;二是對上訪百姓濫施酷刑!

向知縣一下子癱倒在地,而蘇老八熱淚直流,喃喃道:“當今皇上果然是聖明天子,小老兒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朱元璋越想越不對頭:自古以來造反的都是窮苦老百姓,蘇老八一個良田千頃的財主造哪門子反?

朱元璋也是貧苦農家出身,他把那道密折看了又看,終於看出了門道:這蘇老八打響場讓人拾餘糧、擀響面讓人吃飽肚子又得面、穿響鞋讓人得棉衣備寒,分明都是在賑濟災民啊!只有無糧的窮人才去拾餘糧,忍心讓妻女抛頭露面擀響面;同樣也只有常年赤腳蹭滿老繭的窮人,才能光腳穿著毛窩子走上二十裡路!加之今年接地方奏報,蘇北各縣鬧春旱,朝廷特地撥銀調糧賑濟災民,莫非這古黃知縣貪污了銀糧,又不准百姓上訪?不然,蘇老八一個土財主也不會變著花樣賑災了!還有,蘇老八手持撥浪鼓,頭束“高妝”,豈不是“擊鼓告狀”的諧音?

朱元璋心裡有了數,立即命人去古黃秘密調查,很快把向知縣的貪污罪行連同蘇老八鬥響的真相弄了個水落石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