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廬江兩地入選省級旅遊榜單!快看看她們的顏值……

點擊微聚廬江

馬上關注我們

新鮮出爐!

省旅發委擬批准

70家“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

171家“安徽鄉村旅遊示範村”

廬江樂橋鎮、龍橋黃屯老街成功入選!

看看這兩個地方的顏值吧

樂橋岱鼇山, 遊人好去處

常恐好詩人不識, 詩心山色共爭奇。

誰知路絕雲深處, 猶有好山詩不知。

岱鼇山位於廬江、樅陽、桐城三縣三市結合部, 由九座山峰組成, 其中平頂山、龍王頂、馬鞍寨、石婆嶺等是鼇魚的頭和 脖子, 在廬江境內;龍爪峰、蓮花峰、雙獅嶺、國尖山由樅陽和桐城共用, 這是 鼇魚的身子;谷林寨、桐子山是鼇魚的尾巴, 則在桐城境內。 神奇的是, 九座山峰頭向大凹口。 岱鼇山全長約十五公里, 寬度1公里左右, 平均海拔100米上下, 最高處是龍王頂, 海拔270余米。 無論是長度和高度, 若要與江南的九華山、黃山相比, 只能算作小山, 不值一提。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 在江淮丘陵地帶, 突兀而起則顯得高聳峭拔,

加上影響深遠桐城派人文景觀、獨特的地質景觀, 岱鼇山有了深厚的底蘊, 名頭自然會越來越響。

岱鼇山屬於卡斯特岩溶地貌, 系大別山餘脈, 有“皖中小桂林”和“皖中地質公園”美譽。 有了鼇魚的形狀和各座山奇形怪狀的石頭, 人們就有豐富的想像源泉。 這些想像既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有有據可查的猜想和推想。無論是何種想像,都不是空穴來風。即使是離奇的神話傳說,也是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景,無可厚非。

翻開黃屯老街的千年歷史

始建于唐朝的黃屯老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青條石的街沿,鵝卵石的街面,青瓦粉牆的街市,每隔三四間鋪子,屋頂上便高高隆起一道道防火牆。自然翹起的牆頭上,幾縷枯黃的蒿草,隨風瑟瑟搖曳著。

涼風中,茶館、藥店、鐵匠鋪……早已掛上了各家各戶的幌子。透過通紅的爐火,丁丁當當的打鐵聲,驚了滿街生意人的如意夢。

老街人也一向以古徽州移民自居。

據老輩人說,很久以前,“長毛”起事,黃屯土著居民跑反,逃的逃、殺的殺,方圓幾十裡,鮮見人煙,唯一倖存的是一戶邢氏人家。以後陸續有吳、朱、陶、鮑、葉等十姓人家從皖南或江南遷至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下茶館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生活方式。那些土生土長的大爺二爺,早起之後,捧一把茶壺,講究的端著紫砂壺,到館子裡叫上3個大餃子,邊吃邊談,如“盤頭剃頭活捉,朱三餃子空殼,江家掛麵麻索”之類的儈文,周圍聽講的,常常會心一笑。笑話終歸是笑話,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大餃子,黃屯大餃子皮薄餡真,脆酥爽口。愛喝兩口的,懷中還揣著一隻酒壺,就著大餃子,自斟自飲;遇到挑山貨上街來的老主顧,還要叫上一兩樣下酒的小菜,如香菜、鹹肫之類的,相互勸飲。

老街是聞名十裡八鄉的竹器之鄉。

位於廬東南山區和水鄉交接處的老街,周圍群山環抱,山巒疊翠,竹木蔥蘢。獨特的地理環境,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手工業的異常發達。老街大多是商人和手藝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手藝人。他們大都住在街邊,打墊子、扳竹床,大老遠的人們都知道:本錢輕,上黃屯。

老街人最自豪的是黃屯龍燈。

農曆正月裡,是老街人最閑的時候,舞龍燈便成了老街人的頭等大事。

每年臘月,牽頭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戶出錢湊份子,紮龍燈。龍燈分老龍和子龍,青壯年舞老龍,還要請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牽龍鬚;十五六歲的孩子舞子龍,子龍舞到那家,那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燈,末了還要包上一些喜錢,以祈求來年的好運。

這些想像既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有有據可查的猜想和推想。無論是何種想像,都不是空穴來風。即使是離奇的神話傳說,也是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景,無可厚非。

翻開黃屯老街的千年歷史

始建于唐朝的黃屯老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青條石的街沿,鵝卵石的街面,青瓦粉牆的街市,每隔三四間鋪子,屋頂上便高高隆起一道道防火牆。自然翹起的牆頭上,幾縷枯黃的蒿草,隨風瑟瑟搖曳著。

涼風中,茶館、藥店、鐵匠鋪……早已掛上了各家各戶的幌子。透過通紅的爐火,丁丁當當的打鐵聲,驚了滿街生意人的如意夢。

老街人也一向以古徽州移民自居。

據老輩人說,很久以前,“長毛”起事,黃屯土著居民跑反,逃的逃、殺的殺,方圓幾十裡,鮮見人煙,唯一倖存的是一戶邢氏人家。以後陸續有吳、朱、陶、鮑、葉等十姓人家從皖南或江南遷至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下茶館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生活方式。那些土生土長的大爺二爺,早起之後,捧一把茶壺,講究的端著紫砂壺,到館子裡叫上3個大餃子,邊吃邊談,如“盤頭剃頭活捉,朱三餃子空殼,江家掛麵麻索”之類的儈文,周圍聽講的,常常會心一笑。笑話終歸是笑話,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大餃子,黃屯大餃子皮薄餡真,脆酥爽口。愛喝兩口的,懷中還揣著一隻酒壺,就著大餃子,自斟自飲;遇到挑山貨上街來的老主顧,還要叫上一兩樣下酒的小菜,如香菜、鹹肫之類的,相互勸飲。

老街是聞名十裡八鄉的竹器之鄉。

位於廬東南山區和水鄉交接處的老街,周圍群山環抱,山巒疊翠,竹木蔥蘢。獨特的地理環境,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手工業的異常發達。老街大多是商人和手藝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手藝人。他們大都住在街邊,打墊子、扳竹床,大老遠的人們都知道:本錢輕,上黃屯。

老街人最自豪的是黃屯龍燈。

農曆正月裡,是老街人最閑的時候,舞龍燈便成了老街人的頭等大事。

每年臘月,牽頭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戶出錢湊份子,紮龍燈。龍燈分老龍和子龍,青壯年舞老龍,還要請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牽龍鬚;十五六歲的孩子舞子龍,子龍舞到那家,那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燈,末了還要包上一些喜錢,以祈求來年的好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