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聲歎息!媽媽下樓一小會兒 4歲男童墜樓身亡

4月25日晚7點左右, 在世紀城望春苑六樓, 一名四歲男孩趁母親外出倒垃圾的時候, 順著家中陽臺的護欄爬出窗外, 不幸墜樓。 雖然被第一時間送到了附近醫院, 但是依然沒能留下這個幼小的生命。

記者瞭解到, 墜樓的這個小男孩今年四歲, 他的父親一直在外務工, 他和母親居住。 大概昨晚七點左右, 男孩自己爬上了窗臺。

周圍住戶 :“身體全部出來了, 已經從圍欄翻出來, 坐在窗臺上,

兩隻腳晃來晃去的。 ”

周圍住戶:“他是哭著翻出來的, 我看到的時候已經一隻腳出來了, 另外一隻腳伸出來, 然後就縮下來坐在那裡。 他是一邊哭一邊出來的, 可能他也是找他媽。 ”

看到這個情況, 周圍的熱心人報了警, 並且不停地勸阻小男孩, 但是小男孩最終還是失足掉了下來。

周圍住戶:“當時他還在上面的時候, 有人就安撫著他, 說你別亂動別亂動, 他確實沒有亂動了。 我好像聽他喊他媽媽 , 後來哭了一會, 估計自己感覺有點害怕, 他還說誰來抱抱我。 大家生怕他掉下來, 後來一個保安從這裡過, 他說要趕緊報警。 ”

雖然事發的這個陽臺已經用玻璃完全封閉起來, 但是, 留了兩個窗戶口作為通風, 同時用鐵架進行了保護。 但是在鐵架的中間有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縫隙, 小男孩就是從這裡爬出來的。

周圍住戶:“掉下來的時候, 員警剛好走到這裡。

就是員警到這裡的時候, 這個位置, 孩子掉下來了。 ”

記者:“這個孩子從爬上去到掉下來大概多久?”

周圍住戶:“十多分鐘, 十五分鐘怎麼都有了。 ”

按照周圍住戶的說法, 整個緊急情況持續了十幾分鐘時間。 為什麼過了那麼久, 家中都沒有大人呢?大人都去哪了?

周圍住戶:“聽說是丟垃圾,丟垃圾之後那個門打不開。”

記者:“他媽說去丟垃圾,然後門打不開了是嗎?”

周圍住戶:“是的,那個單元門打不開。”

記者:“那就是孩子掉下來以後,他媽才知道的是嗎?”

周圍住戶:“掉下來才過去抱。”

隨後,母子被送往省骨科醫院。多名醫生護士對孩子進行搶救,並且安排了保安在門口值守。大概過了半小時左右,孩子的父親也趕到了醫院,可能是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從手術室傳出,孩子的父母一度想沖進手術室查看情況,得知孩子死亡的消息後,夫妻二人崩潰倒地。

醫生說,男孩在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但是大家依然希望有奇跡發生,全力搶救了近一個小時。

類似事件

⊙2018年3月28日,昆明濱江俊園社區一高樓發生一起兒童墜樓事件。事發時大概是下午6時40分,墜樓的是一名三四歲的小男孩。孩子墜樓後,親屬趕到現場悲痛欲絕。

⊙2018年4月14日,蕭山春和錢塘社區發生一起兒童墜樓事故。

⊙2018年3月22日,在江西南昌青山湖區城東花園社區24棟3樓的一戶居民家中,一名年僅3歲的孩子在陽臺玩耍時不慎墜樓。小男孩的父母因有事外出,將3歲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由於家中陽臺沒有安裝護欄以及防盜窗,孩子在陽臺玩耍時不慎從3樓陽臺墜下。所幸孩子由於落到雨棚上得到緩衝並得到熱心市民及時救治,除了雙腿骨折之外並無其他部位受傷。

⊙2017年4月16日中午,太原市富力城社區發生一起悲劇:一名年僅5歲的女童,從24層陽臺墜樓,不幸身亡。據瞭解:事發時,孩子獨自在家,媽媽下樓取快遞。

⊙2017年4月16日,福建省三明市某社區,一名6歲女童從15樓墜落身亡。

警鐘

兒童墜樓事件頻發 父母應吸取教訓

有媒體記者進行了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三四月份,媒體報導出來的就有12起兒童墜樓事件。墜樓孩子中,年紀最大的12歲,最小的僅3歲,出事孩子年紀主要集中在3歲至6歲。

這些事件中,除了兩起不清楚家長是否在家外,其餘10起兒童墜樓事件中,有7起事發時孩子獨自在家。所有事故中,陽臺、窗戶都沒有安裝防護設施。

一樁樁悲劇,是在給所有的父母敲響警鐘!

為何家長短暫離開孩子就發生意外?

對孩子的爬高能力進行實驗表明,3歲、身高96釐米的女孩,能輕鬆爬上30釐米高的床和40釐米高的椅子,踮著腳爬63釐米高的立式暖氣片也沒有問題。就這樣,她們順著椅子等物品,一口氣就能上了1米高的窗臺,坐在窗臺上。因此絕對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在家,哪怕一小會兒也不行。

為何家長離開一小會兒,孩子就會爬上窗戶?

心理學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豔告訴記者表示,這和孩子特定階段的心理有關。3歲到6歲,是孩子第一次自我意識的覺醒期。在這個階段,他們心裡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之前,他們有什麼需求會找媽媽解決,但這個階段是“我要拿”,他們的好動、好奇心特別強,然而對危險的感知能力特別差,無法判斷危險程度,即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說教過,由於他們沒有切身體會,所以也並不“在意”危險。

此外,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比較小,家裡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龐然大物”,在他們心裡,只有家人在才是安全的家。很多家長以為,短時間內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把門一鎖就安全了,實際上,當家人離開後,孩子們很容易焦慮、恐慌,並會在恐慌之中憑直覺去有窗戶的地方看外面,尋找家人。意外往往就在短短時間內發生。

無數血淚教訓提醒家長們

一定不能讓孩子單獨在家!

哪怕一小會兒也不行!

孩子的安全問題

不容大意!

記者:譚笑 李力

部分整合自: 山西晚報、網路

編輯:米涼瞎

周圍住戶:“聽說是丟垃圾,丟垃圾之後那個門打不開。”

記者:“他媽說去丟垃圾,然後門打不開了是嗎?”

周圍住戶:“是的,那個單元門打不開。”

記者:“那就是孩子掉下來以後,他媽才知道的是嗎?”

周圍住戶:“掉下來才過去抱。”

隨後,母子被送往省骨科醫院。多名醫生護士對孩子進行搶救,並且安排了保安在門口值守。大概過了半小時左右,孩子的父親也趕到了醫院,可能是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從手術室傳出,孩子的父母一度想沖進手術室查看情況,得知孩子死亡的消息後,夫妻二人崩潰倒地。

醫生說,男孩在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但是大家依然希望有奇跡發生,全力搶救了近一個小時。

類似事件

⊙2018年3月28日,昆明濱江俊園社區一高樓發生一起兒童墜樓事件。事發時大概是下午6時40分,墜樓的是一名三四歲的小男孩。孩子墜樓後,親屬趕到現場悲痛欲絕。

⊙2018年4月14日,蕭山春和錢塘社區發生一起兒童墜樓事故。

⊙2018年3月22日,在江西南昌青山湖區城東花園社區24棟3樓的一戶居民家中,一名年僅3歲的孩子在陽臺玩耍時不慎墜樓。小男孩的父母因有事外出,將3歲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由於家中陽臺沒有安裝護欄以及防盜窗,孩子在陽臺玩耍時不慎從3樓陽臺墜下。所幸孩子由於落到雨棚上得到緩衝並得到熱心市民及時救治,除了雙腿骨折之外並無其他部位受傷。

⊙2017年4月16日中午,太原市富力城社區發生一起悲劇:一名年僅5歲的女童,從24層陽臺墜樓,不幸身亡。據瞭解:事發時,孩子獨自在家,媽媽下樓取快遞。

⊙2017年4月16日,福建省三明市某社區,一名6歲女童從15樓墜落身亡。

警鐘

兒童墜樓事件頻發 父母應吸取教訓

有媒體記者進行了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三四月份,媒體報導出來的就有12起兒童墜樓事件。墜樓孩子中,年紀最大的12歲,最小的僅3歲,出事孩子年紀主要集中在3歲至6歲。

這些事件中,除了兩起不清楚家長是否在家外,其餘10起兒童墜樓事件中,有7起事發時孩子獨自在家。所有事故中,陽臺、窗戶都沒有安裝防護設施。

一樁樁悲劇,是在給所有的父母敲響警鐘!

為何家長短暫離開孩子就發生意外?

對孩子的爬高能力進行實驗表明,3歲、身高96釐米的女孩,能輕鬆爬上30釐米高的床和40釐米高的椅子,踮著腳爬63釐米高的立式暖氣片也沒有問題。就這樣,她們順著椅子等物品,一口氣就能上了1米高的窗臺,坐在窗臺上。因此絕對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在家,哪怕一小會兒也不行。

為何家長離開一小會兒,孩子就會爬上窗戶?

心理學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豔告訴記者表示,這和孩子特定階段的心理有關。3歲到6歲,是孩子第一次自我意識的覺醒期。在這個階段,他們心裡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之前,他們有什麼需求會找媽媽解決,但這個階段是“我要拿”,他們的好動、好奇心特別強,然而對危險的感知能力特別差,無法判斷危險程度,即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說教過,由於他們沒有切身體會,所以也並不“在意”危險。

此外,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比較小,家裡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龐然大物”,在他們心裡,只有家人在才是安全的家。很多家長以為,短時間內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把門一鎖就安全了,實際上,當家人離開後,孩子們很容易焦慮、恐慌,並會在恐慌之中憑直覺去有窗戶的地方看外面,尋找家人。意外往往就在短短時間內發生。

無數血淚教訓提醒家長們

一定不能讓孩子單獨在家!

哪怕一小會兒也不行!

孩子的安全問題

不容大意!

記者:譚笑 李力

部分整合自: 山西晚報、網路

編輯:米涼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