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孩子喜歡玩火惹禍?父母親們快來關注

火 奪去是不單只是財產, 更是生命:

2016年9月15日江蘇鹽城, 因3名兒童獨自在家玩火, 致一3歲男童不幸身亡。

2016年1月5日長沙康欣園社區起火,

4歲的外孫最終送醫不治。

2015年06月23日唐山龍泉北樓, 2歲小孩子貪玩用火柴點燃被子, 把家裡燒得面目全非。

…………

少年兒童已成為

火災受害者中的高危群體

在孩子眼中, 火是玩具

1

火對孩子而言充滿誘惑

孩子愛玩火, 實際上就是“好奇”遇到“神秘”的一種自然“化學反應”。

火顏色的多變, 讓學齡前孩子覺得很神奇。

火形狀千變萬化, 恰好給孩子一個無盡的想像空間。

火氣味:“擦火柴時好香啊!”“我喜歡爆竹的味道……”有些孩子喜歡玩火, 可能僅僅是喜歡火燒著後的氣味。

火的破壞性:作業紙燒完後成黑色灰燼, 一吹就飄走了;小木棍燒完後成黑色木炭, 一碰就斷。 那衣服、鞋子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呢?一次偶然的經歷, 會引發孩子各種探索。

火的溫度:資料顯示, 秋冬天因為孩子玩火引發的火災案遠比夏天多。 在寒冷的季節裡, 孩子更容易想到火, 產生玩火的念頭。

2

逆反心理:越禁止, 越想嘗試

爸媽不讓玩, 我偏玩

孩子不是完全不知道火的危險, 但是5~8歲這個年齡段, 逆反心理很強, 大人不讓玩, 他們就偏要玩。

於是容易趁大人不在家的時候玩;大人在家的話, 就躲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玩, 比如衣櫥裡, 床底下, 甚至是被窩裡——這正是最危險的地方。

3

孩子愛模仿大人行為

“爸爸可以, 為什麼我不可以?”

有調查顯示, 來自吸煙者家庭的兒童, 玩火的幾率比無吸煙者家庭高出一倍。 大人禁止孩子玩火, 可是自己兜裡卻經常揣著打火機, 孩子就會有疑問:“爸爸可以, 為什麼我不可以?”

在這種不服氣的心理作用下, 孩子很容易偷偷模仿。 而且, 吸煙家庭打火機或火柴隨處可見, 更為孩子玩火提供了方便。

4

孩子都好勝、愛逞強

我最勇敢, 一點都不怕

還有些孩子玩火是為了表現自己, 或者是被他人激將, 認為挑戰大人禁止做的事, 就是有能力的表現。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沒有大人在場, 幾個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玩的時候。

5

兒童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大多數兒童都有一種不嘗試過不心死的心理。家長給孩子說再多安全知識,教育孩子如何防範火災,孩子依然不能感受到火的危險性。

孩子沒真正遇到火災或未被火燙傷、燒傷之前,都會潛意識覺得火拼不可怕和危險。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放棄玩火?

當火對孩子而言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鮮感,

當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之時,

孩子就會乖乖地遠離火源了。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

和孩子一起談論火

向孩子展示火柴、打火機的用處,同時說明獲得危害,告訴TA火柴可能比刀子、電鋸更危險。

當發現隨意放置的火柴、打火機,不要動手碰,應該馬上告訴父母。孩子主動上報,要給予獎勵。

發現孩子第一次玩火,應該進行嚴厲教育。定好規矩,一旦你逮到TA私自玩火,會嚴厲懲罰。

2

和孩子一起玩兒火

孩子任何有關火的問題,TA都可以向你詢問,你願意和TA一起分享新發現。在安全的情況下,協助他探索獲得奧秘。

3

讓孩子真切感受火災的危害

看宣傳片和新聞:

和孩子觀看一些火災宣傳視頻,看到有關火災的新聞或圖片,與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感受到火是會燒掉自己所有喜愛的東西,包括玩具、零食,會把家給燒了等。

給孩子說故事:

孩子總愛纏著爸爸媽媽講故事,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用卡通故事主人公的經歷,融入一些防火小故事,讓防火意識漸漸“滲”進小孩子的大腦裡。

比如唐老鴨出門忘了關天然氣火;機器貓燒穿了鋁鍋,險些引燃廚房;小頭爸爸上班忘了拔下電熨斗插頭,燙焦了桌面;黑貓警長停電後點蠟燭,剛轉過身,窗簾就被引燃。這些故事,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孩子的防火意識。

家長應該要減少家中起火源

1

把火柴、打火機、蠟燭收起來!

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柴、打火機等助燃物。告訴孩子這些物品不是玩具,不能隨便玩。點蠟燭、點蚊香有火災危險性,家長應以身作則,自身使用時也應注意遠離可燃物。

2

大型火源點家長要監護

不要讓孩子擺弄家裡的電器、煤氣、灶具開關等,家用電器、家用燃氣都存在火災危險性,應當在大人的監護下安全使用。

3

家中常備滅火器

家中應該備有滅火器,並保證家中每個成員都學會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對滅火器進行定期的檢查,以保證可以正常使用。具體的使用方法已經附在文末,請一定要查看。

4

考慮安裝煙霧警報器

煙霧警報器可以最先發出警報,爭取逃生的時間。為防止家中廚房做飯油煙而產生誤報,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成熟的產品可以選擇。

除了教會孩子遠離火源,也要教會孩子,

要是發生了火災,要怎麼辦?

必不可少的安全演練

說一萬次,倒不如實踐一次。孩子的學習來源於模仿,而非說教。防範于未然,這些都應該要知道。

家長可和孩子一起練習怎樣在大火中逃生,教孩子怎樣彎腰,怎麼用濕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被濃煙嗆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報火警。

小編整理一下要點:

1、發生火災時,在室外約定一個集合點

2、每個房間需要準備兩條逃生路線:門是逃生通道,窗是呼救通道

3、從家門口到樓道安全出口需要走幾步

4、需要清楚秘密頻道的樓梯,每一層有多少格

5、火災發生時,第一件事是逃生,抓緊時間逃離現場

6、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過濾毒氣

7、俯身低走,靠近地面仍有氧氣

要是被困在室內,應該要這麼做:

8、立即撥打119求救電話,並且準備報出地址、火情

9、在視窗等外界可以看到地方,用「聲、色、光」來向外界求助:

10、視頻中還附有逃生練習,請一定要看。

火災發生時,這些事千萬不能做

1.不要貪婪財物,不要為了錢財在火災源不肯離去或耽誤時間久!

2.不可盲目呼救,以免吸入大量濃煙而窒息!

3.不要隨意打開窗,打開窗戶會引起氧氣大量進去,助燃了火勢的蔓延!

4.不要隨意跑動,應利用秘密頻道迅速撤離!

5.不能應火勢猛烈而選擇跳樓逃生,特別是高層住戶!

這些自救方法,是家長自己需要掌握的

●出口逃生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打開門離開火場;如果房門已經被火包圍,就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比如從視窗跳出。

●關門隔火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火勢太大無法沖出房間,應立即關緊門窗,用毛毯等織物堵住縫隙,並不斷往上面澆水令其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和焰火侵入,等待救援。

●毛巾捂鼻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可以用折疊多層的濕毛巾捂住口鼻,這樣能夠有效阻擋火災的煙氣,過濾掉多數毒氣。

●匍匐前進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行。

●濕被保護法:在居室內,可以把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等)浸濕披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安全區域。

●繩索自救法:如果樓層不高,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結實的繩索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如果沒有繩索,可以把床單、被罩、窗簾等撕成條,擰成麻花狀並連接在一起當繩索逃生使用。

●管線下滑法:如果樓層不高,還可以借助建築外牆或陽臺邊上的水管、電線杆等下滑到地面。

●喊叫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臺或屋頂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空間逃避法:身處高層樓房,暫時無法向外疏散時,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可選擇衛生間、廚房等空間小且有水源和新鮮空氣的地方暫時避難,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跳板轉移法:可以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等處用木板、木樁、竹竿等有足夠長度的結實物體,搭到相鄰單元或相鄰建築物上,以此作為跳板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逆風疏散法:在比較開闊的空間,要辨別風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最後附上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在火情不大的時候,可用滅火器撲滅

在火情太大的時候,請立馬選擇逃生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家庭常用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

孩子喜歡玩火,可是一旦引發火災,就一點也不好玩了!生活中用火的地方很多,我們要格外當心,不能讓孩子做危險的縱火者!

5

兒童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大多數兒童都有一種不嘗試過不心死的心理。家長給孩子說再多安全知識,教育孩子如何防範火災,孩子依然不能感受到火的危險性。

孩子沒真正遇到火災或未被火燙傷、燒傷之前,都會潛意識覺得火拼不可怕和危險。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放棄玩火?

當火對孩子而言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鮮感,

當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之時,

孩子就會乖乖地遠離火源了。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

和孩子一起談論火

向孩子展示火柴、打火機的用處,同時說明獲得危害,告訴TA火柴可能比刀子、電鋸更危險。

當發現隨意放置的火柴、打火機,不要動手碰,應該馬上告訴父母。孩子主動上報,要給予獎勵。

發現孩子第一次玩火,應該進行嚴厲教育。定好規矩,一旦你逮到TA私自玩火,會嚴厲懲罰。

2

和孩子一起玩兒火

孩子任何有關火的問題,TA都可以向你詢問,你願意和TA一起分享新發現。在安全的情況下,協助他探索獲得奧秘。

3

讓孩子真切感受火災的危害

看宣傳片和新聞:

和孩子觀看一些火災宣傳視頻,看到有關火災的新聞或圖片,與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感受到火是會燒掉自己所有喜愛的東西,包括玩具、零食,會把家給燒了等。

給孩子說故事:

孩子總愛纏著爸爸媽媽講故事,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用卡通故事主人公的經歷,融入一些防火小故事,讓防火意識漸漸“滲”進小孩子的大腦裡。

比如唐老鴨出門忘了關天然氣火;機器貓燒穿了鋁鍋,險些引燃廚房;小頭爸爸上班忘了拔下電熨斗插頭,燙焦了桌面;黑貓警長停電後點蠟燭,剛轉過身,窗簾就被引燃。這些故事,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孩子的防火意識。

家長應該要減少家中起火源

1

把火柴、打火機、蠟燭收起來!

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柴、打火機等助燃物。告訴孩子這些物品不是玩具,不能隨便玩。點蠟燭、點蚊香有火災危險性,家長應以身作則,自身使用時也應注意遠離可燃物。

2

大型火源點家長要監護

不要讓孩子擺弄家裡的電器、煤氣、灶具開關等,家用電器、家用燃氣都存在火災危險性,應當在大人的監護下安全使用。

3

家中常備滅火器

家中應該備有滅火器,並保證家中每個成員都學會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對滅火器進行定期的檢查,以保證可以正常使用。具體的使用方法已經附在文末,請一定要查看。

4

考慮安裝煙霧警報器

煙霧警報器可以最先發出警報,爭取逃生的時間。為防止家中廚房做飯油煙而產生誤報,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成熟的產品可以選擇。

除了教會孩子遠離火源,也要教會孩子,

要是發生了火災,要怎麼辦?

必不可少的安全演練

說一萬次,倒不如實踐一次。孩子的學習來源於模仿,而非說教。防範于未然,這些都應該要知道。

家長可和孩子一起練習怎樣在大火中逃生,教孩子怎樣彎腰,怎麼用濕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被濃煙嗆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報火警。

小編整理一下要點:

1、發生火災時,在室外約定一個集合點

2、每個房間需要準備兩條逃生路線:門是逃生通道,窗是呼救通道

3、從家門口到樓道安全出口需要走幾步

4、需要清楚秘密頻道的樓梯,每一層有多少格

5、火災發生時,第一件事是逃生,抓緊時間逃離現場

6、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過濾毒氣

7、俯身低走,靠近地面仍有氧氣

要是被困在室內,應該要這麼做:

8、立即撥打119求救電話,並且準備報出地址、火情

9、在視窗等外界可以看到地方,用「聲、色、光」來向外界求助:

10、視頻中還附有逃生練習,請一定要看。

火災發生時,這些事千萬不能做

1.不要貪婪財物,不要為了錢財在火災源不肯離去或耽誤時間久!

2.不可盲目呼救,以免吸入大量濃煙而窒息!

3.不要隨意打開窗,打開窗戶會引起氧氣大量進去,助燃了火勢的蔓延!

4.不要隨意跑動,應利用秘密頻道迅速撤離!

5.不能應火勢猛烈而選擇跳樓逃生,特別是高層住戶!

這些自救方法,是家長自己需要掌握的

●出口逃生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打開門離開火場;如果房門已經被火包圍,就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比如從視窗跳出。

●關門隔火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火勢太大無法沖出房間,應立即關緊門窗,用毛毯等織物堵住縫隙,並不斷往上面澆水令其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和焰火侵入,等待救援。

●毛巾捂鼻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可以用折疊多層的濕毛巾捂住口鼻,這樣能夠有效阻擋火災的煙氣,過濾掉多數毒氣。

●匍匐前進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行。

●濕被保護法:在居室內,可以把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等)浸濕披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安全區域。

●繩索自救法:如果樓層不高,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結實的繩索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如果沒有繩索,可以把床單、被罩、窗簾等撕成條,擰成麻花狀並連接在一起當繩索逃生使用。

●管線下滑法:如果樓層不高,還可以借助建築外牆或陽臺邊上的水管、電線杆等下滑到地面。

●喊叫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臺或屋頂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空間逃避法:身處高層樓房,暫時無法向外疏散時,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可選擇衛生間、廚房等空間小且有水源和新鮮空氣的地方暫時避難,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跳板轉移法:可以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等處用木板、木樁、竹竿等有足夠長度的結實物體,搭到相鄰單元或相鄰建築物上,以此作為跳板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逆風疏散法:在比較開闊的空間,要辨別風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最後附上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在火情不大的時候,可用滅火器撲滅

在火情太大的時候,請立馬選擇逃生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家庭常用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

孩子喜歡玩火,可是一旦引發火災,就一點也不好玩了!生活中用火的地方很多,我們要格外當心,不能讓孩子做危險的縱火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