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理將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全國主要城市的滇西重要航空樞紐

4月26日上午, 第六屆雲南航空旅遊市場(大理)推介會在大理希爾頓酒店舉行。 這是繼麗江、文山、保山、芒市、臨滄後第六次雲南航空旅遊融合發展的盛會。

來自東南亞、南亞國的8個國家領事館及航空公司、IATA國際航協, 香港、臺灣地區和國內航空公司, 國內各機場, 省政府相關部門, 民航管理相關機構, 雲南各州(市)政府、旅發委(旅遊局), 國內重點旅行社、包機公司、景區、酒店、旅遊投資企業等210多家單位、近500人參加了會議, 並借此平臺共同推動雲南航空旅遊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旨在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積極打造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全面展示雲南航空旅遊資源, 充分發揮雲南機場協同效應, 分享雲南航空旅遊融合發展實踐, 探討新型樞紐機場未來發展方向。 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從大理航旅產品引入航空旅遊融合發展實踐;傳統航空樞紐之道;新型樞紐之跨航司中轉;新型樞紐建設之干支結合;區域間互聯互通合作及航空樞紐建設協同發展。

當前我國國內民航運輸需求旺盛,機場輸送量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中國民航全年旅客運輸量為5.5億人次,同比增長13%,貨郵運輸量為705.8萬噸,同比增長5.7%。與此同時,區域間機場發展不均衡,大型機場高位運行,中小型機場效能低。各地機場間迫切需要加強合作, 建立統一合作標準,不同區域之間的機場開展跨航空公司中轉服務、資訊共用等合作機制,是共同訴求和迫切願望,是民航新型樞紐建設的重要內容。

會議認為,大理歷史悠久,氣候宜人,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豐富。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是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殷切囑託。近年來,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將保護洱海作為第一要務,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臨洱海餐飲、客棧積極回應政府號召,主動停業整頓。餐飲客棧停業整頓,是一個規範洱海周邊旅遊設施的契機,通過整治,會給遊客提供更環保更舒適的餐飲、客棧服務。事實上,只有保護治理好洱海,留住綠水青山,才能讓我們和子孫後代享受大理風花雪月的自然景觀和麵朝洱海春暖花開的愜意,只有蒼山綠、洱海清,大理的旅遊才會更加健康持續發展。

據介紹,2017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內外旅遊者4222萬人次,同比增長9.4%;旅遊業總收入64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102萬人次,同比增長9.2%;旅遊外匯收入51780.8萬美元,同比增長10.9%。旅遊者在大理的平均停留天數為2.5天。旅遊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達35萬人。與此同時,航空事業穩健發展,截止2017年,大理機場共開通23條航線,旅客輸送量達到160萬人次,航空業務量居全省第五位,邁入全國中等規模機場行列。此次會議上大理州提出了今年突破國際航線、2019年機場輸送量突破220萬人次,2020年爭取開通3至4條國際航線,機場輸送量穩步提高,逐步把大理建成雲南航空旅遊環線的重要集散地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滇西重要航空港的目標。

開幕式上,中共大理州委書記陳堅致歡迎辭;雲南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凱致辭並推介;雲南省旅發委市場開發處副處長劉惠波作主題推介;大理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鄒子卿作大理主題推介。

會上,國內13家機場集團及OTA代表聯合發表了《大理宣言》;雲南機場集團與亞洲航空公司簽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唱響會議主題歌《再次飛翔》,以敬獻大理三道茶的方式迎接來賓,以此寓意大理航空、旅遊事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歷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精彩過程。

據瞭解,《大理宣言》倡議積極推進跨航空公司中轉業務,提升民航服務品質,共同構建新型航空樞紐;《大理宣言》將致力於共同宣導新技術應用、推動建設跨航司中轉服務標準,打造增值服務產品,實現資源分享、協同發展;《大理宣言》旨在進一步踐行“真情服務”理念,滿足旅客持續增長的優質、便捷、經濟、綠色的航空出行服務要求,進一步縮短旅客在機場的中轉時間,促進航班時刻的高效利用,促進國內外航空公司在機場的中轉銜接能力,最終實現機場整體運行效率、旅客輸送量、航線客座率以及增值產品銷售能力的提升,推動中國特色的新型樞紐機場建設。

4月26日下午召開的區域間互聯互通合作及航空樞紐建設協同發展圓桌會議,受邀參加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昆領事館、民航局、大理州政府、機場、航空公司、雲南對外投資企業、大理大學留學生和IATA中國辦事處的代表,大家分享了各方在提升區域互聯互通、對外開放水準方面的做法及經驗,及各方在樞紐機場建設方面的建議。

當日下午同時舉行的未來新型樞紐機場建設大理論壇上,受邀國內外政府機構、機場、航空公司、旅遊主管部門、院校、OTA等代表,就航空旅遊融合發展實踐、傳統航空樞紐之道、新型樞紐之跨航司中轉、新型樞紐建設之干支結合等主題進行熱烈地探討。

本次會議由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雲南機場集團和大理州人民政府主辦,大理州旅遊發展委員會、大理機場共同承辦。

當前我國國內民航運輸需求旺盛,機場輸送量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中國民航全年旅客運輸量為5.5億人次,同比增長13%,貨郵運輸量為705.8萬噸,同比增長5.7%。與此同時,區域間機場發展不均衡,大型機場高位運行,中小型機場效能低。各地機場間迫切需要加強合作, 建立統一合作標準,不同區域之間的機場開展跨航空公司中轉服務、資訊共用等合作機制,是共同訴求和迫切願望,是民航新型樞紐建設的重要內容。

會議認為,大理歷史悠久,氣候宜人,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豐富。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是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殷切囑託。近年來,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將保護洱海作為第一要務,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臨洱海餐飲、客棧積極回應政府號召,主動停業整頓。餐飲客棧停業整頓,是一個規範洱海周邊旅遊設施的契機,通過整治,會給遊客提供更環保更舒適的餐飲、客棧服務。事實上,只有保護治理好洱海,留住綠水青山,才能讓我們和子孫後代享受大理風花雪月的自然景觀和麵朝洱海春暖花開的愜意,只有蒼山綠、洱海清,大理的旅遊才會更加健康持續發展。

據介紹,2017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內外旅遊者4222萬人次,同比增長9.4%;旅遊業總收入64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102萬人次,同比增長9.2%;旅遊外匯收入51780.8萬美元,同比增長10.9%。旅遊者在大理的平均停留天數為2.5天。旅遊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達35萬人。與此同時,航空事業穩健發展,截止2017年,大理機場共開通23條航線,旅客輸送量達到160萬人次,航空業務量居全省第五位,邁入全國中等規模機場行列。此次會議上大理州提出了今年突破國際航線、2019年機場輸送量突破220萬人次,2020年爭取開通3至4條國際航線,機場輸送量穩步提高,逐步把大理建成雲南航空旅遊環線的重要集散地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滇西重要航空港的目標。

開幕式上,中共大理州委書記陳堅致歡迎辭;雲南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凱致辭並推介;雲南省旅發委市場開發處副處長劉惠波作主題推介;大理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鄒子卿作大理主題推介。

會上,國內13家機場集團及OTA代表聯合發表了《大理宣言》;雲南機場集團與亞洲航空公司簽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唱響會議主題歌《再次飛翔》,以敬獻大理三道茶的方式迎接來賓,以此寓意大理航空、旅遊事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歷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精彩過程。

據瞭解,《大理宣言》倡議積極推進跨航空公司中轉業務,提升民航服務品質,共同構建新型航空樞紐;《大理宣言》將致力於共同宣導新技術應用、推動建設跨航司中轉服務標準,打造增值服務產品,實現資源分享、協同發展;《大理宣言》旨在進一步踐行“真情服務”理念,滿足旅客持續增長的優質、便捷、經濟、綠色的航空出行服務要求,進一步縮短旅客在機場的中轉時間,促進航班時刻的高效利用,促進國內外航空公司在機場的中轉銜接能力,最終實現機場整體運行效率、旅客輸送量、航線客座率以及增值產品銷售能力的提升,推動中國特色的新型樞紐機場建設。

4月26日下午召開的區域間互聯互通合作及航空樞紐建設協同發展圓桌會議,受邀參加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昆領事館、民航局、大理州政府、機場、航空公司、雲南對外投資企業、大理大學留學生和IATA中國辦事處的代表,大家分享了各方在提升區域互聯互通、對外開放水準方面的做法及經驗,及各方在樞紐機場建設方面的建議。

當日下午同時舉行的未來新型樞紐機場建設大理論壇上,受邀國內外政府機構、機場、航空公司、旅遊主管部門、院校、OTA等代表,就航空旅遊融合發展實踐、傳統航空樞紐之道、新型樞紐之跨航司中轉、新型樞紐建設之干支結合等主題進行熱烈地探討。

本次會議由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雲南機場集團和大理州人民政府主辦,大理州旅遊發展委員會、大理機場共同承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