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航太日|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為“鵲橋”,將為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開路”

4月24日上午, 2018年度“中國航太日”的開幕儀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 這次活動的主題為“共築航太新時代”。 在開幕式現場,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宣佈, 嫦娥四號中繼星被命名為“鵲橋”。

吳豔華表示, 嫦娥四號是今年中國航太的重大任務之一, 也是今年世界航太的關注點和亮點之一, 計畫執行兩次發射。

第一次是今年5月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

該中繼星將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距地心約45萬公里、距月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 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援。

第二次計畫是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著陸探測, 並開展巡視探測。

之所以選擇登陸月球背面, 是因為月球背面避開了來自地球的大量電磁干擾, 處於一種電磁波的寧靜隔離區。 在這樣的“乾淨”的環境中, 探測器可以接收到更多微弱信號, 例如宇宙形成早期發出的短波。

同時, 人類尚未接觸過月球背面的土壤和岩石, 發射嫦娥四號進一步探究和分析, 可以為地球和月球早期形成的研究提供更翔實的資料。

嫦娥三號

在19日舉行的中國航太日新聞發佈會上, 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李國平透露:目前,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五號按計劃穩步推進, 嫦娥四號任務如期轉入正樣研製階段。 嫦娥四號任務已確定搭載荷蘭、德國等國家的4台國外科學載荷。

識別以下二維碼,

關注中國科普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